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大纲

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大纲

一、专业基本信息1■专业名称汽车维修2.专业编码04033.学制年限4■就业方向在汽车维修相关企业中,从事汽车一般维护与修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配件管理、汽车保险理赔等相关工作。

5■职业资格汽车修理工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汽车修理工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二:人才培养目标1.中级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从事汽车维修的中级技工人才。

能胜任汽车维修,汽车零件、总成更换与维修,常见简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工作任务,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取得汽车维修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

2 •高级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从事汽车维修的高级技工人才。

能胜任汽车总成大修、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过程检验与竣工验收等工作任务,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具备一定的管理和协调能力。

取得汽车维修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三:课程安排1.课程设置和要求(1)公共课(2) 专业课上表中加“*”的表示高级工教学层次内容;学校可根据初中毕业生和高中生学习基础不同,以及中级工和高级培养层次对相同教学内容要求的差异,在参考学时范围内灵活选择,下1同。

(3)选设课1)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2)汽车配件营销。

3)柴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4)混合动力汽车构造与维修5)汽车驾驶技术。

6)汽车美容。

7)汽车钣金。

2.教学安排(1)基本要求3年学制:总周数156周,其中教学116周(含企业顶岗实习),入学、毕业教育各1周,考试8周,公益劳动和机动6周,假期24周。

教学周学时一般为30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40学时安排。

5年学制:总周数260周,其中教学196周(含企业顶岗实习),入学、毕业教育各2周,考试14周,公益劳动和机动6周,假期40周。

教学周学时一般为30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40学时安排。

各学校根据所在地区、行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校企合作的需要,可对专业课课程开设的学期内容做适当调整,调整量不应超过30%。

(2)教学安排建议初中毕业生3年制培养中级工、高中毕业生3年学制培养高级工、初中毕业生5年学制培养咼级工的教学安排建议分别见表1、表2、表3.o表中“V”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表中不含选修课、技能鉴定训练等。

对于已具有本专业中级职业资格生源,可参照表3学年、第4学年的教学安排自行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表。

表1教学安排建议(初中毕业生3年制培养中级工)表2教学安排建议(高中毕业生3年学制培养高级工)表3教学安排建议(初中毕业生5年学制培养高级工)(3)参考性教学计划表初中毕业生3年学制培养中级工、高中毕业生3年学制培养高级工、初中毕业生5年学制培养高级工的参考性教学计划表分别见表4、表5、表6。

表4参考性教学计划表(初中毕业生3年学制培养中级工)表5参考性教学计划表(高中毕业生3年制培养高级工)表6参考性教学计划表(初中毕业生5年制培养高级工)(一)机械识图机械大纲1.课程性质机械识图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具备读图和绘图的基本能力,为继续学习本专业技术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课程目标(1)熟悉和遵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2)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绘制和识读简单的汽车零件图和装配图。

(3)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形成由图形想象物体、以图形表现物体的意识和能力。

(4)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能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

(5)形成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6)能识图中等复杂程度的汽车零件图和装配图。

*(7)能读懂简单的展开图和焊接图。

3课程内容4教学实施建议(1)理论授课教室内除配置黑板、挂图、模型和典型零部件等必备传统教具外,还应配置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简单的到复杂逐步掌握投影理论知识,建立空间概念,完成“由物画图”到“由图想物” 的两次转化,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根据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应注重以识图为主,识图与绘图相结合,以绘图促识图的原则。

(4)通过制图标准的教学,是学生树立标准化意识,通过绘图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机械基础教学大纲1. 课程性质机械基础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必备的机械知识和机械维护技能,理解机械工作原理,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专业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 课程目标(1)掌握主要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选用方法。

(2)熟悉常用机构的结构和特性,了解机械传动的形式和工作原理。

(3)了解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能正确使用常用气压和液压元件。

(4)能进行机构传动的简单计算。

*(5)能够分析和处理一般机械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机械维护能力。

(6)培养制订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

3.课程内容4•教学实施建议(1)理论授课教室内除配置黑板、挂图、模型和典型零部件等必备传统教具外,还应配置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每个模块后开展机械基础综合能力训练。

(3)教学中可结合专业背景,选择合适的课题,制作实践报告并在全班进行展示,强化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汽车材料教学大纲1•课程性质汽车材料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汽车材料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正确选择汽车材料,为继续学习专业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课程目标(1)了解(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性能及应用范围。

(2)了解(掌握)汽车燃料、润滑材料和工作液的基本知识,掌握选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3)了解(掌握)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基础知识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4)培养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3•课程内容4.教学实施建议(1)理论授课教室内除配置黑板、挂图、模型和典型油品等传统教具外,还应配置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汽车材料相关内容。

(3)本课程的内容多而广,教学中可根据专业特点对内容进行选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钢铁材料、润滑材料、工作液等模块设置实验或实训。

(四)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1•课程性质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初步形成分析电工电子电路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汽车电气设备原理、进行电路分析和故障诊断奠定基础。

2课程目标(1)掌握各基本物理量的定义、符号、单位和基本公式。

(2)掌握各种定律的内容,成立条件和相关量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交、直流电路的组成、特性和基础分析的方法。

(4)了解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结构、主要参数和选用方法。

(5)能正常使用电工工具和设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掌握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掌握分析数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7)掌握识读汽车电路图的方法。

3课程内容(1)理论授课教室内除配置黑板、挂图、模型等必备传统教具外,还应配置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

此外,应至少配置电工实训一间。

(2)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建议设置识读色环电阻器,万能表、示波器的使用,二极管的检测,直流调光电路的制作和调试等实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例如利用汽车电气设备中的典型应用实例来导入课程或巩固所学知识。

(4)对一些偏难内容可根据学生层次不同,进行适当取舍。

(五)钳工实习教学大纲1. 课程性质钳工实习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本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必备的钳工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其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安全意识,为今后学习汽车专业拆装与维修技术以及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课程目标(5)掌握钳工的主要工作内容、检测标准和方法。

(6)掌握常用工具、量具和刃具的使用方法。

(7)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能按图样制作一般的零件。

(8)掌握连接件的拆卸等汽修典型钳工操作(9)熟悉钳工加工中的安全文明生产知识。

10)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7)能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钳工作业和汽车修理中的钳工作业3课程内容4.教学实施建议(1)实训场地应配备砂轮机、钻床、手电钻等设备,按学生人数40 人计算,钳工桌12张,砂轮机不少于2台,钻床不少于2台。

(2)通过钳工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后续专业实训教学奠定基础。

(3)连接件的拆装是本专业的典型钳工操作,教学中要通过反复多次练习使学生掌握本项技能。

(六)汽车文化教学大纲1. 课程性质汽车文化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适合作为专业入门导学课程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热爱汽车,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汽车的鉴赏能力,促进职业意识形成,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

2. 课程目标(1)了解汽车的发展史、世界汽车工业概况、汽车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2)了解著名汽车企业及企业家的创业与发展。

(3)了解汽车运动和著名发展。

(4)能够欣赏汽车车标、汽车外形与色彩。

(5)了解汽车品牌与车型文化,初步具有理解汽车品牌文化的能力(6)能认识汽车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3.课程内容4.教学实施建议(1)理论授课教室内除配置黑板、挂图、模型等必要传统教具外,还应配置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2)课堂教学以授课为主,设置若干综合性任务(例如汽车品牌介绍、汽车知识比赛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进行展示,使学生加强理解,提高学习兴趣、(3)本课程作为汽车维修专业的导学课程,提高学生对汽车的兴趣至关重要,应重点介绍汽车赛事、品牌车标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七)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1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汽车发动机基本构造、维护和维修方面的系统知识,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拆装。

常规维护和修理技能,为今后从事维修工作、适应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程目标(1)掌握典型汽车发动机总成及零部件的作用、构造、工作原理,以及相互间的连接关系。

(2)掌握汽车发动机主要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

(3)掌握汽车发动机主要总成、零件的损伤检验方法、修理工艺和调整方法。

(4)熟悉汽车发动机主要总成的装配、调整及修复后的测试方法。

(5)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