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科学家发现反馈抑制免疫反应与炎症发生新机制

我科学家发现反馈抑制免疫反应与炎症发生新机制

欧洲冰层探测卫 星首批数据发布 欧洲航天局说,该机构已对极地冰 层探测卫星“克里塞特一2”发回的首批 探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将其提供给全球 150余名科学家进行核准。 欧航局20日发布公报说,“克里塞 特一2”发射已有3个月,它发回的数据能 够帮助人们了解极地海洋浮冰的厚度变化 以及覆盖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大冰原的变 化情况。该机构表示,来自全世界40余家 科研院所的150多名科学家获得了这些数 据,他们将对其准确性进行核准。如果确 认无误,欧航局将把数据提供给更多的科 学界人士。 “克里塞特一2”卫星项目经理托马 索・帕里内洛说,卫星现已进入试运行的 最后阶段,因此数据核准工作至关重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卫星运转一切正常, 发回的数据内容丰富,令人鼓舞。 “克里塞特一2”卫星于今年4月8 日发射升空,它由法国阿斯特里姆公司制 造,在轨寿命3年,主要用途是探测地球 极地冰层状况。人们之前关于冰层的数据 一般依靠冰层钻孔取得,但这种方法无法 准确反映全球冰层变化状况,也无法解释 某些气候现象,“克里塞特一2”则能填补 这方面的空白。 我科学家发现反馈 抑制免疫反应与炎 症发生新机制 《自然・免疫学 发表医学免疫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曹雪 涛院士研究小组的科研成果。他们发现 免疫细胞膜表面整合素CD 1 lb能够通过 一系列信号转导机制,促进免疫分子的 泛素化蛋白降解,从而负向调节天然免 疫应答中免疫细胞产生炎症性细胞因子与 干扰素,反馈抑制了免疫反应与炎症发 生,避免病原体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与 炎症反应过度发生造成机体组织的损害,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与健康。 同期《自然・免疫学 配发了3页 专题评论,认为该研究为人们深入认识机 体如何适度控制病原体入侵之后,所诱发 的炎症性反应的发生发展提出了新的机 制,也为防治炎症性疾病的药物设计提供 了新的思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973项目的资 助下,曹雪涛院士与韩超峰博士等发现, 整合素CD 1 lb基因缺失小鼠一旦感染细 菌将产生大量的炎症性细胞因予与干扰素 而易于死亡。进一步研究表明,病原体感 染可以激活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 细胞表面的CD1 lb分子,然后该分子向免 疫细胞内触发了一系列信号转导,导致天 然免疫分子MyD88和TRIF的磷酸化并 促进了E3泛素化连接酶的蛋白降解,从 而抑制了免疫细胞炎症性信号通路的发 生,并适度控制了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 生。由此,整合素CD1 1b分子能够通过 介导不同信号转导通路的交叉调控,而 参与免疫应答与炎症发生的反馈抑制。 

7 科技新闻 能与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有关,进一步 寻找选择性地激活整合素CDllb分子的 药物,将有可能利于炎症性自身免疫性 疾病等预防与治疗。 国家能源局7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 堂向2 2项重大能源科技进步成果颁发 2009年度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这是我国 能源领域首次设立国家级科技进步大奖; 第二批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命名和 国家700*(2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 盟启动仪式也同时举行。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 长张国宝在仪式上表示,国家发改委、能 源局一直对能源科技工作高度重视。设立 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 能源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 打造国家级能源研发平台来支撑能源行业 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依托项目建设和工 程示范实现重大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建立 国家700 ̄C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 盟,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洁净煤技术。 据悉,2009年度国家能源科技进步 奖共计22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8 项、三等奖lO项,包括大型液化天然气船 国产化、油气开发水平井技术与规模化应 用、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泵阀国产化、等离 子体无燃油点火及稳燃技术等。第二批国 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是在今年1月6日 首批16个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授牌 之后,又获最新命名的国家级能源研发 (实验)中心,涵盖了核电、风电、煤炭清 洁转化与利用、能源勘探与开发以及能源 装备等领域。而国家700V超超iN界燃煤 发电技术创新联盟则是依托能源行业、材 料行业和相关科研机构正式组建和启动 的,目前其技术路线和顶层设计等业已完 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