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汇总————————————————————————————————作者:————————————————————————————————日期:骨性关节炎总结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
常说的老年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都是指的这种病。
骨性关节炎以关节疼痛为特征,有时关节肿胀,甚至关节功能障碍。
骨性关节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多数是50岁以上的病人。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很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该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法,比如透明质酸关节内注射、中西医结合治疗、钻孔减压术等。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在缓解关节疼痛、提高疗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通过综合治疗及科学的关节保养,多数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病痛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因此,骨性关节炎患者要积极接受正规治疗。
另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关节的病理、生理等医学知识,知道怎样科学地保养关节。
这样,不仅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还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关节功能,增强关节软骨的营养,延缓关节进一步退变。
骨性关节炎病理病因骨性关节炎的病因骨性关节炎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
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最常见,又称特发性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有人提出骨性关节炎是滑膜关节对各种刺激(包括衰老)所进行的修复过程。
继发性骨性关节炎也很常见,常继发于关节畸形、关节损伤、关节炎症或其它伤病,又称创伤性关节炎。
尽管对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已明确以下许多因素可以造成关节软骨破坏:1、个体因素:骨性关节炎男女均可受累,但以女性多见,尤其是闭经前后的妇女。
从中年到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多年积累性劳损,导致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
肥胖和粗壮体型的人中发病率较高,其原因为体重超重,关节负重增加,促成本病发生。
2、饮食因素:关节软骨内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从关节液中吸取。
营养不良可导致和加重本病的进展。
3、免疫学异常:关节软骨原是一个无血管的封闭的屏障,软骨组织大多处于机体自身免疫监视系统相隔离的状态,在原发性骨关节炎病人的滑膜中,可见少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见大量具有细胞因子分泌功能的滑膜细胞增生。
骨关节炎可能是一种依赖T细胞的局部炎症反应过程。
有学者在骨性关节炎的髋关节软骨表层发现了IgG、IgM和IgC,这种病人中产生多发性关节炎的频率较高。
4、气候因素: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发病率高。
这主要是由于温度低,引起局部血运减慢甚至障碍有关。
另外因遗传因素所致的关节各组成结构异常,特别是软骨细胞的病理性老化亦是发生此病的一重要因素。
5、生物力学因素:穿高跟鞋行走时髋、膝、踝关节的的功能由于扭力作用发生很大改变,由髋、膝关节代偿以保持稳定步态,从而导致关节软骨受损。
6、医源性因素:笔者通过动物实验证实长期使用皮质醇类药物,尤其在疼痛早期治疗时,使用皮质醇类药物进行痛点注射或关节腔内注射,可造成严重的骨性关节炎继发性损害。
骨性关节炎的病理病机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不明。
有几种说法:(一)软骨的变性和崩溃大多数人认为骨关节炎最初的病理变化为软骨的基质内缺乏蛋白糖原和胶原,接着浅层的软骨细胞数量减少,使关节软骨松松地挂在关节腔内,受不起应力容易发生折断。
在生化方面,老年人的软骨水份减少,硫酸软骨素6与硫酸软骨素4的比例增高,各种促使软骨裂解的酶也相应出现。
这些酶来自软骨本身,滑膜和关节液中的细胞成份,目前还不清楚。
(二)骨内高压所致Harrison首先研究骨内血液动力学变化,发现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者股骨头内动脉与静脉的通路阻断。
Phillips经静脉造影发现静脉回流不足,骨内窦状隙扩张,并有动脉性充血,这种骨内高压是引起疼痛的原因;另一方面Trueta认为由於骨内压力分布的不均匀,使某些区域承受过多的应力,而某一些区域却又应力不足,容易发生软骨变性。
(三)软骨下骨质僵硬使关节软骨丧失了对应力的应变能力,尤其是不能承受横向的应力,容易产生剪力使软骨产生水平状劈裂。
什么原因引起软骨下骨质僵硬目前还不明了,可能与肌肉骨骼系统缺乏必需的动力,使骨与软骨丧失了脉冲式刺激力量。
(四)力学上变化为了维持力学上平衡,髋关节必须承受3-4倍体重的力,这个力是体重与髋部外展肌群的垂直合力。
任何因素使关节表面面积减少的结果都可以使单位面积负重量增加。
以髋部为例,头的直径不变,其断面表面积可以大至11.5cm2,小至4.71cm2,相差竟达250%。
据Pauwels认为,髋臼软骨下骨质的X线表现是髋部的应力分布图。
在正常情况下,压力均匀分布,软骨下骨质应该表现为相同的厚度。
如果髋关节有髋臼发育不良,负荷的力线将出现离心性偏斜,这时在髋臼的外侧部分将因骨质增生而显得骨密度增高。
Pauwels认为髓部的合力方向为股骨头的中心至髋臼的中心。
但Bombelli却认为合力不通过髋臼的中心而在其内侧1/3处通过。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髋关节骨关节炎多见於50岁以上的病人,男性多见。
以往诊断原发性骨性关节炎者较多,但目前有些作者认为90%以上的原发性骨性关节炎者都是继发的。
男性的继发于儿童时期轻型的股骨头骨骺滑脱或骨骺炎,女性的继发於轻度的髋臼发育不良。
还有一些是假性痛风和单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真正的原发性关节炎极为罕见。
骨性关节炎的分类(一) 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指关节无明显病因,而逐渐发生的退行性变,发病可能与年龄、遗传、体质、代谢等因素有关。
随年龄的增长,软骨组织及粘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加,软骨韧性降低,另一方面,随年龄的增长,日常活动对关节软骨积累性损伤增多,更易发生退变,此类病人一般有多个关节受损,常见于负重大关节。
(二) 继发性骨性关节炎:指由于某种病因导致软骨破坏或关节结构破坏,以后因关节面摩擦和压力不平衡等因素而发生退变。
常见病因:1、畸形:先天和后天的脊柱畸形、髋关节发育不良(脱位)、膝内翻、膝外翻、大骨节病等。
2、损伤:关节内骨折脱位、韧带松弛与关节扭伤所致的创伤性关节炎。
3、炎症: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等等,由于关节软骨破坏,以后可继发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症状疼痛:几乎所有病例都有膝部疼痛,疼痛的程度一般为轻度和中度,少数为重度,偶见剧痛或不痛。
疼痛的特点为;始动痛、负重痛、主动活动痛及休息痛。
疼痛多与气温、气压、环境、情绪有关,秋冬季节和天气变换时加重。
疼痛多位于髌股之间或髌骨周围、膝关节内侧。
肿胀畸形:由于关节积液、软组织变性增生(如滑膜增厚、脂肪垫增大)、骨质增生骨赘形成。
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协调性改变,如打软、滑落感、跪倒感。
运动能力减弱,如关节僵硬、不稳、活动范围减少及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一)骨性关节炎的诊断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X线检查,尤其是X线检查是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但X线表现并非特异性。
对于老年关节痛病人,如无其他检查异常,则多为骨关节炎。
因本病可继发于很多其他疾病,故对于每一病例,都必须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免误诊误治,延误病情。
1.国内诊断标准(《中医病症疗效标准·骨痹》):(1)初起多见腰腿、腰脊、膝关节等隐隐作痛,屈伸俯仰转侧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
(2)局部关节可有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可有喀喇音或摩擦声。
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腰弯背驼。
(3)X线片检查示: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以及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4)血沉、抗“O”、粘蛋白、类风湿因子等均正常。
2.目前常采用的诊断分类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临床症状:①前月大多数时间膝痛;②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③晨僵<30min;④年龄≥38岁;⑤膝检查示骨性肥大。
具备①,②,③,④或①,②,⑤或①,④,⑤项即可诊断。
临床及放射学特点:①前月大多数时间膝痛;②X线示关节边缘骨赘;③关节炎实验室检查符合骨关节炎;④年龄≥40岁;⑤晨僵<30min;⑥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
具备①,②或①,③,⑤,⑥或①,④,⑤,⑥项即可诊断。
(2)手骨关节炎诊断标准①前月大多数时间手痛、发酸、发僵;②10个指定手关节中2个以上硬性组织肥大;③掌指关节肿胀<2个;④远端指间关节硬性组织肥大在1个以上;⑤10个指定关节中有1个或1个以上畸形。
注:10个指定关节含双侧第2、3指远端指间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和第1腕掌关节。
具备①,②,③,④或①,②,③,⑤项即可诊断为手骨关节炎。
(3)髋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①前月大多数时间髋痛;②髋内旋<15°;③髋内旋时疼痛;④血沉50岁。
髋骨性关节炎存在:具备①,②,④或①,②,⑤或①,③,⑥,⑦项。
临床及放射学特点:①前月大多数时间髋痛;②血沉<20mm/h;③X线片股骨/和髋臼有骨赘;④X线片显示髋关节间隙狭窄。
髋骨性关节炎存在:具备①,②,③或①,②,④或①,③,④项。
(二)骨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骨性关节炎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多于男性,受累关节疼痛剧烈,晨僵明显,好发于四肢小关节。
活动期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X线片常可见骨质疏松及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
错误诊断系由于Heberder's结节和Bouchard's结节伴手指畸形易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但本病结节少有炎症反应,腕关节及掌指关节极少累及为鉴别要点。
(2)风湿性关节炎:有链球菌感染史,并常于再次感染链球菌后复发,疼痛呈游走性,活动期血沉增快,抗链“O”阳性。
X 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3)膝关节非特异性滑膜炎: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膝关节腔积液,浮髌试验阳性。
膝关节肿胀程度与该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程度不一致,关节肿胀很严重,但关节疼痛却较轻,常表现为闷胀感。
X线片仅表现软组织肿胀。
(4)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生于年轻男性,主要病变在韧带附着部,棘间韧带等均可骨化,使脊柱呈竹节样改变,而椎间盘则很少累及,X线表现与退行性脊柱病变有明显不同,且以骶髂关节X线改变为主。
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治疗从三个方面着手:药物治疗、肢体功能训练及支架拄拐支撑辅助治疗。
1﹑内服中成药,以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平衡,增强人体免疫机能,活血化瘀、通利关节、修复关节软骨为主。
2﹑外用药物,是膏药贴于病变部位体表,这样能阻断外界病理因素的恶性刺激,避免病情继续发展,也能改善神经和血液系统的调节功能,以阻止疾病蔓延至深处,有利于组织新生和创伤的愈合。
并加速局部软组织对药物的吸收,疏通病变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局部微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组织间水肿,减少骨性关节炎的摩擦力,缓解肌肉痉挛,达到解痉、消肿、止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