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光影艺术在剧情片中的运用和体现——以原创剧情片《陌生人》为例

浅析光影艺术在剧情片中的运用和体现——以原创剧情片《陌生人》为例

浅析光影艺术在剧情片中的运用和体现——以原创剧情片
《陌生人》为例
范超辉; 陈凯月; 张雅妮; 王诗霁
【期刊名称】《《西部广播电视》》
【年(卷),期】2019(000)020
【总页数】2页(P107-108)
【关键词】光影; 艺术; 剧情片; 创作
【作者】范超辉; 陈凯月; 张雅妮; 王诗霁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在一部影视作品中,灯光是空气,也是锦上之花。

灯光既包括对自然光的把控及人工光源的合理运用,也包括对场景的灯光设计,对人物的造型、场景的构成、气氛的营造以及影片的基调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灯光的设计需要在实践中体现,在实际拍摄过程中,配合导演、摄影师、化妆师等,并根据场景、人物、剧情等发展变化,及时修正光影设计,本文以短片《陌生人》为例,分析其在创作过程中光影的设计及呈现效果。

1 运用灯光的种类
一般来说,电影电视片的拍摄大多是在三种环境里进行的:摄影棚或演播室,实景和外景。

这三种环境的光线条件不同,光线处理方法也不相同[1]。

大部分影视作
品通常情况下会结合这三种环境进行设计,在《陌生人》中灯光的设计主要运用在室内,具体用到以下灯具。

钨丝灯:一般达到200W,有敞开式或菲涅耳两种类。

有调光按钮,操作便利,可以模拟日光。

LED:LED灯光在剧组越来越常见,在学校大多数也都是LED的灯光设备。

有的可以用电池,没有电源束缚,相比其他的灯效率更高、环境更友好、功耗更低。

荧光灯:荧光灯比白炽灯效率更高,一般用于在室内,照明比较柔和。

HMI:其功率是白炽灯的四倍,高输出、高效率、高色温,但是温度更高,容易发生危险。

在《陌生人》中,选择了两个LED电池灯板,一个白炽灯,一个钨丝灯。

该微电影中,需要的灯光种类有日光、夜里的补光、走廊的光束、室外以及火车上对自然光的处理、畸形心理灯光等烘托氛围的灯光。

2 场景灯光设计
根据剧情片的情节设置,主要的灯光设计出现在室内,但是室内与空间也属于环境的一部分,环境的意义在于人的介入,在于与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不同的关系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环境[2]。

对于剧情片来说,有恐怖的环境,有诗意的环境,根据剧情的需要,精心布置场景的环境效果,配合剧情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因此也印证了剧情片人物和环境要素的重要性,而在灯光设计上要配合场景环境,刻画人物的性格特性,利用灯光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在原创微电影《陌生人》中有一个场景光线设计如下。

2.1 走廊灯光
环境和氛围:酒店走廊灯光布局为每隔一米左右就有一个小灯泡悬挂头顶,还有两个足够照亮走廊的主光源。

设计目的和预期效果:想要拍出神秘的氛围。

灯光设计:留下悬挂头顶的灯光源,选取钨丝灯,调节色温到与原光源较为接近的色温值,加强灯光强度,形成光束,营造出从黑暗走进光束、走出光束的画面感。

2.2 作家在夜里赶稿场景的光线
环境和氛围:作家位于酒店房间内的角落,靠近酒店窗户,此时,房间内灯光较暗,作家此时心境浮躁,没有思路,坐在电脑面前若有所思地观察周围的动静,作家面前有一个电脑显示屏的微弱光源和黄色色调的台灯,以及酒店房间内较暗的壁灯。

人物光线设计:将电脑屏幕亮度调至最大,使人物面部有较强的屏幕亮度变化,用面部灯光的变化来营造艺术效果,在人物背后用LED平板灯补一个背光,将任务
与环境区别开来,使画面具有较强的层次感,合理控制亮度、色彩、距离和照明的角度,切忌喧宾夺主。

人物面光使用黑棋进行合理遮挡,减少过分的光色渲染,以免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光线周围背景环境的光线布置、安排设计一定要以保证突出主体为前提。

人物布光呈现效果:利用酒店房间电脑桌上的台灯作主光源提亮人物面光,由于台灯加罩,水平光线较强,垂直光线稍弱,人物面部光线稍弱;同时,作家电脑屏幕的亮度,可为作家面部补光,整体面部布光较均匀。

作家整体布光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作家人物光效
2.3 作家自我想象时灯光的色彩处理
2.3.1 酒店走廊人物对话场景的光线设计
环境和氛围:穿着性感的洗脚妹在酒店门口企图“勾引”作家的片段,让人浮想联翩,思想比较畸形,心境充满欲望和轻浮,门口的灯光布局主要以走廊微弱的灯光以及房间内距离入口半米处顶部的光源,人工光源+暖色调浅红色色纸,营造出一种暧昧的光线效果。

灯光设计:作家面光处理,将酒店房间入口内头部的顶光用柔光布进行削弱,在与
地面角度为70°处布置一个LED灯,使作家面部形成阴阳脸。

在单色光源中通过LED和色纸的运用给环境增加红色光线效果,营造一个让人不安并充满诱惑的环
境效果,从侧面反映女主角的职业,同时给作家一个想象的空间,红色光线不能全部打给环境,要适当在面部和裙尾处给以修饰。

人物布光呈现效果:给作家营造阴阳脸的画面效果来突显作家两面性的思想,与故事情节相互照应,营造暧昧轻浮的氛围,可以扰乱作家的判断力,同时剧中的女主角在作家心里留下一个不良少女的印象,暗示作家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别人的刻薄心理,且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光明的一面,却把自己的另一面隐藏在黑暗之中,同时也衬托“洗脚妹”的轻浮与妩媚。

两人对话场景的光影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两人对话场景光效
2.3.2 作家偷窥女主角这一场景的光线整体设计
环境和氛围:作家“潜入”女主角的房间内进行自我幻想的画面中,“偷窥”女主角与经纪人进行的肮脏交易,展现人物欲望。

设计目的和预期效果:通过红色的暧昧光线来展现作家想象的羞耻画面,使作家处于黑暗之中,侧面突出作家内心的偷窥欲望和猥琐心理,因此给室内增加大量的红色光,该场景中的红色光要区别于前面场景红光的使用,要更热烈。

灯光设计:通过白炽灯和玻璃纸的运用给环境增加红色光线效果,充分结合白炽灯的亮度优势,弥补玻璃纸对光线亮度造成的削弱影响,进门处的镜头灯光由地面45°角处打向门楣,第二个镜头调整角度直接打到床上,利用黑棋和玻璃纸位置的设计,使床上的色彩一半为黄色一半为红色,使灯光更有层次感,让即将发生的事显得更加隐晦。

作家位于门口灯光死角处躲藏,稍稍探出身,面部有些许光源,以此营造作家自我想象时的猥琐。

3 问题及解决方案
3.1 空间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实际拍摄时,因酒店的场景空间等问题导致多处光源无法达到预期设计效果,因此,在拍摄现场根据所有灯具作出相应的替代光源的变化性调整就很重要。

例如,室内打光时由于房间内空间较小,灯架占地面积大,从而造成人物背后的光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可根据前期灯光设计,将人物背光的光源更改为便携式LED,通过调整灯光的档位,结合现实空间环境进行背光拟造。

3.2 光影层次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后期调整的重要性
影视剧创作中,光线形成的调子与光的衔接直接影响到艺术表现力[3]。

光影层次感直接影响画面景深感,艺术的画面必然离不开灯光的使用,结合光影层次的变化体现影片内涵,在作家“潜入”女主角的房间内进行自我幻想的画面中,灯光设计为多层次的明暗对比设计,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同样是因为场地原因无法架灯导致预设效果不明显,后期调色时可通过达芬奇三级调色法压低画面色彩变化并给作家面部局部加亮,一方面反映作家当时想窥探别人隐私的欲望;另一方面揭示了作家内心的不光彩的一面,局部给该场景增加红光,从而达到多层次、多色彩和多角度的画面效果。

4 结语
光与影的世界,是思想的交替,是冷与暖的交替,是爱与恨的交替,是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美丽,一切美的交替。

有了光与影的变幻,才有了大千世界的魅力与梦幻,但在这光影世界变幻无穷的背后,对灯光的设计需要不断去实践,如许东亮在《光的表达》中所述:与建筑设计一样,照明设计的作品从构思到实现还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为光需要以建筑或环境为载体表现出来[4],对于影视作品用光来说亦是如此。

在短片拍摄的过程中,根据前期不同场景的光线设计,探索剧情片中光线在营造环境、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让剧中人物在光线作用下找到灵魂的释放,让灯光师在思维的碰撞中找到灵感的来源,让观众感受光影世界的
魅力,结合影视各个方面的要素进行艺术创作,以光造影实现多空间表达,有助于影视片的艺术效果达到新的高度和层次。

【相关文献】
[1]刘永泗,刘莘莘.影视光线创作[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吴亚生.展示空间设计基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3]刘永泗.影视光线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4]许东亮.光的表达[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