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大考研-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董珊
北大考研-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董珊
研究方向 古文字学,青铜器
开设课程 古文字学通论;殷周金文通论;战国文字通论; 甲骨学研究;简帛学研究。
论文著述 董珊论著目录(1992——2008)
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 1、《古玺中的燕都蓟及其初封问题》,《江汉考古》1993 年第 4 期,64-65,转 74 页。 2、《释燕系文字中的“無”字》,《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年。 3、《秦郝氏印箴言款考释》,《考古与文物》1999 年第 5 期;又《中国篆刻》第 13 期转载, 荣宝斋出版社,1999 年。
参考目录 A.硕士学位论文:《东周题铭校议(五种)》,1997 年 5 月在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答辩通过。 博士学位论文:《战国题铭与工官制度》,2002 年 5 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答辩通过。 B.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战国题铭与工官制度研究——附论新见铜器和简帛》,2004 年 6 月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评审通过。 C.发表在“简帛研究”网站(): 1、《新蔡楚简所见的“颛顼”和“雎漳”》,2003/12/7 2、《楚简〈恒先〉初探》,2004/5/12 3、《楚简〈恒先〉“详宜利巧”解释》,2004/11/9 4、《关于“楚简《恒先》‘详宜利巧’解释”的补正》,2005/1/4 5、《读新出版的〈出土简帛文字丛考〉》,2004/11/9 6、《读〈上博藏战国楚竹书(四)〉杂记》,2005/2/20 7、《谈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的形成》,2005/6/13 D.发表于“简帛网”(/): 1、《“弌日”解》,2006 年 2 月 20 日 2、《阮校〈孟子〉與〈鮑〉簡對讀》,2006 年 4 月 2 日 3 、 《 曹 沫 之 陣 》 中 的 四 種 “ 復 戰 ” 之 道 , 2007-06-06 , /show_article.php?id=577 4 、 信 陽 楚 墓 遣 策 所 記 的 陶 壺 和 木 壺 , 2007-06-20 , /show_article.php?id=584 5 、 楚 簡 中 從 “ 大 ” 聲 之 字 的 讀 法 ( 二 ) , 2007-07-08 , /show_article.php?id=594 6 、 楚 簡 中 從 “ 大 ” 聲 之 字 的 讀 法 ( 一 ) , 2007-07-08 , /show_article.php?id=592 7、讀《上博六》雜記,2007-07-10,/show_article.php?id=603 8、讀《上博六》雜記(續二),2007-07-11,/show_article.php?id=608 9、讀《上博六》雜記(續一),2007-07-11,/show_article.php?id=607 10、讀《上博六》雜記(續四),2007-07-21,/show_article.php?id=649 11 、《 鮑 叔 牙 》 篇 的 “ 考 治 ” 與 其 歷 史 文 獻 背 景 , 2007-07-16 , /show_article.php?id=628 E.发表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的文章: 1、侯馬、溫縣盟書中“明殛視之”的句法分析, 2008-1-5,/SrcShow.asp?Src_ID=309 2、讀吳王壽夢之子劍銘的補充意見和推測, 2008-1-20,/SrcShow.asp?Src_ID=319 3、出土文獻所見“以謚爲族”的楚王族——附說《左傳》“諸侯以字爲謚因以爲族”的讀法, 2008-2-17/SrcShow.asp?Src_ID=341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4、《新见战国古玺印一一七方》;《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年 6 月。 5、《新见战国兵器七种》,同上。 6、《藏传铁印五十品》序言及目录,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 年 9 月。 7、《保利藏金》中有关青铜器及其铭文研究的论文 5 篇(与李零先生合作,本人为第二作者), 岭南美术出版社,1999 年 9 月。细目:(1)兽面纹甗,62 页;(2)有盖叔豐簋,71-72 页; (3)虎叔作倗姒簋,86 页;(4)系氏簋,90 页;(5)色孫宋鼎,137-138 页。 8、《从〈新编全本季木藏陶〉谈到古陶文的发现与研究》,《书品》2000 年第 1 期。 9、《保利藏金续》中有关青铜器及其铭文研究的论文 2 篇(与李零先生合作,本人为第二作 者),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 年 12 月。細目:(1)束巂皿作父丁鼎,26-27 页;(2)巸侯尊, 76-79 页 10、《景初元年帐构铜考》,《故宮博物院院刊》,2002 年第 3 期。 11、《郾王职壶铭文研究》(与陈剑先生合作,本人为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 集刊》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0 月。 12、《略论西周单氏家族窖藏青铜器》,《中国历史文物》,2003 年第 4 期。 13、《谈士山盘铭文的“服”字义》,《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 年第 1 期。 14、《重读绍兴新发现的甬钟铭文》,《中国文物报》,2004 年 4 月 23 日,第 4 版。 15、《二年主父戈与王何立事戈考》,《文物》,2004 年第 8 期。 16、《中山国题铭考释拾遗(三则)》,《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四辑,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4 年 10 月。 17、《论阳城之战与秦上郡戈的断代》,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 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第 3 卷),文物出版社,2004 年 12 月。 18、《任鼎補釋——兼說亢鼎》,《黃盛璋先生八十華誕紀念文集》,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 年 6 月。 19、《秦子姬簋盖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 年第 6 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K21 《先秦、秦汉史》,2006 年 2 期。 20、《珍秦斋藏金——秦铜器篇》中收录四篇论文,细目:1、《秦子姬簋蓋初探》;《珍秦斋 藏秦伯喪戈、矛考釋》;《四十八年上郡假守鼂戈攷》;《讀珍秦斋藏秦铜器札記》,澳门市政 厅出版,2006 年。 21、《向寿戈考》,《考古》2006 年第 3 期。 22、《晉侯墓出土楚公逆鐘銘文新探》,《中国历史文物》2006 年第 5 期。(《楚公逆钟铭文铭 文新探》,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内部刊物:《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 26 期; 2005 年 9 月) 23、《珍秦斋藏秦伯喪戈、矛考釋》,《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 年第 6 期。 24、《论春平侯及其相关问题》,2004 年 11 月中国古文字学会第 14 次年会(杭州)论文,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考古学研究》(六):庆祝高明先生八十寿辰暨从事考古研究五 十年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2006 年 12 月。 25、《试论周公庙龟甲卜辞及其相关问题》,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 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第 5 卷,文物出版社,2006 年 12 月 26、《“弌日”解》,《文物》2007 年第 3 期(原刊于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内部 刊物:《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 25 期;2005 年 6 月) 27、《周公戈辨伪之翻案》,《华夏考古》,2007 年第 3 期,92-96 页(又《人大复印资料》 K21《先秦、秦汉史》,2008 年 1 期转载)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4、越者汈鐘銘新論, 2008-3-1,/SrcShow.asp?Src_ID=363 5、也說《容成氏》“強弱不辭讓”句, 2008-3-16,/SrcShow.asp?Src_ID=377 6、試說山東滕州莊里西村所出編鎛銘文, 2008-4-24,/SrcShow.asp?Src_ID=408 7、讀聞尊銘,2008-4-26/SrcShow.asp?Src_ID=413 8、戰國竹簡中可能讀為“說”的“尐”字, 2008-5-2,/SrcShow.asp?Src_ID=422 F.发表于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内部刊物): 1、《从作册般铜鼋漫说“庸器”》,总第 24 期,2005 年 3 月 2、《“弌日”解》,总第 25 期;2005 年 6 月 3、《楚公逆钟铭文铭文新探》,总第 26 期;2005 年 9 月 4、《版方鼎与荣仲方鼎铭文的释读》,总第 27 期,2005 年 12 月。 5、《敦煌漢簡风雨诗新探》,总第 39 期,2008 年 3 月 6、《試說山東滕州莊里西村所出編鎛銘文》,总第 40 期,2008 年 6 月 G.尚未正式刊布的会议论文: 1、《战国古玺文字分国偏旁表谱》,1992 年 11 月中国古文字学年会第九次年会(南京)论 文。 2、《季姬方尊补释》,2003 年 10 月周秦文明学术研討会(宝鸡)论文。 H.旅日期间演讲 5 次: 1、戰國紀年法的改革與年號的産生,2006 年 9 月,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文化研究所(AA 研)。 2、漢化与胡化:従考古発現看胡服騎射,九州大学,日本中国考古学会関西分会,第 31 回例会,2006 年 12 月 20 日,九州大学大学院 人文科学研究院考古学講座 3、戰國紀年法的改革與年號的産生,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平成 18 年度(2006)大会, 2007 年 3 月 17 日,成城大学 8 号馆 3 阶 832 教室 4、戦国時代楚国の量制,日本中国考古学会関東分会,第 124 回例会,2007 年 6 月 23 日, 東京大学法文1号館 315 番教室 5、琱生器的法律史研究,东洋法制史学会 2007 年夏合宿研究会,2007 年 8 月 23 日,日本 大学,箱根山月庄。 I.举办展览 1 次: 1、中国古文字の世界,东京外国语大学 AA 言语文化研究所一阶展厅,2007 年 7 月 2 日---8 月 10 日 2008-9-5 学术活动 (如课题、会议等) 1、参加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铜器群整理,负责铭文部分 2、参加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藏青铜器整理 3、参加《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编纂 4、参加 1992(南京)、1996(长春)、2004(杭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8(长春)各届中国古文字学年会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