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C版图设计-第五章

IC版图设计-第五章





电容充电
二、MOS集成电路中的电容器
MOS集成电路中的电容器几乎都是平板电 容器。平板电容器的电容表示式: C = εoεox/toxWL =C0WL εo、εox、tox由材料性质以及绝缘层的厚度 决定,绝缘层越薄单位电容越大。 式中W和L是平板电容器的宽度和长度,二 者的乘积即为电容器的面积。
N阱电容的优缺点
单位电容值大
电容值随上极板(多晶硅栅)上的
电压改变而改变 N阱与P型衬底之间形成平行极板, 产生寄生电容
由于扩散电容的结构与MOS管相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可以将MOS管的栅源漏电极进行适当 连接构成有源电容,起扩散电容的作 用 MOS管的沟道面积即为电容面积
(2)同质材料电容器

多层金属平板垂直地堆叠在一起,从上至 下,每两层金属之间都存在电容;
奇数层金属连接一起作为一个电极,偶数 层金属连接一起作为另一个电极

电容的寄生效应

任何时刻,只要有一块导电材料跨过另一 块导电材料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电介质,就 会形成一个电容器;
这种不希望存在却偏偏存在的电容称为寄 生电容;



多晶硅-多晶硅电容
实际的多晶硅-多晶硅电容版图 电容标示层 第一层多晶硅(多晶硅1) 第二层多晶硅(多晶硅2) 金属1 多晶硅1与金属1接触孔 多晶硅2与金属1接触孔
多晶硅-扩散区电容

假如某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只能制备单层多晶 硅,那么该工艺可制造多晶硅-扩散区电容。

减小电介质的厚度 但当电介质厚度减小时,其内部电场强度会 增加,太大的电场会导致介质击穿,从而隔离 失效。

平板电容
计算出的电容值略小于实际值: 实际上,电容不仅存在于两平板之间,在平板边缘 也存在电场(边缘效应)。

边缘电容
由于边缘效应而产生的电容。存在于极板的四个边。 边缘效应的存在相当于增大了平板面积。
理想平板电容器的电场线是直线,但实际 情况下,在靠近边缘地方的会发生弯曲, 越靠近边缘,弯曲越严重。称为极板边缘 效应。 极板边缘处的电场分布不均匀,造成电容 的边缘效应,这相当于在电容里并联了一 个附加电容。

由于集成电路中电容器上下极板交错
分布,面积不等,极板边缘效应更加 明显 为了减小边缘电容的影响,版图设计 中尽量不拆分电容
1、基本电容版图
下极板
引线孔 上极板

注意,集成电路中电容值的计算,应计算 有效极板面积。即上、下极板之间重叠的 面积
2、MOS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容:

(1)扩散电容
单层多晶工艺使用的方法。淀积多晶硅前先掺
杂下电极板区域,再生长栅氧化层和淀积作上 电极的多晶硅 多晶硅-扩散区电容器;N阱电容
电容
一、电容概述


电容器:能够存储一定量电荷(一定数目电子)的器件。 电容: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 单位:法拉(F)
两块导电材料中间存在绝缘介质就会形成电容
分立器件形式的电容
分类
陶瓷电容 云母电容 玻璃膜电容 纸质电容 铝电解电容 钽电容

电容


Q CV
C为电容,法(F)。1F是一个非常大的电容值。 大多数分立电路使用的电容都在几皮法(1pF=10-12 F) 至几千微法(1μF=10-6F)范围内。

版图设计中,尽量减小寄生电容;
尽量不要让其他导线从电容上跨过;
电容的匹配规则

匹配电容的图形要尽量相同

精确匹配电容的尺寸应该采用正方形
匹配电容的大小要适当 匹配电容要近邻摆放


电容的匹配规则

利用阵列结构拆分大电容来实现对称性, 阵列结构应该共质心,并在阵列电容的周 围设置虚拟电容 精确匹配的电容应该进行静电屏蔽,如果 没有静电匹配,则不应该在电容上方布线 匹配的电容应尽量放置在低应力区,并远 离功率器件

如果平板尺寸远大于电介质厚度,边缘效应可被忽 略
电容的分类
集成电路中电容主要包括:


多晶硅-多晶硅电容
多晶硅-扩散区电容


金属-多晶硅电容
金属-金属电容
多晶硅-多晶硅电容

双层多晶硅电容,利用多晶硅材料作为电 容的上下平板,场氧化层做电介质; 对多晶硅进行重掺杂,以降低电阻率; 多晶硅-多晶硅电容制作在场区,场氧化层 较厚,将电容和衬底隔开,故其电容的寄 生参数小,且无横向扩散影响。
分别使用两层金属或两层多晶硅作
为电容器的上下极板,氧化层作为 绝缘介质 金属电容;双多晶硅电容 能够有效减小寄生电容,但金属电容 器单位电容值较小,
(3)叠层电容器
利用metal1或第二层多晶硅覆盖在
第一层多晶硅之上形成第三层极板, 增大电容值。 金属-多晶硅-扩散区电容
3、电容值误差——边缘电容
平板电容

集成电路是平面加工工艺,所以在集成电路中,所 有的电容都是平板电容。
由两块导电平板构成,两块导电平板被称为电介质 的绝缘材料隔开,电荷就储存在这个电介质中。

平板电容
A 0 平板电容的电容值: C t

获得大的电容: 利用介电常数大的材料; 减小电介质的厚度。
平板电容
利用介电常数大的材料 某些材料,如钛酸锶钡的相对介电常数可达 几千,但其制作成本太高,应用范围有限。


该电容上极板为多晶硅,下极板为扩散区。
扩散区可以是有源区,也可以是N阱。

多晶硅-有源区电容,多晶硅-N阱电容
金属-多晶硅电容

多晶硅作为电容的下极板,金属作为电容 的上极板; 与多晶硅-多晶硅电容相似; 制作在场区,由于场氧化层的存在,使下 极板多晶硅与衬底之间的寄生电容较小;

金属-金属电容

上下极板都是金属构成; 不存在PN结,消除了结电容,对电压的依 赖消失; 精度高,匹配性好;


须确保上下两层金属不能短路;
金属-金属电容

需要一层较厚的电介质材料来隔离不同的 金属层;

由于金属层之间距离增加,为得到和其他 电容相同的电容值,金属板的面积将大大 增加;
金属-金属电容

为减小金属-金属电容所占面积,可制备叠 层金属电容;
关于实验
一次版图分析实验,三次版图设计实验 版图分析实验报告应有实验结果为分析所 得电路。最好分析出电路功能 版图设计实验报告应有实验结果为版图照 片截图、验证结果截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