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经济学2
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安全经济关系。四层含义:安全分工协作关系:公正方-政府,雇佣方-企业(业主,强势方)与被雇佣方-工人(弱势方)的相互作用关系;安全经济利益关系;安全经济数量关系;安全经济效益关系:安全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安全经济学的任务:1揭示安全经济的产生、确立和发展的条件,阐明安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安全事业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2阐明安全经济关系的内容和性质,揭示安全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外部矛盾,提供正确处理经济矛盾的原理、原则,以促进安全事业的发展。3揭示与安全经济关系相联系的各种因素,并确定各种因素与安全经济发展的数量关系,为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供最佳模式和最有效的方法。4科学地规定安全经济效益及安全效益的含义,揭示影响安全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指明提高安全经济效益的途径。
安全功能评价方法分类:相对值法;绝对值法确定评价尺度、确定价值低的功能区域)。评价步骤:备好功能系统图、备好已经下过定义的项目明细表、根据功能系统图和项目明细表绘制功能成本表
六、安全投资理论与技术
安全投资的来源:在工程项目预算中安排;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各行各业或部门的需要给企业项目管理的办法下拨安全技术专项措施费;企业按年度提取的安全技术措施经费;作为企业生产性费用的投入,支付从事安全或劳动保护活动的需要;企业从利润留成或福利费中提取的保健、职业工伤保险费用。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财政部以财建[2006]369号文件发布,于2006年8月1日起实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5年12月14日印发,于2006年1月1日实施。
影响安全投资的因素分析:安全生产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阶段及经济周期的影响;影响安全投资的社会背景因素;确定安全投资合理比例的依据和原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是确定安全投资量是否合理的基本原则)。安全投资的合理比例的确定方法:系统预推法、历史比较法、国际比较法。
著作:中国地质大学-罗云-《安全经济学导论》;宋大成-《企业安全经济学(损失篇)》;西安科技大学-田水承-《现代安全经济理论与实务》。
安全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安全的经济形式和条件,通过对人类安全活动的合理组织、控制和调整,达到人、技术、环境的最佳安全效益的科学。包括一下内涵:1安全经济学研究的是安全人经济形式和条件,即通过理论研究和分析,揭示和阐明安全利益、安全投资、安全效益的表达形式和实现条件;2安全经济学的目的是实现人、技术、环境的最佳安全效益;3安全经济学是通过控制和调整人类安全活动实现的。
五、安全价值工程方法
安全价值(V)=安全功能(F)/安全投入(C)。
安全价值工程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包含内容:着眼于降低安全寿命投资;以安全功能分析为核心;充分、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依靠群众、集体的智慧和组织的活动。安全价值活动四个基本点:经济观点、系统观点、长远的观点、动态观点。
国外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海因里希、美国西蒙兹、日本野狗三郎、国际劳工局安德列奥尼。
我国经济损失计算方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 6721—1986)将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分为直接/间接经济损失。1.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善后处理费用、财产损失价值。2.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其他损失费用。理论计算方法:事故总损失L=事故经济损失+事故非经济损失=直经A+间经B+直非经C+间非经D。功效影响损失=影响时间(日)×工作效率(产值/日)×影响系数。声誉损失=原有的销售价值×事故影响系数。
《工伤保险条例》于2004年1月1日施行。
七、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
事故损失分类:按损失与事故关系:直接/间接损失;按损失的经济特征:经济/非经济损失按损失与事故的关系和经济的特征进行综合分类:直接/间接+经济/非经济+损失;按损失的承担着:个人/企业/国家损失;按损失的时间特性:当时/事后/未来损失;按损失状态:固定/可变损失
四、安全经济统计
在安全生产领域事故指标是指描述事故发生状态或水平的参数或单位。安全生产指标体系是描述安全生产状况的客观量的综合体系。大致分为事故发生状况指标和事故预防指标。安全生产指数是在一般指数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揭示安全生产(事故)特性综合性规律的需要,设计出的反映企业、行为或地方安全生产(事故)状况的一种综合性定量指标。纵向-同比指数,横向-综合指数,事故当量指数。
安全经济效益指标的数学模型:1.安全投入指标(安全技术人员配备率、安全投资合格率、国民生产总值安全措投资指数、安全投资增长率、安措投资增长率、人均安全措施费、人均劳动防护用品费、人均职业病诊治费、万元产值安全成本含量、安全资金投入、安全劳动量投入)2.安全效率指标(隐患整改率、伤亡达标率、环境污染达标率、损失直间比)3.安全产出指标(安全生产投入产出比、安全投入效果系数)4.安全效益指标(安全经济贡献率、事故伤亡减少率、事故损失降低率、安全成本下降率、安全项目投资回收期、安全项目投资收益率)。
安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逆向思维、对比分析、调查研究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机会成本法
安全经济的特点:系统性、预先性、决策性、边缘性、实用性。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安全活动的基本特性:1.避免事故或危害的有限性(两层含义:①、各种生产或社会活动过程中事故或危害事件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事故或危害事件具有突发性、偶然性,所以难以完全避免或根本杜绝;②、各种事故或危害事件的不良作用、后果及影响可以避免,但由于事故或危害的作用范围、危害程度以及事故属性等因素,所以难以完全避免或根本杜绝)2.安全的相对性(三个表现:①绝对安全状态是不存在的,系统的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②安全标准是相对于人的认识和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而言,抛开社会环境讨论安全是不现实的;③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对安全机理和运行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即安全对于人的认识而言具有相对性。)3.安全的极端性(三层含义:①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事故、危害)是一种“稀少事件”即发生概率非常小;②描述安全特征的两个参量—安全性与危害性具有互补关系,即:安全性=1-危害性。③客观上,安全资源(人力资本、物力资本、技术资本)是有限的,因而人们从事的安全活动,总是希望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效益。)
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学指标(伤亡事故的损失后果有两个重要表现形式:人员伤亡损失、经济损失)1.千人经济损失率RM=全年经济损失L(单位:万元)/企业在册职工人数N×1000‰;2.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RV=全年经济损失L/企业全年总产值PE×106;3.事故经济损失程度分级:一般、较大损失事故(1W≤x<10W)、重大、特大。
二、安全经济学概述
概念安全:具有特定功能或属性的实物,在外部因素及自身行为的相互作用下,足以保持其正常的、完好的状态,免遭非期望的损害的现象。安全的定量描述用“安全性”或“安全度”来反映,其值用≤1且≥0的数值来表达。安全成本:实现安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它是衡量安全活动消耗的重要尺度。安全成本包括实现某一安全功能所能支付的直接和间接的费用。安全投资:安全活动是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前提的。对安全活动所作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总和,成为安全投资。引入安全的概念,对安全效益的评价和安全经济决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全收益(产出):安全收益等于安全的产出。安全的实现不但能减少或避免伤亡和损失,而且能维护和保护生产力,促进经济生产的增值。安全收益具有潜在性、间接性、迟效性等特点。安全效益:安全收益与安全投入之比。它反映安全产出与安全投入的关系,是安全经济决策所依据的重要指标之一。
安全效益及利益规律:安全效益是指通过安全水平的实现,对国家、集体。个人所产生的效益。其实质是用尽量少的安全投资,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全社会的需要和人民要求的安全保障。安全效益分类1.按表现形式:直接/间接经济效益2.按性质:经济效益/非经济效益3.按层次:内部/外部经济效益。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安全效益=减损效益+增值效益+安全的社会效益(含政治效益)+安全的心理效益(情绪、心里等)。安全利益规律是指在实施安全对策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安全经济利益的关系。正是利益驱动的存在,在安全立法、安全检查、安全制度和安全文化不健全完善的背景下,市场由于急功近利、追求成本、节省的短期行为而采取在安全上的“偷工减料”,最终导致恶性事故。安全经济利益层次循环:负担期(投资无利期)—微利期—持续强力期—利益萎缩期—无利期(失效期)。
第八章
生命价值测定理论方法:人力资本法、生命绝对执法、减少危险法、支付意愿法(社会意愿法)、保险金额法、延长生命年法、直接赋值法、法庭赔偿法。
根据公式“价值V=功能F/费用C”,提高V的对策(按优先顺序):功能不变,成本下降;成本不变,功能提高;成本略有提高,功能有更大提高;功能不变,成本降低;功能降低,成本大幅下降
安全功能体系图:降低伤亡事故(生命安全、健康保险、家庭幸福、社会安定、国家进步);避免和减轻损失(避免损失、减少浪费、维护技术、提高工效、促进生产、发展经济);消除和减轻环境危害(保护环境、维护资源、保障生存)。
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分为事故发生/预防指标。事故预防指标3E:安全科技/管理/文化发展指标
事故指标体系。事故绝对指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重轻伤人数、损失工日数、经济损失量。相对:相对人员/
劳动量/产值/产量。
建立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
安全经济指标:绝对指标(1.投入方面—主动/被动投入2.后果及效果方面);相对指标。
火灾损失构成:火灾中人员伤亡所支出的费用;被火烧毁、烧损、烟熏和在灭火中破损的物质和财产的直接损失;停产和减产的损失;资源遭受破坏的损失;人员伤亡后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其他损失费用(如处理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