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微山一中xx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班级、姓名、座号及第II卷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处。

2021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鼙.鼓(pí)锦衾.(qīn)绸缪..(chóumóu)踯.躅.(chíchú)B.满襟.(jīn)创.伤(chuàng)锱铢..(zīzhū)鹧.鸪.(zhègū)C.修葺.(qì)扁.舟(piān)炽.chì热汤匙.(chí)D.倏.忽(shū)凝睇.(dì)溽.暑(rù)谥.(sì)号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撕杀聒噪战栗皓腕云销雨霁B.酒垆渔樵剽悍荡漾得垄望蜀C.箜篌披靡悭吝寂缪鼎铛玉石D.蹊跷贿赂脉搏箴言雕栏玉砌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在表现现实。

在加缪看来,现实是荒诞的;在梵高看来,现实是模糊的;在毕加索看来,现实又是割裂的。

B.于丹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庄子告诉我们,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内心。

人最难解答的就是,我究竟是谁?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C.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报告说,去年开始到今年“五一”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扬25%(包括新房和二手房)。

D.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于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满足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央要求,领导干部下基础,要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

遗憾的是,这些规定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落实。

B.“国酒”茅台只有走下“神坛”,远离“三公”消费,更加贴近下里巴人....,才能跟“国酒”的称号相称。

C.随着中国火柴行业集体式微,有近百年历史的光华火柴厂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惨淡经营....后,于上月宣告破产。

D.叙利亚国内局势持续动荡,巴沙尔政权岌岌可危,使同为穆斯林什叶派主政的伊朗感受到唇亡齿寒....的危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小北湖景区内建有许多木屋商铺,在这里经营的商户大都生意惨淡,主要是因为平时的游客少、租金高的原因造成的。

B.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

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山东省“异地高考”政策规定,从xx年起,凡具有山东省高中学籍并有完整高中段学习经历的合格毕业生,均可在山东省参加高考。

D.政务公开逐渐成为不可遏制的时代潮流,这不仅是源于时代需求的强力推动,也是因为从中央到地方的不懈推进。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翻译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文学翻译则是各国文学交流的媒介。

在人类历史上,世界各国文化中产生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它们是世界文学的瑰宝,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然而,各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差异成为各国文学交流的障碍。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各国文学必然汇入世界文学的洪流中,文学翻译因此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文学史上,世界范围的文学运动都离不开翻译的媒介作用。

13世纪首先在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后来不断被翻译介绍到英、法、德、西班牙等国家,产生了遍及全欧的文艺复兴运动。

“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化运动,也是从翻译介绍国外文化思想、文艺作品开始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创造出中国现代的新文化。

在西方,翻译通常被看作是一种“创造性叛逆”。

这种说法源自意大利语,在意文中,“译者”(traduttore)和“叛逆者”(traditore)的发音接近,因此“译者”常被误指为“叛逆者”。

这个诙谐的说法恰好指明了翻译的本质:既不是断然拒绝,也不是照搬照抄,而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

关于“创造性叛逆”这个术语,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教授在《文学的社会学》中解释道:“为什么是‘叛逆’的呢?因为翻译使作品进入设想以外的语言学组织。

为什么是‘创造性’的呢?因为翻译使作品产生了与更为广泛的读者进行新的文学交流的可能,使作品置于新的现实之中。

再者,翻译不仅使作品永存,而且使作品获得了第二生命。

”我们说,作品从一种语言组织进入另一种语言组织,必然要产生不同于原作的某些因素;而另一方面,原作中的某些因素是无法全部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因此,在翻译中往往要失去一些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译作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忠于原作而成为原作的复制品,因而它是一宗“叛逆”;但它由于进入了一种新的语言组织而增加了新的因素,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上了译者的理解、风格等个人色彩,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创造性”。

所以说,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

如果说译者翻译原作是一个“创造性叛逆”的过程,那么,读者阅读译作,又经历了一个“创造性叛逆”的过程,可谓双重的“创造性叛逆”。

换言之,不管多么准确的译文,它们都会以译者和作者想象不到的方式被读者阅读、理解和接受着。

英国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和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前者原为一部哲理讽刺小说,现在却已成为世界各国少年儿童所喜爱的读物;后者本是对友人子女讲的儿童读物,现在却吸引了许多成年读者和批评家。

这是作品命运转变的典型例证,主要归因于社会、历史和文化情况不同。

对这些创造性叛逆,作者应予以尊重,甚至应致以谢意,因为它延长了作品的生命力,扩大了读者的范围。

(节选自刘献彪《简明比较文学教程》,有改动)6.关于翻译的媒介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翻译是各国文学交流的媒介,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借此步入文学瑰宝行列,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B.翻译不仅促进了各国文学的交流,而且促成了世界范围的文学运动,如全欧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等。

C.离开翻译,各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差异问题就难以解决,就不能实现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D.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在翻译介绍国外文化思想及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创造出中国现代新文化。

7.对“翻译被看作是‘创造性叛逆’”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译者”被误指为“叛逆者”,是以一种比较诙谐的说法指明了翻译的本质,即不拒绝,不照搬,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

B.“叛逆”是指翻译使作品从一种语言组织进入另一种语言组织,产生了不同于原作的某些因素。

C.“创造性”指翻译使作品置于新的现实中,与更为广泛的读者进行新的交流,使作品获得第二生命。

D.译作做不到百分之百忠于原作,它不可避免地加上了译者的理解、风格等个人色彩,因此译作往往就成为译者的再创造艺术。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世界范围的文学交流、文学运动都离不开翻译的媒介作用,翻译对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B.从原作到译作到读者理解的作品,会经历双重的“创造性叛逆”,对此,作者应予以尊重,因为它延长了作品的生命力。

C.阅读中之所以会出现二度“创造性叛逆”,是因为读者会因所处的社会、文化等情况不同而产生对作品的新的理解。

D.《格列佛游记》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两个例子说明,阅读者所理解的作品有时会背离了创作者的初衷,这与译者的翻译方式有很大关系。

三、(12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题。

隗(wěi)嚣字季孟,天水成纪人也。

少仕州郡。

王莽国师刘歆引嚣为士。

歆死,嚣归乡里。

季父崔,素豪侠,能得众。

闻更始注立而莽兵连败,乃与兄义及上邽人杨广、冀人周宗谋起兵应汉。

嚣止之曰:“夫兵,凶事也。

宗族何辜!”崔不听,遂聚众数千人,攻平襄,杀莽镇戎大尹,崔、广等以为举事宜立主以一众心,咸谓嚣素有名,好经书,遂共推为上将军。

嚣辞让不得已,曰:“诸父众贤不量小子。

必能用嚣言者,乃敢从命。

”众皆曰:“诺。

”嚣既立,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以为军师。

望至,说嚣曰:“足下欲承天顺民,辅汉而起,今立者乃在南阳,王莽尚据长安,虽欲以汉为名,其实无所受命,何以见信于众乎?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人神者也。

”嚣从其言,遂立庙邑东,祀高祖、太宗、世宗。

嚣等皆称臣执事,史奉璧而告。

事毕,移檄告郡国:“遵高祖之旧制,修孝文之遗德。

有不从命,武军平之。

驰命四夷,复其爵号。

然后还师振旅,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嚣乃勒兵十万,击杀雍州牧陈庆。

将攻安定。

安定大尹王向,莽从弟平阿侯谭之子也,威风独能行其邦内,属县皆无叛者。

嚣乃移书于向,喻以天命,反复诲示,终不从。

于是进兵虏之,以徇百姓,然后行戮,安定悉降。

而长安中亦起兵诛王莽。

嚣遂分遣诸将徇陇西、武都等七县,皆下之。

更始二年,遣使征嚣及崔、义等。

嚣将行,方望以为更始成败未可知,固止之,不听。

望以书辞谢而去。

嚣等遂至长安,更始以为右将军。

明年夏,赤眉入关,三辅扰乱。

流闻光武即位河北,嚣即说更始归政于光武叔父良,更始不听。

诸将欲劫更始东归,嚣亦与通谋。

事发觉,更始使使者召嚣,嚣称疾不入,因会客王遵、周宗等勒兵自守。

更始使执金吾邓晔将兵围嚣,嚣闭门拒守;至昏时,遂溃围,与数十骑夜斩平城门关,亡归天水。

复招聚其众,据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

及更始败,三辅耆老士大夫皆奔归嚣。

(节选自《后汉书•隗嚣列传》, 有删改)【注】更始:汉朝时期汉更始帝刘玄的年号(公元23年到25年)。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广等以为举事宜立主以一.众心一:统一B.嚣辞让.不得已让:谦让C.遣使征.嚣及崔、义等征:征伐D.以徇.百姓徇:示众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史奉璧而.告②(哙)起,立而.饮之B.①嚣乃.勒兵十万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C.①嚣乃移书于.向②赵尝五战于.秦D.①因.会客王遵、周宗等勒兵自守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隗嚣有领导才能的一组是()①必能用嚣言者,乃敢从命②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③驰命四夷,复其爵号④安定悉降⑤嚣等遂至长安,更始以为右将军⑥复招聚其众,据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⑥D.②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隗嚣年轻时很有名气,在州郡里做官吏,王莽的国师刘歆请他做自己的幕僚,刘歆死后,隗嚣返回乡里。

B.隗嚣聘请平陵人方望做他的军师,并听从方望的建议建立高祖庙,以臣子礼祭祀先祖,以此顺应民心。

C.隗嚣起事后发出檄文告知郡国,表示要遵循高祖时的旧制度,学习孝文帝的传统道德,如有不听从命令的,就用武力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