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课件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课件
➢ 累进收入税制
➢ 失业补偿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7
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由于时滞的存在,宏观经济政策要到实施后很久 才会起效,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能精确地预测将 来的经济情况。
为了提高对经济活动的预测能力,经济学家们想 了很多办法,如运用领先指标和大型经济模型等。
➢ 所谓领先指标就是一系列领先于经济活动的起伏 而波动的数据,领先指标的大幅升降有可能是经 济启动或降温的先兆。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11
以货币政策为例
P
AS1
E2
P1
AS0
E1
P0
E0
AD1
AD0
0
Y0
Y1
Y
图11.2 经济政策无效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12
卢卡斯认为,在经济活动中,每个家庭和每个厂 商都会有意识地收集一切与自己的经济活动有关 的信息并会对之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13
卢卡斯批判的重点
这种理论对凯恩斯主义者所主张的积极干预政策提 出了有力的批判。
凯恩斯理论完全将公众视为政策的被动接收者。而 卢卡斯认为,在经济活动中,每个家庭和每个厂商 都会有意识地收集一切与自己的经济活动有关的信 息并会对之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当人们了解了政 府的经济政策后,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9
11
10.5
10
9.5
9
8.5
8
7.5
7
6.5
1981
1982
实际失业率 预测失业率4
1983
预测失业率1 预测失业率5
1984
预测失业率2 预测失业率6
1985
预测失业率3
图11.1 预测宏失观业经济率学与第实十际一章失-宏业观率经比济政较
策和理论
10
三、卢卡斯批判
从凯恩斯学派看来,总供给曲线是僵化的,没有生
命力;而在卢卡斯眼中,总供给曲线是可变的,富
有生命力的,它会对政府的宏观政策做出反应,政
策制定者要了解和重视这种反应。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14
第二节 有规则和无规则
➢一、政策制定者的可信度 ➢二、时间不一致性 ➢三、货币政策规则 ➢四、财政政策规则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6
被动性政策的拥护者认为,由于时滞的存在,经 济稳定政策要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支持主动性政策的经济学家断言,这种现象的存 在并不意味着经济政策应完全采取被动姿态,尤 其是在经济严重滑坡之时。
然而,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财政制度本身有着 自动抵销经济波动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通过一 系列所谓“自动稳定器”发挥出来,如:
➢ 3、普通的政治机制根本无法将这些经济“庸医” 从真正称职的经济学家中剔除出去。
机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 政策制定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主要来源于政策制定 者的目标与公众福利的冲突。
➢ 大型经济模型是政府机构和一些企业通过计算机 设计并运行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通常由数量众 多的等式构成,其中每个等式都代表经济活动的 一个方面。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8
无论是领先指标还是数学模型,都不能完整、 精确地模拟实际经济的运行情况。
图11.1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衰退时期 的实际失业率和预测失业率进行了对比,从中 可以看到,预测的准确性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2、行动时滞
行动时滞,即从认清问题到实施政策之间所 需的时间。
就财政政策来说,其行动时滞尤其要长。各 国在制定财政政策时,一般都需要得到国会
或政府机构等权力机关的通过,因而财政政
策的实施通常伴随着冗长的审核和批复程序。 长达一两年以上的行动时滞是常有的事。
识别时滞和行动时滞加在一起,合称为内部 时滞(Inside lag),它是一国政府机构内部 形成一项经济政策所需的时间。
“理性预期”的核心思想是人们会根据经济情况 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方式,同时会积极 地收集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并加以有效的利用。 尽管有时也会发生“信息不充分”的情况或是在 对经济环境变动的反应中出错,但这些情况会得 到及时和有效的纠正,从而避免系统性错误的发 生。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3
1、识别时滞
当一国经济运行中出现问题时,这种问题 并不一定总能被及时地发现和识别。数据 的收集和分析、宏观经济指标变量的衡量 都非易事并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段用来 掌握充分信息,以获取当前经济形式判断 并识别经济运行中所出现问题的时间被称 为识别时滞。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4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5
3、生效时滞
外部时滞(Outside lag),又称生效时滞,指一 项政策从形成之后到其真正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之间所用的时间。
生效时滞更显著地揭示出货币政策的弱点。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传导发生作用,利率依次影 响投资及储蓄和最终产出。但很多公司的投资计 划往往是超前制定的,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货币政 策的变动要到六个月之后才会对经济活动发生影 响。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15
一、政策制定者的可信度
无规则情况下经济政策的滥用的原因: ➢政策制定者不称职 ➢机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
政策制定者不称职:
➢ 1、由于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力争夺,政治局势漂 泊不定,从而增加了经济政策制定的难度。
➢ 2、宏观经济运行本身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 而作为政治家的政策制定者通常并不具备足够的 经济知识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卢卡斯认为,传统的政策制定方法没有充分考虑 预期对经济政策的作用。预期在经济活动中的作 用是相当辩证的,因为预期会影响消费者、投资 者和其他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而人们的预期 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政府采用的经济政策。也 就是说,人们的预期会对经济政策的变动作出反 应,并对经济政策形成反作用,从而抵销经济政 策的效果。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1
第一节 主动性和被动性政策
➢一、政策效果滞后 ➢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三、卢卡斯批判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2
一、政策效果滞后
政策制定者会遇到的时滞有三种: ➢1、识别时滞 ➢2、行动时滞 ➢3、生效时滞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