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导管的护理
常见导管的护理
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
目录
01
气管导管
03
胸腔引流管
05胃肠减压管来自02深静脉置管04 腹腔引流管
06
留置尿管
前言
临床上各种管道繁多,它们分别具有不同功能, 常作为治疗、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管道护理工作在抢救危重病人及生命支持中具有 重要作用和价值。因此,管理好这些管道,从真 正意义上来可提高护理服务内涵。
五、胃肠减压管
1.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2.减压期间应禁食、禁水,如需口服药时,需将药物研碎调水后
注人,并用温水冲洗胃管,夹管l小时。 3.清洁鼻腔,向病人鼻咽部插入胃内50~60cm,妥善固定。 4.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减压装置是否有效,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5.行胃肠减压时必须保持有效的负压,并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扭
防范措施
给患者或家属予安全教育,床旁警示标识 管道标识,加强管道固定
使用约束带
加强巡视、交接
护士长审核签名 :
护士签名:
总分
备注:1、风险评估表总分65分。 2、分值≥10分,属于高危患者
,患者存在拔管风险。
3、患者意识状态发生变化时, 应进行再次评估。
4、增加管道时,应进行再次评 估。
是否在位、功能良好(心电图、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 (二)术中护理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心率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医
生。 2.协助医生在气管套管置入前拔出气管插管,清理呼吸道。
一、气管导管
(三)术后护理 1.保持室内清洁安静,室温相对恒定在24±1.5℃,相对湿度约为50%---60%。 2.密切观察呼吸的深浅及次数变化,如遇呼吸次数增多,阻力增大,有喘息
声等,应立即检查套管及呼吸道有无阻塞及压迫,发现异常及处理。 3.注意创口及套管内有无出血、皮下有无气肿或血肿,有无呼吸困难,紫钳
等异常现象发生。 4.保持套管的系带松紧适度,使套管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体位变动时,应注
意轴位翻身,防止发生套管活动或脱出导致呼吸困难。 5.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的病人,应注意预防套管的气囊破裂或滑脱,并应定时
六、留置尿管
1.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及防脱管的注意事项,使其认识 到预防泌尿系感染及防脱管的重要性。
2.如病情许可,鼓励患者多饮水,使尿量维持在每天2000ml以上, 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以减少尿路感染和结石的发生。
3.妥善固定并保持尿管引流通畅,标识清楚,避免导尿管脱落、受 压、扭曲、打折。
护士长报告。 (三)病区护士长现场查看患者管道脱落防范评估是否准确及相关护理措施
是否得当,提出补充指导意见后,在患者管道脱落防范记录表上签名。 (四)一旦发生患者管道脱落事件,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
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及时上报科护士长、护理部,按规定填写护理不良事 件报告表并上报。
四、腹腔引流管
1.向病人解释置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合作。 2.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避免导
管脱出。 3.注意观察并记录各种引流管的引流量、性状、颜色并
做好记录。 4.长期置管者,每周更换无菌引流袋1~2次。引流管周
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如有渗出及时换药,必要时涂抹 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 5.引流管应分清每条管道在腹腔内放置的部位,写明标 签,贴在管壁上便于观察。 6.置管期间还应观察和倾听病人主诉。观察内容:患者 的腹部、全身情况,症状是否减轻、体温是否正常等。
曲、堵塞,若有堵塞现象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记录引流液的 量及性状并及时倾倒。 6.胃肠减压期间,每日应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 切观察病情变化。 7.做好口腔护理,每日两次。鼓励病人作深呼吸,预防肺部并发 症。 8.拔管指征:病情好转、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 9.拔管时先将减压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屏气, 先缓慢向外拉,估计胃管接近咽喉部时,迅速将胃管拨出,然后 清洁鼻腔。
七、管路脱落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患者管道脱落风险评估 (一)护士根据我院病人管道脱落防范记录表对患者管道滑脱危险因素作定
性、定量的综合评估。 (二)危险因素评分≥10分为高危患者。 二、管道脱落报告 (一)管路滑脱主要是指深静脉置管、气管导管、脑室引流管、心包、纵隔
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管、胃管、尿管及动静脉管等管路滑脱。 (二)对存在管路脱落危险的患者,须填写管道脱落防范记录表,并向病区
1.记录导管外露长度及穿刺部位,贴上标识,标识上注 明置管日期时间及标识人。
2.更换日期及时间。专用敷贴七天更换,无菌透明敷贴 三天更换,纱布敷料常规每日更换,出现渗血、出汗等 导致的敷料潮湿、卷曲、脱落及破损等应及时更换。严 格无菌操作。
3.输液完毕后必须正确正压封管。 4.局部皮肤保持清洁干燥,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
一、气管导管
(一)术前准备 1.向患者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征得同意。 2.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准备颈前及上胸部皮肤。 3.物品准备:手术照明灯光、吸引器,气管切开包,选择合适的气
管套管。 4.药物准备:局麻药物、肾上腺素,垂危患者应做好其它急救准备。 5.患者肩下垫一软枕,取颈过伸体位。检查患者身上各监护导联线
4.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 (1)保持尿道口清洁,会阴护理2次/天 ; (2)更换集尿袋1次/周; (3)更换导尿管1次/月; (4)及时排放集尿袋内尿液,储存其尿液量不得超过尿袋2/3,固
定高度不得超过膀胱水平,离地或容器2 cm及以上, 禁止集尿袋 直接垂于地上。 5.观察尿液颜色、性质及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排空气囊,以免连续过长时间压迫造成气管粘膜缺血坏死。 6.每日行气管切开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切口处敷料清洁干燥。 7.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湿化,床旁备吸痰用物,按需吸痰。 8.肺部感染严重者,加强吸痰,全身应用抗菌素,还可以气管内局部滴入抗
菌药物或行雾化吸入用药。
二、深静脉置管
三、胸腔引流管
6.置管期间,观察患者有无心累、气促等症状,查看穿 刺处皮肤周围有无捻发音。
7.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准确记录。首次放 液 量 不 超 过 500ml, 后 可 根 据 病 情 引 流 胸 水 不 超 过 1000ml/d。
8. 拔管: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复张良好,24小时内引 流液减至50ml-70ml,可夹闭管道观察一天,经检查无胸 水后即可拔管。拔管后局部压迫、消毒、包扎,观察患者 病情。
热、痛等炎症反应。 5.每班动态观察,有异常及时处理。做好交接班。
三、胸腔引流管
1.置管成功后,末端连接无菌引流袋,并妥善固定,记录管道外露 长度,贴上标识。
2.患者尽量取半卧位,引流袋位置应低于患者穿刺点。
3. 防止管道脱落:告知患者在翻身、更换衣物时防止牵扯将导管拔出, 下床活动时可将引流袋系于腰间,防止因重力原因致管道脱落,置管 期间导管的末端呈U型固定。
4.保持引流通畅:在每次放液的末尾,用手从近心端向远端挤压导 管,防止堵管。一旦发生堵塞,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患者有 不适立即停止。
5.预防感染:更换引流袋1次/周,更换穿刺点敷贴1—2次/周,更 换敷贴时常规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周围皮肤,范围10cm以上, 观察穿刺出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等感染迹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鼓励患者作咳嗽,深呼吸运动。
(五)病人管道脱落防范记录表
危险因素评分
日期
高危管道
气管插管(3) 气管切开(3) 脑室引流管(3) 心包、纵隔引流(3)
管道类型
中危管道
胸/腹腔引流管(2) 三腔营养管(2) 造瘘管(2) T管引流(2) 动静脉置管(2)
低危管道
胃管(1) 普通切口引流管(1) 导尿管(1)
患者因素
不能耐受、不配合(10) 烦躁(10) 谵妄(10) 幼儿/痴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