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第一章全解讲课稿
(2)绘制圆的中心线时,圆心应为线段的交点。点画线和双点 画线的首末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短画。
正确
错误
错误
(3)较小图形上绘制点画线或双实线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
(4)当虚线处于粗实线的延长线时,虚实线应有间隔。
(5)两虚线或虚实线相交,应交在线段上。
(6)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不应小于粗实线的两倍宽度。最小
缩小比例
1:2 1:5 1:10 1:1×10n 1:2×10n 1: 5×10n
绘图比例(2)
种类 放大比例
比例 2. 5:1 4:1 2. 5×10n:1 4×10n:1
1:1. 5 1:2. 5 1:3 1:4 1:6
缩小比例
1:1. 5×10n 1: 2. 5×10n 1: 3×10n
1: 4×10n 1:6×10n
13
注:n 均为正整数
1.3 字体(GB/T 14691-1993)
图样中的字体书写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 均匀、排列整齐。
字体高度(用h表示,单位为mm)的公称尺寸8系列为1.8 、2.5、3.5、5、7、10、14、20,字体高度通常按 2比率 递增
1.3.1 汉字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并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行的《汉 字简化方案》中规定的简化字。汉字的高度h不应小于 3.5 mm,其字宽一般为 h/ 2 。
e
20
10
c
10
5
a
25
6
1.1.2 图框格式
1、 图纸可以横放或竖放。 2、无论图纸是否装订,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3、格式分为留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 4、同一产品图样只能采用一种图框格式。
B
纸边界线
图框线
周边 标题栏
7
L
e
e
L
B
e
e
e
e
e
标题栏
L (a) 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a) X型 (b) Y型
平面图形 (二维)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读图 空间形体 画图 (三维)
1.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运用;
2.培养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3.培养空间想象及空间几何分析能力;
3
三、学习方法
1.掌握相关基本概念很基本知识,按照正确 方法和步骤作图; 2.建立平面图形和空间形体间的对应关系; 3.多看、多想、多画; 4.养成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作风。
距离不小于0.7mm.
19
A
C
A:虚线直接在实线延 长线上相接时,虚线
应留空间。
B:虚线与实线相交, 不应留空间。
B
C:两虚线相交,应交
在线段上。
错误画法
20
1.5 尺寸注法(GB/T4458.4-
尺寸线
视图和剖 视分界线
移出剖面 轮廓线
剖面线
断裂边界线
重合剖面 轮廓线
辅助用相邻部 分的轮廓线
各种图线应用示例 17
1.4.2 图线宽度
所有线型的图线宽度(d)应按图样的类型和尺寸大小在下
列九种数系中选择:0.13 mm,0.18 mm,0.25 mm, 0.35 mm,0.5 mm, 0.7 mm,1.0 mm,1.4 mm,2 mm。
平面图形 读图 空间形体 (二维) 画图 (三维)
4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 国家制图标准简介 §2 平面图形的分析和尺寸标注
5
§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
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
1.1.1 图纸幅面
幅面代号 A0 A1 A2 A3 A4
B×L 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210×297
e
标题栏 B (b)
8
B c
c L
c
a
a c
c
c
标题栏
L
(a) 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a)X型(横) (b)Y型(竖)
标题栏 B (b)
9
1.1.3 标题栏
图纸必须画有标题栏。标题栏一般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其格式与尺寸按国标GB10609.1-1989的规定。看图
方向与看标题栏的方向一致。
15
15
8
工程制图.第一章全解
一、课程的性质
学习运用正投影法的理论在平面上解决空间 几何问题的方法。
工程图样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本课程是一门既有投影理论,又与实践相联 系的技术基础课。
2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对一般工程图样的 绘制和阅读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和 未来从事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4
1.3.2 数字和字母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注意全图统一。斜体字字 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75°。
15
1.4 图线(GB/T4457-2002)
1.4.1 图线型式及应用
图线名称 实线
虚线
点画线 双点画线 基本线 型变形
基本线型和名称
细实线 粗实线
细虚线 粗虚线
细点画线 粗点画线
细双点画线 波浪线 双折线
(名
制图 审核
15
称)
材料 数量
(日期) (日期) (单 位)
25
25
40 140
简化标题栏
比例 共张第张
(代 号)
35
10
1.2 比例(GB/T 14690-1993)
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之间的线性尺寸之比。
图样比例分为原值比例、放大比例、缩小比例三种。 注意:
1、不论采用何种比例绘图,尺寸数值均按原值注出。 2、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尽量采用同一比例。 如不同,应在视图名称下方或右侧标注。(图1-6)
11
1:2
1:1
2:1
12
国家标准(GB/T 14690-1993)《技术制图比例》对比例的 选用作了规定。绘图时,首先应由表绘图比例(1)的系列中选 取的比例;必要时,也允许选取表绘图比例(2)中的比例。
绘图比例(1)
种类
比例
原值比例 放大比例
1:1 2:1 5:1 1×10n:1 2×10n:1 5×10n:1
图线宽度 细
粗 细
主要用途
尺寸线、尺寸界线、指引线、剖面 线等 可见轮廓线
不可见轮廓线
粗
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
细
对称中心线、轴线
粗
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
细
假想轮廓线、极限位置轮廓线
细
断裂边界线、视图与剖视分界线
细
断裂处的分界线
16
尺寸界限 极限位置轮廓线 不可见轮廓线 可见轮廓线 轴线对称中心线
图线分粗细两种。制图中一般常用的粗实线宽度d为0.71mm,细线的宽度约为d/2;在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
度1.应4保.3持图一线致的。构成
线素
线型
长度
点 点画线、双点画线
≤0.5d
短间隔 虚线、点画线、双点画线 3d
短画 虚线
12d
长画 点画线、双点画线
24d 18
1.4.4 图线的画法
(1)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虚线、点画线、 和双点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各自大致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