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篇一: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1】txt>1.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

(2008年4月)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评析】答案为c。

此题意在考查教育心理在西方发展的历程。

四-f时期分别对应的年代需要熟练掌握。

2.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 )。

(2008年4月)a.廖世承b.房宗岳c.潘菽d.陆志伟【评析】答案为a。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陆志伟翻译出版了桑破弃的《教育心理晕概论》。

同步训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问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工具b.教学环境c.教学设施d.教学媒体4.60年代初,( )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布鲁纳b.桑代克c.皮亚杰d.廖世承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6.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 )年。

a.1879b.1897c.1789d.17988.( )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9.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 )。

a.测验法b.问卷法c.观察法d.谈话法10.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 )。

a.观察法b.谈话法c.实验法d.问卷法二、多项选择题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如何学b.如何教c.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d.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e.如何管理学生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 )。

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d.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疾病e.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4.学生这一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

a.群体差异b.年龄差异c.性别差异d.学习方式差异e.个体差异5.心理学研究的具体任务包括( )。

a.描述和测量b.解释和说明c.预测和控制d.探索和发现三、填空题1.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 ______ 、_______。

2.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_______环境两部分,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等。

3.布鲁纳在1994年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社会文化研究。

4.______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5.教育心理学是_____心理学中的一种。

四、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2.学习过程3.自然实验法4.教学过程五、简答题简述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地位。

六、论述题试述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略。

2.b[解析]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中可看出该研究方法为观察法。

3.d[解析]教学媒体是教学中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4.a[解析]成熟时期西方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5.c[解析]教学环境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学生认知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6.a[解析]在成熟时期,人本主义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8.b[解析]四方面有各自的研究范畴,主动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过程;反恩性研究是研究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合作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学与教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社会文化研究是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

9.a[解析]测验法是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

10.c[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1.abcde[解析]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主要包括五种要素,分别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2.abc[解析]略。

3.abce[解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中主要体现为帮助教师了解问题、预测干预学生,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和为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方向。

4.ae[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它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即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属于群体差异,而学习方式的差异属于个体差异。

5.abc[解析]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质和规律。

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

三、填空题1.教材课程2.社会3.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4.评价/反思过程5.应用四、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我们通常所说的是狭义的教育心理学,它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自然实验法:就是在自然的情况下即教育情境下创设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4.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五、简答题[答案要点]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这是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六、论述题[答案要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蜿蜒曲折的过程,从最初的被附庸于普通心理学或被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l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这一时期特点:著作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等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这一时期的特点:出版书目的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内容大多取自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各科心理学。

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可以说,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

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的研究。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随着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加之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的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及其条件也研究得越来越深入细致,教育心理研究越来越注重为教学实践服务,发展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模式。

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

此外,8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章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典型真题评析: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ll~15岁的儿童思维已超越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 )。

(2008年4月)a.感知运动阶段【篇二:2015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第十二章】】【第十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2.()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a.知识b.应用c.评价目标d.综合目标3.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两个等级b.五个等级c.三个等级d.四个等级4.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5.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b.教学媒体c.教师的爱好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6.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 )。

a.指导法c.发现法d.接受法7.反应指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这类目标类似于通常所说的( ),强调对特殊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a.接受b.兴趣c.态度d.欣赏8.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a.教师的主导教学b.独立完成作业c.家庭作业d.个别课堂练习9.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