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内科讲课ppt课件

心内科讲课ppt课件

2
临时起搏器护理
适应症:
①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希氏束内或希氏束以下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双束 支阻滞,合并血液动力学障碍者。 ②药物中毒致暂时性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用药物治疗无效者。 ③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引起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 ④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 ⑤在转复心律、冠状动脉造影、心室造影、心脏手术和安置永久性起搏 器期间作保护性起搏,防止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

EKG检查

1.起搏器心律+窦性心律

2. Ⅱ、Ⅲ、avF可见病 理性Q波,ST-T无明显 增高。
3.V4、V5、V6可见STT压低。

2008-6-4 血气分析提示

酸碱度 7.47 氧饱和度 97.6% 氧分压 94.1mmHg(80-100mmHg)

心肌肌钙蛋白 8.3ug/ml 正常范围0.00-0.04ug/ml



6.9 停力月西、芬太尼 患者时有烦躁不安,同时间断 有自主呼吸,双肺无明显干湿啰音,给予醒脑静营养 脑细胞。 6.10 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直径2mm,对光反射存在, 痰鸣音明显,气管插管吸出物痰培养提示:对多种药 物耐药性。呼吸科会诊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调呼 吸机参数为频率10次/分,FiO 50%。 12:30pm拔气管插管,改鼻导管给氧,SpO2维持在 98-100%。

以平卧位或半坐卧位为宜,不宜侧卧,防止因 体位改变使导管偏移,导致气道密闭不严,使 通气量不足。

眼睑不能闭合者可涂红霉素眼膏或盖凡士林纱 布保护角膜

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并进行被动功能锻炼,以 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预防静脉血栓; 加强皮肤护理(必要时褥疮贴保护)。
管道护理


起搏器功能失调的主要原因: A导管电极与脉冲发生器连接不紧。 B电源不足。 C电极导管脱位。 D起搏阈值升高。 E感知失灵。
感知部位在心室
VVI(R波抑制型)
术后护理:防止导管电极脱位致起搏失效

嘱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减少翻动。


对咳嗽、呕吐患者及早相应处理。
禁忌牵拉起搏导管。 体外脉冲发生器应固定在床上或患者身上,以防滑脱或牵 拉导致脱位,每天应检查接头连接处,确保安全起搏。 平卧位,右侧髋关节制动,避免髋关节屈伸,以免电极脱 出起搏失灵
初步诊断

1.CHD 2.HBP3级,极高危症

诊疗计划

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 起搏器治疗 药物治疗
潮气量450ml 氧浓度70% 呼吸频率20次/分 PEEP:2cmH2O 距门齿距离7cm
频率78次/分 模式:VVI 起搏能量8v 感知(trriger)2.0mv
诊疗计划 法安明
欣康
术前护理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确保起搏器功能正常
皮肤准备(右腹股沟部位)
其他准备
术中护理:
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建立静脉通路
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
术后护理:

严密心电监护 防止导管电极脱位致起搏失效 避免安置起搏器后感染


术后护理:严密心电监护
经常巡视,察看电极连接情况及临时起搏 器放置位置是否妥当。 随时注意起搏效能。必要时可行心电图检 查。 注意起搏和感知功能是否正常(通常大于 自身心率10次以上)
保证胃管固定妥当 保持尿管引流通畅,2/d行膀胱冲洗 静脉置管的护理 保持静脉通道畅通,保证营养及电解质的补充,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观察心率、血压变化。呼吸机通气过度可导致 血压下降,此时可适当将呼吸机参数下调,或 使用升压药物(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
机械通气的护理



保持气道通畅。1~2 h吸痰1次,以免时间过长使痰液结痂造成 堵塞。若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20 ml加庆大 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每次吸痰前自导管外口滴入2~5 ml, 以稀释痰液并刺激患者呛咳反射,以利痰被吸出。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吸痰深度以吸痰管到达导管内口为宜,过深易损伤气 管粘膜,过浅而达不到吸痰目的。 导管全长32 cm,插管深度22~26 cm,导管外露长度6~10 cm。 若导管外露过长提示导管脱出。 呼吸机的监护。保持呼吸机各管道通畅,注意观察通气量及气道 压力显示,若通气量下降,表示气道密闭不严,应调整体位;若 气道压力上升,提示有痰液堵塞气道,应立即吸痰。注意保持湿 化器中蒸馏水量,并及时清理呼吸机管道中的积水。
心内科讲课
病史报告 实验检查 临床表现 诊断及治疗 护理
病史汇报


23床 万移建 男 51岁 2008年5月29日晚上10点,在食堂进食时突发胸闷、胸 痛,且向背部放射,呈持续状态,伴头晕、乏力,全 身出冷汗及恶心、呕吐,无昏迷、抽搐。立即于当地 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Ⅲ°AVB”, 予抗凝及临时起搏器植入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有 所缓解。三天前上述症状又有加重并伴呼吸困难、气 促,血氧饱和度下降,且伴意识障碍,予以气管插管 后,为求进一步治疗,于6月4日下午转我院就诊。 门诊以“AMI”收治。
入院评估


生命体征: T 37℃ P 74bpm R 18次∕分 Bp 106/67mmHg 神志不清,呈昏迷状,双侧瞳孔 直径约 1· 5mm,对光反射迟钝。 双肺听诊无异常,二尖瓣部未见明显搏动,心 界不大。
病史

自起病以来,呈躁动不安状,禁食,大小便失禁 HBP十余年,最高达180mmHg以上

抗凝 扩管 利欧,凯舒特 抗炎 醒脑静、冰 帽等 护脑 对症支持治疗
护理

基础护理 呼吸机护理


临时起搏器护理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基础护理 源自体位 眼部护理 口腔护理(2/d,预防霉菌感染) 皮肤护理 各种管道护理(胃管 导尿管 留置针 右股静脉置管 心电监护 神志 瞳孔观察(防止发生肺性脑病) 保护性约束



血生化:ALT 79u/l LDH 556u/l 尿常规:RBC(3+) 尿蛋白(+﹣) 尿葡萄糖(1+) 尿胆红素(1+ ) 血凝: 凝血酶原t:12.1s 纤维蛋白原:6.07g/l
临床表现

胸闷、胸痛,且向背部放射,呈持续状态 头晕、乏力,全身出冷汗 恶心、呕吐 伴有加重性呼吸困难、气促 意识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