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1 钠的重要化合物1说课稿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1 钠的重要化合物1说课稿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1钠的重要化合物1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铁和铁的重要化合物》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教材的高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包括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两个部分。

首先,从本章的内容来说,本章是学习元素知识的开始,是从理论知识到元素知识的过渡,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知识的材料,对后面非金属元素知识的学习又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另外,再从这一章的内容来说,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几种典型金属的单质和化合物。

其中这几种典型的金属主要是活泼金属:钠,较活泼的两性金属:铝,较活泼的常见金属:铁,不活泼的金属:铜。

本章通过横向对比的方法进行安排,使得这些知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突出各自的特性。

学生情况分析:首先,在知识上,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一些金属的知识,具有鉴别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能力,在本教材的第二章又学习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书写一般离子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的能力。

再者,刚刚学习了钠和铝两种金属化合物,学生具备了能够判断铁的化合物的一些通性的能力。

其次,高一的学生思维正在渐渐趋向理性,对新知识都有很强的好奇心,精力旺盛,接受力强,思维敏捷,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Fe(OH)
2的制备实验操作的关键
亚铁盐和铁盐的鉴别和相互转化
难点:二价铁的还原性。

三、说教法
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体现了课改以学生为主的精神。

基于新课标的特点,我将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归纳法:其中主要包括图片展示和演示实验,在介绍铁的氧化物的颜色、状态时,我会展示铁的三种氧化物的图片,通过这三张图片让学生总结出铁的氧化物的颜色及状态。

再如在讲解铁的氢氧化物的时候,我用了两个演示实验,即Fe(OH)
2和Fe(OH)
3的制备。

利用图片和演示实验等手段进行直观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掌握。

2、对比参照法:
本节课将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Fe(OH)
2和Fe(OH)
3的制备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互相对比参照,让学生增加对自己的信心,也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熟练的掌握本节的知识。

四、说学法
在学法方面,为了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将主要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首先,学生主要采用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温习前面钠、铝化合物相互间的转化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到金属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相比之下,突出铁的化合物中铁元素一般显+2和+3两个化合价,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获得新知识。

其次,,学生还会主要采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之时,我将会展示三张含铁的建筑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紧接着引出工业炼铁,再引出炼铁原料赤铁矿。

通过介绍赤铁矿是铁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走进今天的课堂。

2、直观归纳、获得新知
引入新课之后,指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O
23,是铁的一种重要氧化物,铁还有FeO、Fe
3O
4两种重要化合物,从而引出铁的氧化物。

接下来,通过展示铁的氧化物的图片,生活中的常识以及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自己归纳出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

对比分析三种氧化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如在颜色上,FeO、Fe
3O
4是黑色的Fe
2O
3却是xx的。

状态xxFeO和Fe
2O
3是粉末,而Fe
3O
4是晶体。

主要区分三种氧化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解除疑点,让学生牢固的掌握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

接下来过渡到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即与酸反应,学生通过回忆Na
2O、Al
2O
3与酸的反应,比较得出FeO和Fe
2O
3与酸的反应,但FeO与酸的反应又有不同,FeO与酸反应要根据酸是否具有氧化性来判断反应的产物。

通过对比突出教学重点:二价铁的不稳定性。

3、实验辅助、深化问题
通过“如果向铁的氧化物与酸的反应产物里加入碱,则会生成那些物质”这个问题过渡到铁的氢氧化物。

紧接着进行Fe(OH)
2和Fe(OH)
3的制备两个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引学生仔细观察每一步的现象,指出注意的地方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

从而达到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步步的打好实验基础的目的。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铁的氢氧化物知识的印象。

4、xx互动、突破难点
对实验二中“白色的絮状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的沉淀,最终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这个现象进行仔细分析,突出实验颜色的变化,分析出现这些颜色的原因。

得出实验的本质:4Fe(OH)
2+O
2+2H
20=4Fe(OH)
3,一步步突破难点。

加深学生对难点:二价铁的还原性的印象。

突破难点之后,学生再归纳得出铁的氢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Fe(OH)
3的不稳定性。

5、知识回顾、布置作业
介绍到这里,这节课的内容就将接近尾声,接下来是对本节课的知识回顾,概括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指出重点的掌握内容。

回顾之后,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我布置了如下两道课后题,其中,第一道题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第二道题是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五、板书设计
首先将课名“第三节铁的重要的化合物”板书在黑板中上方,再将黑板平均分为三板。

第一板内容:在板书设计这一环节上,我将采用以下布局再现整节内容:
一、铁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色态、俗称、水溶性、化合价、用途
2、化学性质(与酸反应)
⑴、FeO与酸反应:FeO+2H+=Fe2++H
2O(注意)
⑵、Fe2O3与酸反应:Fe
2O
3+6H+=2Fe3++3H
2O
第二板内容:
1、实验原理:⑴、Fe3++3OHˉ=Fe(OH)
3↓(红褐色)
二、铁的氢氧化物
⑵、Fe2++2OHˉ=Fe(OH)
2↓(白色絮状)
2、Fe(OH)
2的转化
4Fe(OH)
2+O
2+2H
20=4Fe(OH)
3
第三板内容:
3、化学性质(与酸反应)⑴、Fe(OH) 2+2H+=Fe2++2H
2O
⑵、Fe(OH)
3+3H+=Fe3++3H
2O
4、Fe(OH)
3不稳定性
2Fe(OH)
3Fe
2O
3+3H
2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