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食品工业现状与发展
一、概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期望从繁杂、琐碎的家庭厨房劳作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休闲、娱乐和学习,以提高生活质量。
这就要求食物具有方便烹调和便于食用的特性。
食品的方便化趋势非常明朗,半成品食品、调理食品和 方便食品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方便食品是一种消费者几乎不需要添加其他食物成分,也几乎不需要在食用前作烹调准备的加工过的食品。
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对行业的注释,方便食品制造(GB/T 4754-2002, 143)是指以米、面、杂粮等粮食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只需简单烹制即可作为主食的具有食用简便、携带方便,易于储藏等特点的食品制造。
包括三部分:
(1) 米、面制品制造:以大米、面粉为原料,经粗加工制成,未经烹制的各类米面制品的生产,如挂面、切面、通心粉、龙须面、米粉丝、年糕等制作;
(2) 速冻食品制造:以米、面、杂粮等为主要原料,以肉类、蔬菜等为辅料,经加工制成各类烹制或未烹制的主食品后,立即采用速冻工艺制成的,并可以在冻结条件下运输储存及销售的各类主食品的生产,如速冻包子、速冻饺子、速冻汤圆、速冻馒头、花卷、春卷等;
(3) 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以米、面、杂粮等为主要原料
加工制成的,可以直接食用或只需简单蒸煮即可作为主食的各种方便主食品的生产,以及其他未列明的方便食品制造,如方便面、方便粥、方便米饭、方便米粉、方便菜。
而通常人们认为属于方便食品的糕点、饼干、面包等属于焙烤食品制造;方便汤料属于其他调味品制造;罐头或软罐头等属于罐头食品制造,它们并不包括在方便食品制造中。
二、国内外方便食品现状
2003年,全球方便食品的营业额为402亿美元,比2000年增
长8.9%,其中冷冻食品的营业额为155亿美元,占方便食品营业额的38.5%,比2000年增长了13.8%。
冷却食品2003年的营业额为149亿美元,占方便食品营业额的37%,比2000年增长了6.9%。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方便食品消费国,2003年的营业额为150亿美元,占全球方便食品营业额的37%,比2000年增长12.8%。
英国人花在方便食品上的钱比法国人和德国人多两倍,比意大利人多4倍,比西班牙人多6倍;差不多33%的英国成年人每周消费方便食品超过一次,而只有17%的法国人达到这个水平。
与西欧相比,东欧的方便食品市场比较小,2003年为13亿美元。
澳大利亚人口不多,方便食品市场也不大,2003年仅为2.78亿美元,但同比增长14.9%的事实,却预示着这个生活方式和欧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的国家在方便食品市场的发展上潜力不小。
我国一项对方便食品的调查显示,有67.9%的人购买过速冻食品,
有64.7%的人购买过肉、禽、鱼等半成品,有61.6%的人购买过熟食品,有50%的人购买过方便菜肴、方便米饭和方便面等。
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方便食品的销售额年增长率为8%。
我国方便面产量已列入世界各国之最,人均占有量列第9位,已步入快速发展、提高和整合阶段。
2004年,全国方便面产量422亿包,计380万吨,转化了全国小麦产量的十分之一。
仅康师傅一家企业,就转化了全国近2%的小麦。
据报道,我国粮食为原料的二次加工,用粮量不到总量的10%。
以粮食为原料加工成的工业化食品,只占总量的2%,而发达国家进入市民餐桌的工业化用粮量比例高达70%。
我国以粮食为原料的二次加工中,方便面行业的工业化程度最高,转化功能最强。
目前世界速冻食品年产录已超过6000万吨,品种有3500多种。
美国年人均消费冷冻食品达60 kg,位居世界首位;欧盟国家年人均消费量为24.5 kg;日本为15.2 kg。
同国外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冷冻食品还处在起步阶段,年人均产量仅为3.7 kg,远远低于世界人均10 kg的消费水平,距发达国家差距更大。
应该指出的是,速冻食品在我国也有飞速的发展,2003年速冻食品的年销售额已接近460亿人民币。
目前已经形成年产量1500万吨的产业规模,并且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
现已形成了以“三全”、“思念”、“龙凤”、“佑康”、“科迪”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品牌。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速冻饺子,选择率80%;汤圆57%、包子33%、馄饨28%、馒头25%、粽子11%。
在全世界范围内,方便食品已经超过12000余种。
相比较于国外市
场,我国大约有方便食品2000余种,常见的只有500余种。
可供开发的市场空间很大。
目前,我国方便食品在食品工业中所占份额的3%。
三、方便食品发展趋势
从世界食品工业的 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大众化的方便食品和健康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食品市场需求将呈现多样化、功能化、方便化特点。
因此高附加值、高科技与文化含量的产品应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据资料表明,预计到2007年,国际方便食品的年销售额将达到463亿美元。
方便食品市场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
从国内外方便食品行业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方便食品将呈以下发展态势:
(1)竞争白热化:竞争的焦点在于如何满足消费者由于方便食品已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
不少国际知名的大型食品公司进入了这一行业,比如瑞士的雀巢,荷兰的联合利华,美国的卡夫、泰森、通用磨坊和亨氏,加拿大的麦克凯恩等。
一些有名的大超市不甘寂寞,凭借自己零售终端的优势地位也投入了这一领域,如英国的Sainsbury、Safeway 等。
这些资金、品牌、技术、人才都不缺的大公司的加入,使国际方便食品市场原本就激烈的竞争演变得近乎惨烈。
原来就拥有相当市场份额的公司想通过竞争获取更大的份额,原先只占有少量市场份额的公司欲经过竞争夺取多一些的份额。
我国方便食品行业日趋成熟,各个品牌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破产速度加快,企业重组频频发生,行业优胜劣汰进程加快。
最明显案例就
是方便面的竞争,从康师傅独占内地方便面市场,到统一进入形成双雄对峙,到华龙、白象等地方品牌的崛起,方便面市场细分充分,高、中、低档各占据自己市场份额,成熟的食品品种早已经靠量去赢得生存空间了。
(2)方便食品健康化:很多人可能对在哪儿吃方便食品无所谓,但对方便食品的安全和营养越来越重视,这体现了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心。
方便食品生产企业将与食品安全和健康研究机构共同努力,使方便食品更安全、营养更合理。
(3)方便食品功能化:离退休人员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因单独或只有两个人进餐,往往不愿开伙,同时又希望吃一些软和的、有营养的、价格合理的方便食品。
如美国ConAgra公司开发的Cuisin牌预制餐的目标客户就是58岁以上的老人。
另一个特殊消费群体是控制体重者。
据统计,仅美国这一群体就有6000万人。
美国方便食品公司就为他们设计开发了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低卡路里的食品。
此类方便食品的营业额增长迅速,2000年比1996年增长了25%;新品种数量的增长更是惊人,1999年是47种,2000年为339种,2003年高达633种。
(4)口味多样化:经济全球化促使人员频繁流动,常住人口也希望换换口味,如何为这些消费者提供带有家乡(异国)口味的方便食品就成为方便食品公司刻意研究的课题。
事实上,这个市场并不小。
如在英国,此类方便食品的营业额就占全部方便食品营业额的40%,其中印
度风味的食品和中国风味的食品最为流行。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规模的进一步缩小,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体闲时间的增加,娱乐方式的丰富,发展方便食品,是我国食品工业的大势所趋。
我国已将发展方便食品作为发展的重点写入中国食品工业2010年远景目标和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
随着方便食品的生产技术更加先进,花色品种继续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的包装更加实用美观,琳琅满目的各种方便食品在营养、方便、卫生、经济、适口等方面将会进一步满足广人消费者一的需求,我国的方便食品工业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