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六胺银或PAS染色可清楚地显示曲菌菌丝。
猫抓病
2.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tzmg
lymphadenitis) 又称菊池(Kikuchi)病,现认为与 第6型人类疱疹病毒(human herpes virus type 6, HHV-6)的感染有关。

淋巴液的循环
淋巴管瓣膜
淋巴结的结构
淋巴结病变的超声检查常规
超声检测浅表淋巴结的要求: 1、超声仪器具备优质的二维图象。 2、敏感的彩色多普勒,大致能检测出1.0cm/s的血流,
有优异的滤波和降噪性能。 3、配备7~12MHz电子线阵探头。
声像图与病变
正常淋巴结, 反应性或增生性淋巴结,
坏死性淋巴结炎
坏死性淋巴结炎
化脓性淋巴结炎
二、结核性淋巴结炎
临床上常表现为一组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多见,
肿大的淋巴结可融合成块,也可穿破皮肤形成经久不 愈的窦道,有液化的干酪样坏死物流出。 组织学的基本病变是肉芽肿性炎—结核结节 (tubercles)。
图32:男23岁,左侧颈部淋巴 结结核,伴干酪液化,周围组织粘连。
图31:男22岁,颈部淋巴结结 核,淋巴结破坏。
图33:a+b男30岁,右侧颈部淋巴结结核,淋巴结干酪坏死和液化, 无血流信号,周围组织粘连
三、淋巴结转移性肿瘤
恶性肿瘤就近转移到淋巴结内,称为前哨淋巴结,多
在器官附近。
某些肿瘤细胞,特别是癌细胞侵入淋巴液中,流经淋
巴结,常被阻流在皮质窦和髓窦内,继续分裂繁殖, 形成淋巴结转移癌。
当感染是由化脓性病原微生物所致时,滤泡生发中心
可能会发生坏死,有时,甚至整个淋巴结形成脓性肿 块;
而在感染不太严重时,可见一些中性粒细胞在滤泡周
围或淋巴窦内浸润,窦内皮细胞增生。
(二)淋巴结的特殊感染
1.淋巴本病变是化脓性炎及脓肿形成,
一、淋巴结良性增生
多种因素包括各类病原微生物感染、化学药物、外来
的毒物、异物、机体自身的代谢产物等刺激均可引起 淋巴结内的细胞成分,主要是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 树突状细胞的增生,致淋巴结肿大。
良性增生分为三类: 一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二是淋巴结的各种特殊感染; 三是原因不明的淋巴增生性疾病,如巨大淋巴结增殖
恶性淋巴瘤,
淋巴结转移性肿瘤, 淋巴结结核。
颈部正常淋巴结
腋窝淋正常巴结
腹股沟正常淋巴结
淋巴结病变的分类
1、发育异常性病变 2、炎症性疾病 ⑴ 非特异性炎症:
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⑵ 特异性肉芽肿性淋巴结炎: ①、感染性:结核,传单,霉菌,猫爪热等。 ②、原因不明:结节病,免疫缺陷病。 ③、异物性:锌、铍,胆固醇或其他脂性物质。 ④、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淋巴瘤,淋巴结转移性癌。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浅表淋巴结病变 的鉴别诊断
举例-1
例一:男36岁,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1个月,因颈部淋
巴结再入院。
举例-2
女50岁,乳腺手术3年。 体检发现乳腺结节,病检为非典型增生,多
次发现颈部淋巴结,怀疑为转移。
浅表淋巴结
1、颈部淋巴结
2、腋窝淋巴结
3、腹股沟淋巴结 4、肘部、腘窝、发际
淋巴结转移性肿瘤具有原发肿瘤细胞的特点,组织结
构和功能与原发肿瘤相同,其声像图反应原发组织结 构图。
肿瘤细胞增殖的同时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但血管
壁平滑肌纤维的发育差,小血管增生不规则,分布杂 乱,血流紊乱,血流阻力一般增加。
声像图特点
1. 转移淋巴结肿大,形态怪异,常多发,融合,无正
在病理上,此二者混合出现,以炎症为主诊断为炎症,
当以增生为主而炎症不明显,诊断为增生性病变。 此型包括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淋巴结可达3~18cm; 淋巴结非典型增生等。
4、淋巴组织肿瘤增生性疾病 包括何杰金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淋巴瘤等。 5. 淋巴结转移性病变。 各种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性病变
第三节 浅表淋巴结病变
症(又称Castleman病),以及伴巨大淋巴结病的窦 组织细胞增生症(又称Rosai-Dorfman病)等。
(一) 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hyperplasia of lymph
nodes),也称炎性淋巴结增生,是淋巴结最常见的 良性增生性疾病。
因多种因素可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其病理改变又缺
⑶、其他类型的淋巴结炎: 与爱滋病相关的淋巴结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梅毒,
弓形体病,炎性假瘤(可发生在浅表和腹膜后,淋巴 结肿大达3.0cm)等。
3、淋巴组织非肿瘤性增生性疾病或病变
各种抗原刺激都可引起淋巴结内淋巴组织增生,这些
抗原刺激又常引起炎症,故淋巴结炎症常伴有增生, 增生性病变也常有炎症。
常淋巴结结构,多呈弱回声。 皮质和髓质分不清,非对称增厚,门部消失。
2. 转移淋巴结的声像图表现与原发病灶有关,
如甲状腺癌的转移淋巴结,类似甲状腺本身 的病变,低回声、砂粒状钙化和血流丰富; 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为低弱回声,等。
3. 肿大的淋巴结多与周围组织粘连。
4. 转移性淋巴结内新生血管少,血管结构不
乏特异性,故又称非特异性淋巴结炎(non specific lymphadenitis)。
根据起病急缓和临床病理表现的不同,又可分为急性
和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病理 肉眼观:受累的淋巴结肿大,充血,呈灰红色。 组织学表现为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扩大,有大量
核分裂象。在散布于滤泡生发中心的组织细胞胞质内 含有细胞核碎片。
【超声表现】 (1)淋巴结增大,形态饱满圆隆,呈低弱回声;多
数包膜完整,少部分形态不规则,包膜破溃,与周围 组织粘连。 (2)部分淋巴结中心坏死液化,表现为不规则的暗 区。 (3)坏死性淋巴结炎大部分呈少血流改变,甚至检 测不出血流信号。在未坏死区可以检测出少许血流信 号。
坏死性淋巴结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