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ppt课件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ppt课件

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尊重幼儿身心特点; 具有及时性的优点,能捕捉到正在发生的现象; 在科学观察基础上能做出正确判断与评价。
7
第一部分:观察法
(二)缺点: 受时间的限制;受观察对象限制; 受观察者本身限制—— 感官限制以及主观意识影响; 不适应于大样本研究,限制结果推广; 不宜于研究内部问题及事物关联性; 耗时耗力,自然状态下缺乏条件控制。
• 4.从观察者的角色上讲,采用的是参与观察,即研究者投身到幼 儿园家长开放曰活动中去,在活动进程中进行观察;在参与观察的过 程中,研究者扮演的是“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的角色,即园长、教 师、家长、儿童都知道研究者是一位教师。
6
第一部分:观察法
4、优点与缺点
(一)优点: 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 简单易行,资料比较客观、真实;
第二部分:谈话法
•6、谈话程序与技巧 (三)进行正式谈话 提问:预先准备好,或提供选项,或开放式; 倾听:调动感官,用心体会,懂“言外之意”; 追问:直接式,间接式,当时式或过后追问; 回应:互动反应,推动谈话顺利进行; 谈话记录:研究者姓名,谈话日期,时间,地点,
谈话对象的基本情况,谈话环境等。
第一部分:观察法
5、观察法实施步骤
(一)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 确定问题,制定计划; 计划包含要素:观察时间,对象,步骤,
过程,工具,设计表格、记录方法等。 § 选择观察方法;
描述记录法:实况,日记及轶事记录等; 取样记录法:时间取样与事件取样;
第一部分:观察法
§ 确定记录方法 记录方法有:频率记录,间隔记录,连续记录; 记录手段有:文字,表格,图示,符号,仪器等 § 选择记录工具 可选工具:纸笔,仪器设备; § 进行理论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相关问题。
第二部分:谈话法
•6、谈话程序与技巧 (四)结束谈话 适时结束:时间,状态或目标达到; 自然结束:提醒暗示,轻松结束, 感谢支持与配合。 技巧提示:
若需再次谈话,可在结束时向对方说明; 具体技巧在于个人素养不断提高之中。
第三部分:作品分析法
1、概述
——一种有效资料收集方式,可辅助其他方法也可独立使 用。
全面观察+重点观察
时间 范围
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 群体观察+个体观察
是否参与 规模
第一部分:观察法
观察应用实例:
• 1.从观察的场所上讲,可用实地观察,如研究者进入幼儿园,对 实际开展的家长开放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 2.从观察的对象上讲,可用直接观察,如研究者在家长开放日活 动中,目睹教师、园长、家长、儿童的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等。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资格证考试辅导提要
整体复习模块:
• 第一部分:观察法 • 第二部分:谈话法 • 第三部分:作品分析法 • 第四部分:实验法
复习要求:
一、掌握上述四种基本研究方法
概念内涵(定义) 分类与特点 程序步骤与技巧 优缺点分析
二、科研方法的单独或联合使用
目的:了解幼儿发展状况与教育要求
第二部分:谈话法
5、优点与缺点
(二)缺点: § 比较费时; § 一般不适合大范围调查; § 所得材料未必真实,易生偏差;
§ 对调查者本人素质、技能要求较高, 特别是正式结构的谈话。
第二部分:谈话法
•6、谈话程序与技巧 (一)谈话前的准备工作 编制谈话提纲:开场白、问题与结束语; 安排谈话事宜:时间、地点,了解谈话对象; 准备谈话工具:谈话提纲,记录纸、笔等。 (二)进入谈话现场 建立融洽、信任关系; 把握开场白,形成气氛,自然过渡。
第一部分:观察法
5、观察法实施步骤
(二)进行预备观察 § 观察者自我培训,确保观察信度。
先行训练要求观察者:掌握方法,把握要点,理解操作 定义,确认观察行为及表现方式,确保观察信度。
§ 避免或减少干扰误差
“观察反应性”现象
观察者放任现象
观察者在场效应
观察者期望效应
仪器设备干扰
第一部分:观察法
5、观察法实施步骤 (三)进行正式观察 介入并实施:依据计划,排除干扰。 (四)观察反思 反思推论;检验假设;客观记录;提高改进。
第一部分:观察法
1、概述: 观察—对象置于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有目
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被观察对象或现象做直接 观察,进行记录、收集资料、分析解释,获得认识 的过程。
第一部分:观察法
3、分类
划分维度
长期观察+定期观察
(连续观察+非连续性观察)
第二部分:谈话法
3、特点:最古老、最常用与最简便
适用范围举例:
探索儿童个性与行为表现得根源; 了解家庭情况,家长对孩子的态度,育儿观点, 教养方式等; 教师观念、态度、方法、经验、建议等
第二部分:谈话法
4、分类 结构式(封闭式) 无结构式(开放式/自由式) 半结构式(半开放式)
个别谈话+集体谈话 一次性谈话+多次谈话 直接谈话+间接谈话
划分维度
结构控制程度
对象范围 谈话次数 接触方式
第二部分:谈话法
•5、优点与缺陷 (一)优点——最大的是“灵活性” § 适用范围广,可进行原因、过程调查; § 可补充书面形式表达的不足; §面对面可观察对方反应,及时调整,发现疑
问,加以解释;
§所获信息比较调查法更为详细; §提问可因人而异,具有灵活性。
可研究作品:作业,日记,作文,笔记,绘画作品,
考试试卷,工艺制品······
第三部分:作品分析法
4、作品分析法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目标与研究主题 (2)定义关键术语
题目+方法,如“儿童绘画发展水平的作品分析”
第二部分:谈话法
1、概述
谈话法——重要的收集资料的手段之一;
2、定义 ——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寻访”被调查对
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事件 、某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
补充 概念——调查法:是在自然进程中,以间接方式研究 当前教育现象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是运用最广泛的教育科 研方法。
2、定义 ——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 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 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第三部分:作品分析法
3、作品分析法的特点 § 以作品为依据,具有客观性; § 按科学程序分析,具有系统性; § 受研究者自身“倾向性”影响,分析视角与 结果具有多样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