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EAN),成立于1967年8月。
创始国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1984年1月文莱成为成员国,此6国称为“东盟老成员国”。
越南在1995年、老挝和缅甸在1997年、柬埔寨在1999年先后加入东盟,此四国称为“东盟新成员国”。
以上10国并称为东盟10国。
东盟成立之初主要是基于政治和安全方面的考虑,后来逐渐转向经济合作。
1992年1月,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了《新加坡宣言》、《东盟加强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和《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CEPT)三个主要文件,标志着东盟自由贸易区(EFTA)的正式成立。
当时定的目标是:从1993年1月1日起,在15年之内即2008年之前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最终降至0~5%.由于贸易自由化步伐的加快和自身条件的逐步成熟,东盟首脑会议先是将建立AFTA的时间提前到2003年1月1日,最后又提前到2002年1月1日,同时规定新、马、泰、印尼、菲和文莱6个东盟老成员国要在2002年前把关税降到0~5%;老挝和缅甸在2005年、越南在2006年完成降低关税的目标;柬埔寨于2007年达到这一要求。
(二)发展现状从1993年AFTA进程正式启动,到2002年6个东盟老成员国初步实现区内贸易自由化,AFTA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到2003年,东盟10国实施的CEPT减税清单中99.6%的产品关税已降至0~5%,平均关税税率降至2.39%;4个新成员国CEPT减税清单中60.44%的产品关税已降至0~5%,平均关税税率降至6.22%。
1993~2001年,东盟区内贸易额从824.44亿美元增至3475.04亿美元,增长84.5%;区外贸易额从3475.04亿美元增至5356.4亿美元,增长54.1%;总贸易额从4299.48亿美元增至6877.74亿美元,约增长60%.AFTA还在促进产业内分工与贸易,提升区内外直接投资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在加深区内经济合作的同时,积极地向外扩大自贸区的范围。
(三)未来趋势——通过东盟共同体和三个”10+1“扩展到”10+3“即东亚自由贸易区东盟经济共同体:2002年11月,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9次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正式提出了在2020年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ASEAN Economic community,AEC)的构想。
他指出,AEC的建立将使东盟成为一个拥有亿多人口的单一市场,2020年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的恰当时机,到那时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已经得到全面落实。
2003年10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9次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通过了第二个《东盟国家协调一致宣言》,各国同意在2020年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加速推进自身区域经济一体化。
2004年11月在老挝万象举行的地10次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通过了《东盟关于一体化优先领域的框架协议》等四个文件,以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两方面推进东盟一体化进程。
1.三个“10+1”。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日益加强,双边贸易额以年均15%的速度持续增长,在2002年达到47.7亿美元,同比增长31.7%。
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五大贸易伙伴,中国为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双方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等方面有很大的互补需求和合作潜力。
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欧盟—地中海自由贸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的相继出台,给中国和东盟提出了行的挑战,加强合作成为必然趋势,双方共建自由贸易区计划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001年11月6日,在文莱举行的第5次中国与东盟(“10+1”)首脑会议上,双方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将在十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Area,AAFTA)。
2002年11月4日,在金边举行的第6次首脑会议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贸区的进程正式启动。
其主要内容为中国将首先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6个东盟老成员国在2010年实现零关税;与越南、老挝、缅甸以及柬埔寨4个东盟新成员国道2015年实现零关税。
2003年10月第7次首脑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中国政府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为CAFTA的顺利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4年11月在老挝万象举行了第8次首脑会议,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把“框架”推向世纪操作,对于2010年建成CAFTA具有开创性作用。
1.东亚合作的前景。
由于历史原因和各国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展缓慢,相对于欧洲、美洲的贸易自由化进程逊色不少。
CAFTA的成功构建无疑是近年来东亚区域一体化的最大亮点和突破口。
它不但起到了打破僵局的作用,还直接促进了日本、韩国同东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区谈判。
2003年,日本与东盟达成协定——2010年前建成自由哦贸易区。
2005年,韩国将与东盟开始关于自贸区的正式谈判;根据计划,谈判于2007年完成,2009年启动。
东亚自由贸易区从预定建成时间来看,东盟经济共同体、东盟—中国、日本、韩国自由贸易区分别为2020年、2015年、2012年和2009年,因此具有重叠的时间进程,加上构架背景和内容的相似或相同、中日韩日益密切的经济贸易联系,因此,有理由相信东盟合作模式将通过三个“10+1”扩展到“10+3”即建成东亚自贸区。
但由于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和法律体系均有较大差异,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发展将是漫长而艰难的历程。
欧盟、北美和东盟三大自贸区成功实现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在向外扩展的进程中也遭遇到不少阻力。
但正如2004年12月世界银行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开放的区域主义才能创造贸易和机油最小的排他性效应,并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
三大自贸区的逐步扩大、南方共同体的成立、欧盟——拉美、欧盟——东盟等洲际自由贸易区的提出预示着区域经济体之间、区域经济体与经济大国之间的直接对话将会是今后多边自由贸易谈判的主要方式。
而欧盟、北美和东盟自由贸易区无疑会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由于东盟各国经济结构较为相似,经济实力强弱不一,发展水平差别较大,最发达的新加坡和文莱的人均收入要比新成员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高出数十倍,在发展水平如此悬殊的10个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实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
但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东盟10个成员国形成一个共同的统一市场,在本区域内的货物贸易关税极低(0%~5%),有利于扩大各国的贸易和投资,通过优势互补,优化配置各国的资源、技术和劳力,从而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就东盟内部贸易来看,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构建时,东盟内部贸易总额是791亿美元,到2000年增加到1754.1亿美元,8年间增长了120.7%。
这两年东盟经济虽然复苏缓慢,但东盟内贸易增长较快,2002年比上年增长了4.82%,从1521.3亿美元增加到1594.46亿美元。
如果从东盟内部贸易额占东盟贸易总额的比例来看,1999年东盟内部贸易占东盟贸易总额的21.4%,2000年的比例为22.8%,其中东盟内出口占东盟出口总额的比例从1999年的21%上升到2000年的23%,东盟内进口额占东盟进口总额的比例从1999年的20.8%上升到2000年的21.5%表1 东盟进出口商品贸易(1999-2002)单位:百万美元国家出口进口1999 2000 2001 2002 1999 2000 2001 2002文莱2539 3904 3643 3708 1250 1047 1125 1480 印尼51242 65406 57364 57071 30598 40366 34669 34824 马来西亚84097 96429 87981 93364 61452 77575 69598 75043 缅甸1140 1644 2322 3012 2188 2169 2595 2323 菲律宾34210 37295 31243 34383 29252 30377 28496 33975 新加坡116629 139747 124505 128519 104642 127457 109752 109920 泰国56801 67889 67889 63190 47529 62423 60665 63433 越南11540 14448 15027 16706 10568 15387 14546 17760 老挝302 330 310 312 554 535 523 522 柬埔寨1016 1396 1525 1717 1490 1935 2052 2311 东盟10国359514 430489 387110 406579 289523 359271 324022 341590资料来源:东盟秘书处。
表2 东盟内贸易(1999-2000)单位:百万美元国家出口进口1999 2000变化1999 2000变化价值% 价值%文莱375.1 639.5 264.4 70.5 895.6 534.4 -361.3 -40.3 印尼82783.3 10883.7 2605.4 31.5 4783.6 6781.2 1997.6 41.8 马来西亚21885.0 24408.6 2523.6 11.5 12412.8 15934.8 3522.0 28.4 缅甸236.8 393.5 156.7 66.2 1038.6 1113.3 74.7 7.2 菲律宾4989.1 5982.6 993.4 19.9 4461.0 4955.4 494.4 11.1新加坡29269.3 37784.0 8514.6 29.1 26241.0 33291.3 7050.3 26.9泰国9901.9 15099.7 5197.8 52.5 7987.4 10475.9 2488.5 31.2越南2516.3 2613.0 96.7 3.8 3290.9 4519.4 1228.5 37.3总计77451.8 97804.6 20352.8 26.3 61110.9 77605.7 16494.8 27.0 在国际舞台上,除印尼是一个大国外,东盟其他成员国都是中小国家,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的不断发展,东盟各国单凭自己的能力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大东盟”市场不仅可以扩大各成员国的市场容量,增加东盟内的贸易,而且可以团结一致对外,对付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东盟的整体竞争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