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潮汕民俗文化体验节项目可行性计划书

潮汕民俗文化体验节项目可行性计划书

潮汕民俗文化体验节项目可行性报告12文创 1240703013 张智一、总论潮汕文化是潮州文化的别称,正统的说法应为“潮州文化”,因为在千年的历史中,现在的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都为潮州府所管辖,而文化正是在这个历史区间里形成的,也是海内外潮人的共识。

潮汕文化的说法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

具体来说它是潮州民系的文化。

中国有许多民系,其中如潮州民系、客家民系、广肇民系、闽南民系等。

潮人民系颇为著名,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操潮汕方言。

因此,潮汕文化是操潮州方言的潮汕民系的文化,是包括海内约1000万潮人和海外约1000万潮汕人共同创造、传承和发展的群体文化。

场地选择:汕头小公园特点:①街区格局完整、集中,布局具有典型意义。

②骑楼街道景观连续统一。

③建筑风貌保留较为完整,形式和风格呈现多样性。

④有多座大型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标志性建筑。

⑤它和海外华侨至今仍然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

二、项目背景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文化与旅游产业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新兴朝阳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既是国家发展战略,又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现代服务产业逐渐向国外开放。

广东省正采取强力措施大力推进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

政府发展旅游行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政府主办、部门承办及市民广泛参与”。

政府除了给予资金支持外,还提供规划、安全、通信、通讯、金融、交通等帮助;并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的参与。

三、发展概况由于年久失修,汕头小公园在历经80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

最典型的是南生公司大楼,南生大楼是小公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然而,其内部结构已出现了多处裂缝,混凝土炭化,保护层脱落,同时地下还积聚了近30米厚的淤泥,引起地基下陷约40厘米。

近年来,小公园片区多次发生楼体坍塌或者倾斜。

尤其在暴风雨中,更显得不堪一击。

这里的住户已经基本搬离该片区,只剩下沿街的诸家商铺还在继续开张经营。

周遭建筑有不少涂上“拆”、“改”、“危险勿近”等大字字。

由于大批居民的撤离,小公园片区的荒废速度更是日渐加快。

旅游节可以给潮汕地区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当地村民和政府会给予物质或是政策上的双重帮助和优惠;同时当地居民也乐于将自身所有的民俗文化展现给来自国内甚至是世界的游客,从而提高自身文化的影响力,旅游节在盈利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当地人民宣传了自身的文化,可谓一举两得。

“潮汕民俗文化体验节”是藉由文化旅游的方式来宣扬潮汕民俗文化以及其衍生风俗活动,这势必将带来很好的文化宣传效果以及传承。

这对于许多社会上对于民俗文化传承非常重视的组织来说,将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社会组织与旅游节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既让游客领略到民俗风采,又能对民俗文化继承起推动作用的节日,这将是双赢的结果。

四、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一)市场分析通过国内一次抽样调查来看,来华美国游客中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占56.17%。

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像古运河旅游、北京的胡同游、丝绸之路以及1990年的中华美食品尝游项目,1992年的少数民族风情游,,1995年中国民俗风情游的10大项,64小项的民俗风情旅游活动在国际旅游市场上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

从2001年国庆黄金周各地的旅游项目来看,以民俗文化作为旅游项目的活动深受游客欢迎,如山西开发的黄河民俗游。

如今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广东,岭南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和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也是目前的关注热点。

(二)存在的问题1.大众化旅游给民俗文化旅游地带来负面影响。

旅游地的文化传统遭到异地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

2.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出现舞台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渐失其原有的意义。

3.民俗旅游开发欠考虑经济效益原则,一些文化旅游开发选区不慎。

(三)建设规模通过对整个汕头小公园的返修改造,打造一个依托潮汕地区,辐射全国的潮汕民俗生态体验园,依靠体验园打造“潮汕民俗文化体验节”,形成广东省独特的文化品牌,带动广东省民俗文化艺术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成为广东省独特的文化标志。

五、可行性研究结论(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将已破败的“汕头小公园”进行整体改造,可再次体现汕头小公园的价值和提高影响力,同时也是积极响应了政府领导的旧城改造工作。

开发区域旅游是潮汕地区的共同愿望,联合进行旅游市场开发符合共同利益,同时也是贯彻广东省旅游局“营造大环境,着眼大区域,塑造新形象,发展大旅游”的工作思路,适应日益发展的旅游趋势;重建汕头小公园以后,将保留和继承原本的小公园建筑特色,尽量避免拆迁,不仅不会破坏周边环境,反而会更好更地与周边环境想衬托。

改造后的旅游体验园将成为该区不容小觑的文化聚集地,带动该地区、该城市的综合发展,为城市环境做贡献、做表率。

(二)汕头市旅游及文化基础设施的情况前景优越近年来,汕头市累计投入13145亿元对一些旅游景区进行精心规划和开发。

目前全市17处主要景区面积约145平方千米,其中,礐石风景区、中信度假村、南澳生态旅游区、陈慈黉故居、莲花山温泉等形成各具特色、初具规模的旅游景区,并不断完善配套设施。

另外,汕头美食城、第二高尔夫球场、蓝水星主题公园及雷岭温泉度假村、潮阳明安里、潮南和澄海高星级酒店等项目也在建设之中。

而且近年来,汕头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基本上发挥了文化活动阵地的作用,对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广大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对推进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政策优势1.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文化与旅游产业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新兴朝阳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既是国家发展战略,又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2. 旅游节可以给潮汕地区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当地村民和政府会给予物质或是政策上的双重帮助和优惠;同时当地居民也乐于将自身所有的民俗文化展现给来自国内甚至是世界的游客,从而提高自身文化的影响力,旅游节在盈利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当地人民宣传了自身的文化,可谓一举两得。

3.“潮汕民俗文化体验节”是藉由文化旅游的方式来宣扬潮汕民俗文化以及其衍生风俗活动,这势必将带来很好的文化宣传效果以及传承。

这对于许多社会上对于民俗文化传承非常重视的组织来说,将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社会组织与旅游节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既让游客领略到民俗风采,又能对民俗文化继承起推动作用的节日,这将是双赢的结果。

五、财务规划(一)资金计划1.申请政府相关部门(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支持,潮汕文化是广东汕头市最具代表的文化,国家、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潮汕文化的发展,希望打造拥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本次活动积极响应国家、政府的政策,努力将潮汕文化推向繁荣的道路,打造本土文化。

2.招商引资通过各种媒体资源,通过与各大企业、公司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寻找活动的赞助商,在整个活动的程中,我们会通过各种渠道为赞助商做宣传,从而提高了赞助商自身产品的文化品牌,赢得发展的机会,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3.与相关的媒体强强联手,通过在报纸、网络、电视、电台的扩大化宣传,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并得到更多商业支持。

4.与餐饮、服装、文化传播等公司合作并签订合同,获得资金的投入。

(二)盈利模式1.主体盈利模式——潮商大会/招商会,冠名权通过借助潮商大会的影响力以及举办招商会进行招商引资,吸引各地商人和投资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等入驻项目园区。

活动前期公开向社会进行招商广告宣传后进行公开竞价确定最终冠名商选取。

同时通过场地租赁、广告投放等收益,以此来维持项目的日常管理运营。

项目以此来推广自身的品牌,并推动本地块商业价值的提高。

2. 辅助盈利模式——民俗产品经营(展销、拍卖)、艺术展演、群众民俗艺术体验性活动通过展销、拍卖、展演、体验活动等,辅助软性推广服务活动,在展位租赁、拍卖提成、展演收益、体验活动等方面产生延伸收益,以此作为体验园的辅助盈利渠道,更好的维持体验园的长久运营和可持续性发展。

3.延伸盈利模式——餐饮、住宿在体验节活动进行过程中,游客必然进行餐饮及住宿消费。

为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务链,向游客提供高质的服务需求,提升体验园的服务质量,增强旅游吸引力,增加餐饮及住宿方面的经济收益,活跃体验园资金流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延伸了项目的盈利模式。

项目支出项目收入六、效益评估(一)项目预期影响1.政治:改造汕头小公园是汕头市政府的文化保护计划之一,本项目将日渐衰落的小公园改造成为“潮汕民俗旅游体验园”,不仅将汕头小公园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且赋予它新的内涵,使其成为潮汕文化的代名词,将会得到汕头政府及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

2.经济:以潮商大会及项目招商会为契机,吸引众多商家对本项目及潮汕地区进行投资,大力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通过对汕头小公园的改造和翻修,使其成为潮汕文化的集散地,成为外地游客了解和体验潮汕文化的招牌式场所,进而推动当地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文化:以“潮汕民俗文化体验节”为契机,拓展潮汕文化受众群体,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潮汕的民俗文化,让前来参观的游客领略到潮汕文化独特的魅力;通过对潮汕民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二)预期市场效果1.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与创新特色活动,打造出潮汕人民自己的多元化、大众化、区域化民俗文化艺术展演项目,为活动注入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最具有地方特色、民俗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内涵,突出其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