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什么是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是利用现有的无数已详细分析 过的小鼠抗体,取其与抗原直接接触的那段抗体片段 (互补决定区,CDR)与人的抗体框架嫁接,经亲和 力重塑,可维持其特异性和大部分的亲和力,同时几 乎去除免疫原性和毒副作用的抗体。
人源单克隆抗体的发展
斯坦利斯(Steinitz)1977年报道了利用EB病毒(一 种常见疱疹病毒),在体外直接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建立了能分泌半抗原抗体的人B淋巴细胞系。
真正意义上的抗体人源化。抗体中除了3个互补决定区(CDR) 是鼠源的外,其余全部是人源结构,人源化程度可达到95%以上,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低的毒性。 不足
有时异基因的CDR人源化抗体可能引起抗个体基因型反应。
改良方案
——进行SDR移植改良
临床应用
近年来 ,人源化抗体和人抗体的出现为临床应用带来 了新的希望 ,当前正处于临床研究的多种抗体中 , 嵌合抗 体和 人 源 化 抗 体 所 占 比 例 大 于70 %。目前的人源化 抗体 ,主要用于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治 疗以及抗移植排斥反应和抗病毒感染等方面。
*谢谢观看!
后来用这种技术成功获得了抗病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菌、血型抗 原、自身抗原及肿瘤相关抗原的人单克隆抗体分泌细胞。
制备人源单克隆抗体的方法
1、人—鼠杂交瘤单克隆抗体。 人-鼠杂交瘤的融合方法基本与鼠-鼠杂交相同。
亲本骨髓瘤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亲本B细胞来源 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结细胞、脾细胞。
2、人—人杂交瘤单克隆抗体。 建立人骨髓瘤或其他人细胞系与人淋巴细胞融合来制
缺点
由于嵌合抗体可变区(V)约占整个抗体的30%,鼠源性抗体V 区中的框架区(FR)仍残留一定的免疫原性,可诱导HAMA反应。
解决方案
灵长目源抗体也是一类嵌合抗体, 通过免疫短尾猿猴产生。由于其抗体的 可变区与人可变区无差异,不至于发生 抗体反应。
2.CDR移植抗体(CDR grafted antibody)
3 .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
美国 FDA 于 1994 年批准了第一个人-鼠嵌合 Fab 抗体的上市,该 抗体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治疗 ,主要用于预防冠状动 脉成形术后的再狭窄。 4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应用: 现有的研究表明 ,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牛皮 癣、 多发性硬化、 硬皮病、 溃疡性结肠炎等疗效较好。 5 . 在抗病毒感染方面的应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 ,在 HBV、HCV、 HIV 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中 ,人源 化抗体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如:商品名为 SynagisTM的抗呼吸 道病毒感染的抗体在美国已经上市 ,为人源化的基因工程抗体。
备人单克隆抗体。人源性融合亲本细胞须具有较高的融合 率、产生的杂交瘤核型稳定并能产生一定量的具有特异性 的抗体等特征。 3、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制备人单克隆抗体。
将人免疫干细胞移植到SCID小鼠(CB-17纯系小鼠16 号染色体突变,使动物T、B淋巴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联合免 疫缺陷)体内,使该小鼠获得人的免疫系统。
*人源化单克隆抗

为什么要研究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局限性: 1、不能有效地激活人体中补体和Fc受体相关的效应系统。 2、被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产生人抗鼠抗体(human antigen mouse antibody,HAMA) 3、在人体循环系统中很快被清除掉。
所以,必须通过人源化改造获得低免疫原性、高效性、 人源性单克隆抗体。
4、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 通过PCR技术获得抗体基因或抗体基因片段,与适
当载体重组后引入不同表达系统所产生的抗体。基因工 程技术可以获得完全人源化抗体。
1.嵌合抗体(Chimeric antibody)
用人源基因代替鼠源单抗的恒定区,即该单抗由鼠的可变区和人 的恒定区组成的嵌合抗体。
1 .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单抗药物抗肿瘤能有效地降低传统肿瘤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如 2005年我国开发出癌症治疗药——重组人源化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 体单克隆抗体(商品名:泰欣生)。泰欣生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完 全缓解率比单纯放疗的患者提高30%以上。 2 .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近年来 ,利用抗体药物作为实体器官移植的诱导治疗逐渐增加。如 1986年批准进入美国市场的治疗性抗体类药物抗 CD3单抗即被用 于肾、 心脏、 肝脏移植排斥的逆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