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紊乱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患者,可致高血糖症。
(三)其他影响糖代谢的激素
1、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
2、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rowth hormone release inhibiting hormone;GIH)
第二节 糖尿病
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的定义 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低下而 引起的代谢性疾病。DM 临床以高血糖症为主要表现。
第三章
糖代谢紊乱
教学目的
掌握: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生物化学 检测,糖尿病的分型 熟悉:血糖浓度的调节;血糖的来源与 去路
主要内容
1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 2 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的分型; 3 低血糖的定义和分类 4 糖原累积病的分型及其临床体征;
概述
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保持动态平衡。血糖 (Glucose)是反映体内糖代谢状况的常用指 标
临床上常见的糖代谢紊乱主要是血糖浓度过高 (高血糖症)和过低(低血糖症)
重点: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症及相关的实验室 检查;简述低血糖症和先天性糖代谢异常
第一节 血糖及血糖浓度的调节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的检测 主要就是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
空腹血糖:3.9-6.1mmol/L,邻甲苯胺 法:3.9-6.4mmol/L
糖原合成 肝、肌糖原
磷酸戊糖途径等 其它糖
脂类、氨基酸代谢 脂肪、氨基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
升高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 质醇和生长激素。
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
(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1 胰岛素(insulin) 是胰岛β 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靶器官:肝、骨骼肌和脂肪;
生理作用: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促进肝糖原的合 成或转换成脂肪储存,抑制糖异生,刺激蛋白质合成 并抑制蛋白质分解,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三、几种类型糖尿病主要特点
2.3 2型糖尿病的特点: (1)常见于肥胖的中老年成人 (2)起病较慢,有的甚至患病多年仍不能确诊,这加大了并 发症的风险 (3)血浆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稍高 (4)自身抗体呈阴性 (5)单用口服降糖药一般可以控制血糖 (6)很少出现自发性酮症酸中毒,常因感染等应激因素而继 发酮症酸中毒, (7)有遗传倾向,但与HLA基因型无关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儿茶酚胺类激素,促进肝糖原分解 而升高血糖。
肾上腺素在胰高血糖素分泌受损时,是上调血糖水平 的关键激素。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肽,促进糖异生和脂 肪分解,拮抗胰岛素的促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作用。
皮质醇(cortisol)
皮质醇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也促进蛋白质和脂肪 分解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概述: 血液糖浓度取决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
平衡。血糖的来源受到机体是否进食的 影响,血糖的去路则主要受制于机体能 否很好地利用血糖。
(一)血糖的来源
1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单糖的吸收:是糖的主要来源。 2 糖原的分解: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 3 糖异生: 4 其他己糖(果糖、半乳糖)转变葡萄糖。
胰岛素的化学结构、合成
(1)人胰岛素含有5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000,由 A、B两条肽连组成,肽连之间由二硫键连接而成。
(2)常用从猪、牛胰腺提取纯的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 患者,现考虑到容易产生胰岛素抗体,提倡使用重组 胰岛素,1964年我国 首先合成胰岛素成功。
(3)前胰岛素原 胰岛素原(proinsulin)
二、糖尿病的分型
基于病因学糖尿病共分成四大类型: 1. 1型糖尿病:包括免疫介导糖尿病和特发性1型糖 尿病 2. 2型糖尿病 3. 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4. 妊娠糖尿病(GDM) 另外: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减低(IGT) 作为DM的前期阶段,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 可单独或合并存在。
(4)2型糖尿病只保留第二时相反应,而1型糖尿病患者两个 时相反应均没有.
胰岛素的降解
胰岛素的降解:半衰期为5~10min
胰岛素作用的机制:(自学)
(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主要有IGFⅠ和IGFⅡ。 IGFⅠ 缺乏可引 起生长迟缓。
(二)、升高血糖的激素
1 胰高血糖素 2 肾上腺素 3 生长激素 4 皮质醇
胰岛素(insulin) C肽(C-peptide)
胰岛素的释放
(1)刺激胰岛素分必的因素:高血糖、氨基酸、胰高血糖素、 和药物
(2)抑制胰岛素分必的因素:低血糖、生长抑素和各种药物
(3)胰岛素分泌呈两时相脉冲式:静脉注射葡萄糖后1-2min 内是第一时相,10minn内结束。呈高而尖的分泌峰;第二时 相持续60-120min,直到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代表了胰岛素的 合成和持续释放能力。
胰高血糖素(glucagon)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的一种含29个 氨基酸残基的多肽。 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也促进肝脏 生成酮体;可促进脂肪分解。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调节,如果 胰岛素不足又继发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将增 加高血糖症和酮症酸中毒发生的风险。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三、几种类型糖尿病主要特点
免疫介导糖尿病具有以下特点:
①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典型病例常见于青少年。 ②起病较急。 ③血浆胰岛素及C-肽含量低,糖耐量曲线呈低平状态。 ④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是重要的发病机制,多可检出自 身抗体。 ⑤治疗依赖胰岛素为主。 ⑥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⑦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特别与HLA某些基因型 有很强关联.
三、几种类型糖尿病主要特点
1.2 特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症状与1型DM相 同,但血清中检测不出免疫抗体,也无HLA基 因型相关特点。
2.1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作用不 足是主要发病机制。
2.2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缺陷所致靶细胞 对胰岛素的反应低下,不能将胰岛素信息转换 为生物效应的现象。
(二)血糖的去路
1 有氧氧化:是血糖的主要代谢去路。 2 合成糖原:是糖的储存形式。 3 转换成非糖物质或其他糖类衍生物如:PRO、 TRIG、AA 4 从尿排出:
另外,在糖代谢途径中还有磷酸戊糖旁路,可生成 NADPH。是生物合成的还原剂。
总结
食物糖 肝糖原 非糖物质
消化吸收 分解
糖异生
血糖
氧化分解 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