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一 读一读字音
拜谒( yè ) 纶(guān)巾 鹤氅( chǎng )
胄( ) 疏( )懒 愧赧( )吴会( )
zhòu
shū
nǎn
kuài
殆( ) 存恤( ) 箪( )食壶浆
dài

dān
二 写一写字形
jīng( 经 )世奇才
思贤如kě( )

如雷guàn(
)耳

三 记一记词义
1. 犹然:仍然。 2. 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3. 冠玉:原指装饰帽子的美玉,这里形容男子貌美。 4. 纶巾: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 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 徽推荐。司马徽说:“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得知 “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隆中,住茅庐草棚, 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于是专程去拜 访,便有了“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本文讲述的是 刘备协同关羽、张飞第三次拜见诸葛亮的故事。
酵而成的饮料。 12.避席: 古人席地而坐,起身离席,表示敬意。
内容理解
导思1.刘备为见到诸 葛亮,经历了诸葛 亮的哪些考验?
关键词: 思贤若渴
表现手法
导思2:本文主要人物是 刘备,为什么作者还多 次写到关羽和张飞?
人物形象
导思3.刘备和诸葛 亮分别是怎样的人?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5. 鹤氅:用鸟羽制成的外套。 6.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7. 屏人促席:叫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诸葛亮)。屏,使
回避。促,靠近。 8. 汉室倾颓:汉朝(的统治)衰败。
9. 用武之地:用兵之地。指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 10.存恤: 爱惜,体恤。 11.箪食壶浆: 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
23 三顾茅庐
说小
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它是由根据《三 国演义》第37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 中的部分内容改编而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 (重点)
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
求贤才的虔诚。(难点)
罗贯中(约1330 -约1400),元 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从他的 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暗腐败的封 建政治很不满,痛恨暴君、暴政,主 张施仁政,行王道,向往统一、安定 的政治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