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 演讲技巧
实践中的演讲技巧
李开复著《做最好的自己》203页
演讲是一个双向沟通过程
演讲过程
演讲后的问题
演讲反馈
内容结构:
演讲的要素与目标 演讲的结构 演讲的技巧
第一节 演讲的要素与目标
演讲是沟通的一种方式,与其他交际沟 通过程一样,它的目的在于: □ 交流信息 □ 传授知识 □ 施加影响
根据演讲的目的,演讲的分类:
演讲的三要素:信息、演讲者、 演讲的三要素:信息、演讲者、听众
一、信息 信息 信息可以由演讲者与听众共同分享。演讲中的信息,主要是 言语信息。 要求在演讲时找到共同的参照事物,以利于达成交际沟通的共 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有人请爱因斯坦解释什么是相对论时, 他没有费力不讨好地去解释艰深的相对论公式定律,而回答说: 当一个年轻人坐在一位漂亮的姑娘身边,一小时就像一分钟那 么快过去了;而如果他坐在一个滚烫的火炉上,一分钟就像一 小时那么长,这就是相对论。爱因斯坦运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以日常生活作参照系,调动听众的生活经验,使相对论变得浅 显易懂了。在演讲中,也要学会寻找为听众所接受的共同参照 系,使信息能为听众与演讲者共同分享。
2. Give a preview 预览主要的论点 3. State your main points clearly 明确阐述主要论点
Follow your preview Limit your main points Use explicit transitions Provide internal summaries 严格遵循演讲预览 限制主要论点的个数 使用清晰的承接词 做阶段性小结
例2:
经理向资金审批委员会做报告演说以获 得对某一项目投资的同意,这位经理正 在试图对委员会施加影响。经理的演说 也须向该委员会提供关于项目的技术、 财政方面的信息,如资金偿付期等。经 理要向委员会提供事实,但也要谋求以 委员会能被说服或者受影响考虑与其他 项目进行竞争批准该项目投资的方式提 供信息。
4. Use an effective closing 使用有效的结束语
Give a summary 做个总结 Refer to the opening 前后呼应 End with the action steps 以行动方案结尾 Refer to audience benefits 谈谈对听众的好处
□ 题目必须有意义。演讲题目应是大多数人都普遍关心的问题, 必须指向听众
的兴趣,满足听众的需要。而演讲者的神圣权力,也就是负有言之有理的责 任。给你的发言权,并非让你炫耀自己的知识或缅怀往事;进行的演讲,不 能只是你自己需要的演讲。 □ 题目要有建设性。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标题要选择那些能给人以希望的、 积极向上的、令人振奋鼓舞的文字。而在内容上,也要能带给听众新的信息、 新的知识,以引起听众的兴趣,满足其求知欲望。 □ 题目要新奇醒目 。 古人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演讲的题目也应能像磁石 一样,一下子吸引住听众。鲁迅的演讲标题很是讲究,很有先声夺入、振聋 发喷的吸引力,如《流氓与人学》、《老而不死论》等,这样的标题必然会 在大量雷同陈旧、平庸、司空见惯的演讲题目中脱颖而出,受到听众的关注。 经理的演讲也应根据实际内容力求新奇别致。 □ 标题之忌 忌冗长、忌故作深奥、忌空泛。选定题目,演讲的主题也就确立 了。演讲的主题应有针对性,对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而不能空对空地泛泛 而谈。另外,主题还须是演讲者有创见的思想观念,切不可老生常谈,人云 亦云。对演讲的题日,也应有所限制,围绕题目扩展内容。 一篇5 ——7 分 钟的演讲你不可能把涉及到的内容一股脑儿地倒出来。把你的演讲题目限制 在什么框子内,要取决于你在专业范围内掌握知识的深度。在围绕题目选材 时,要把演讲的题目分成几个更加具体的部分,在写演讲提纲时,这几个部 分就可以成为段落的标题,使内容得以扩展。
对经理们来说,进行全面的演讲准备是至关 重要的,而且有时准备工作要历时很长。要 使演讲精彩,有良好的效果,在准备演讲时 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演讲的论题 □ 演讲选材与结构设计 □ 演讲环境 □ 演讲的心理准备 □ 演讲技巧
演讲的论题
题目决定了演讲中要讲的问题,而选择什么样 的题目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演讲的价值。而 且,演讲的题目不仅与演讲的形式有关。更与 演讲的内容、风格、格调有关。一个新颖而富 有吸引力的题目,不仅能在演讲前就激发起听 众的听讲欲望。而且会在演讲后给听众留下深 刻的印象,甚至成为一个警句而广为流传。可 以说,题目的选定对演讲效果起着画龙点睛的 作用。 如何拟定演讲题目呢?
表4.2 结尾实例 例1:提问
“所以,女士们,先生们,我要提请诸位思考一一如 果有人告诉您,您正在受到这种疾病的困绕,您有何感 想?”
选定演讲题目以后,还应善于用一两句话把演讲的中心内 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这可称为演讲的论题。论题能帮 助演讲者用最确切、最简明的语言驾驭整个演讲。撰写论 题的一般原则是: □ 应该用完整的句子,用正规演讲的措词,大致要接近演讲 时使用的语言。 □ 应采用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在拟定提纲时可以使用反 问句,但陈述的内容就应该使用陈述句。 □ 应从听众的角度来措词,而不是从演讲人自身的角度来考 虑。一般地说,演讲的题目和论题在演讲过程中很早就提 出了,但也不尽然。比如,你知道听众对你所持的立场可 能并不赞同,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间接的方法比直截了当 说出要好。演讲开始时,你可以这么讲:“让我们仔细确 定一下发展某某项目的优缺点”。这样,就使你不会疏远 可能持反对意见的听众,让听众倾听你的演讲。但演讲结 束时,你应明确自己的立场观点。
经理的演说多数属于后三类, 但最主要的目的还在于施加影 响——说服或鼓动。
在经理的演讲中,必须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目 的。 例1:在一个新的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程序的 “经理”应向应用者群体进行演说说明。很明显, 这种演说的主要目标即在于向应用者提供信息。 在演讲中,如果经理鼓励听众对演讲主题有所反 应或开展讨论,那他(她)就可以得到听众的信 息反馈,如鼓掌,打哈欠,低声讲话,摇头等。 这些反馈可能反映听众的理解水平,或者反映出 演讲的风格、方式或演讲题材等带来的一些潜在 问题。
(三)目标
●
演讲者应当能用一个短句写下其演说的目标
比如: “获得对第34号项目的资金批准认定。” “说服这位顾客购买我们一台电脑。” “告诉我的集体今年公司成果怎样。我们为什么要 做得更好。”
●
然后演讲者要判定他(她)是否要尽力向听众: —— 施加影响 —— 告知情况 —— 传授知识
如何准备演讲
演讲通常是由演讲者“告知”听众的单向过 程。然而,演讲实际上是一个双向过程,见 下图 所示。经验丰富的演讲者(Tx) 能够 根据反馈的信号判断出他与听众(Rx )交际 沟通的效果。反馈的信号包括;眼神、身体 姿态、疑问和其他有关听众兴趣和注意力的 表现形式。在演讲过程中,听众的身体姿态、 眼神将向演讲者反馈这样的信息:听众是否 在聆听他的讲话。然而,演讲中经常要鼓励 听众提出问题。 要求演讲者具有掌握并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知识、技巧的能力。
二、演讲者 演讲者 演讲者是信息的发源地。演讲者主要以言语传递 信息,还用动作、手势、姿态、表情等传递非言 语符号的辅助信息。 演讲者是信息的发源地。演讲者主要以言语传递 信息,但也不止于此,还包括用其他形式,如动 作、手势、姿态、表情等传递非言语符号的辅助 信息。甚至演讲者的生理持征、衣着装柬、声容 笑貌等也对传递信息有影响。 演讲者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听众的思想感情和态度 观点,以便有的放矢地演说
例4:主题
“我今晚要给您讲述令人激动振奋的xR5多用程 序,然后告诉您这种电脑将如何改变您的经商方 式。”
例5:引用
“一位伟人说:‘每个人的经历远远超过他的想 像范围’。不过,正是经验而不是想象,才影响人 的行为。”
例6: 感染情绪 “好心的人们,您只要掏五毛线,就可以使这个
孩子活下去,直到下年的收获季节,那时他就可以 养活自己。”
第二节 演讲的结构
一、Structuring a presentation 演讲的结构 An effective presentation structure includes: 1. Use an effective opening 开场白 2. Give a preview 主要论点的预览 3. State your main points clearly 主要论点的严格界定 4. Use an effective closing 结束语
1.
Use an effective opening
利用有效开场白 Goals 目的
Techniques 技巧 ● Use humor 运用幽默 ● Refer to the unusual 谈谈非同寻常之处 ● Refer to the familiar 谈谈大家都熟悉的事 ● Use audience motivation techniques 运用鼓 动听众技巧
(二) 听众的构成
Your superiors 上级听众 Your colleagues 同事听众 Your team 班组听众 A mixed audience 混合听众 A hostile audience 不友好的听众 An international audience 国际听众
● 在演讲的整个准备过程中,演讲者思想上要 一直想着听众; ● 演讲者要列出其对听众了解的清单 ● 演讲者可以假设 ● 演讲者要抓住并使听众保持对演讲的兴趣和 想象力 ● 演讲者要对听众注意力进行再刺激 ● 听众容易记住结构形式清楚并得到重复强调 的内容 ● 演讲者通过听众的耳闻目睹进入听众的记忆
表4.1 开头实例 例1:提问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诸位,哪位知道过去24小时里在 中国有多少孩子出生?” “我想知道,如果我告诉您,您的计算机在买进时已经 过时,您有何感想?”
例2:事实陈述
“今天,我们市又有30个孩子的父亲因工去世——这类 死亡本可得到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