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分析

医学影像-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分析


GCT继发ABC通过CT及MR扫描可见到典型的囊性ABC区域和实性骨巨细胞 瘤成分,实性成分通常位于肿块的周边,强化明显,对于指导穿刺活检明确 诊断有重要意义
孤立性骨囊肿(Solitary Bone Cyst ,SBC) :好发于9~15 岁,常位于长 骨干骺端,CT上SBC病变内密度均匀,一般无液-液平面,合并骨折时 SBC 常可见“骨片陷落征”
骨母细胞瘤:病灶边界更为锐利,周边有骨性硬化反应带,基质内的点状 钙化为典型特征。骨母细胞瘤在MR检查时瘤周髓内及周围软组织内常出现 水肿,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继发性ABC: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想到ABC 可能为继发性: ①患者的年龄、发病部位与典型 ABC不同,而病变区大部分为ABC 所占据,仅 表现为ABC的征象 ②在典型的ABC 征象的基础 上发现一些用ABC 难以解释的征象或恶性征象时 ③当骨病变缺乏典型ABC 影像学表现,而病理报 告为ABC
讨论
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下 大部分病程缓慢,伴有疼痛和肿胀,部分合并病理性骨折 Vergel 等统计238 例ABC中病理骨折发生率和脊柱病变病理骨折发生率分别为 8%和21%
原发性ABC的影像表现
好发于长骨干骺端、骨端或脊柱附件部位的偏 心膨胀性溶骨病变
呈分叶形或皂泡样,边缘有骨嵴形成 部分病变呈卵圆形而无明显骨嵴,局部骨皮质 膨胀形成薄层或厚薄不均的骨包壳,生长较快 的骨包壳局部可中断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分 析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8年1月第24卷第1期urysmal bone cyst,ABC)是 1942年由Jaffe和Lichtenstein命名,相对少见的肿瘤 样病变,病因尚未明确
约占全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1.5%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的良性囊性病变,充盈血液的囊 被结缔组织的间隔分隔,间隔中含有纤维母细胞、破 骨细胞型巨细胞和反应性编织骨
大约1/3 ABC可伴随其他病变存在,如骨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等,这部 分ABC 被定义为继发性ABC
原发性ABC作为一种独立病变具有典型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
材料与方法 男11例,女8例
年龄12~46岁,平均 22.94 岁 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不适。 19 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8例行螺旋CT检查,6 例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ymphony 1. 5T超导MR 扫描仪进行矢状、冠状、轴位的连续扫描。所有 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病例一
病例二
“右股骨病灶清除标本”示:符合动脉瘤样骨囊肿,伴出血、血肿形成
病例三
“左胫骨上段病灶清除标本”示: 动脉瘤样骨囊肿伴局部不典型纤维组织细胞瘤
病例四
“右股骨下段肿物切除标本”: 动脉瘤样骨囊肿,囊壁有骨巨细胞瘤样改变
病灶呈分叶状或卵圆形,是由于肿瘤向各个方向生长速度不同所致,各叶之 间可见由于骨吸收相对较慢而形成的骨嵴,呈皂泡样改变
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ABC有不同的表现 液- 液平面被认为是ABC典型的影像表现,本组3例均发生于长管状骨,其中2例 为继发于骨囊肿,2例为MR检查发现。
液-液平面在病理学上为含不凝血的腔隙,当患者保持某一体位一段时间 后,其内高密度的细胞发生沉降,与低密度非沉降的浆液构成了液-液平 面,但有学者认为这一征象也可见于其他病变,并不具有特异性
e诊断APP,医学影像医生的学习工作好帮手
苹果手机AppStore搜索下载,安卓版各大应用 商店搜索下载 /software/9806380.html
骨膜下的ABC多呈侵袭性的影像表现,出现边缘不规则的骨膜下缺损,常 伴有中断的骨膜反应,常规X线下易误诊为恶性病变。软组织肿块常出现在 膨胀显著并且靠近骨表面的病变周围
固态动脉瘤样骨囊肿,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特殊类型,常发生于下颌骨、 颅面骨及手足的短管状骨,除了缺乏明显的分隔及空腔外,它与典型的动 脉瘤样骨囊肿组织学上没有明显差别
鉴别诊断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GCT) :好发于20~40岁,病变长径一般与 骨干垂直,几乎没有骨膜反应和钙化,周围亦有骨壳,但通常较薄且不完整。 病灶周围过度带较宽,缺乏硬化边,较少出现液-液平面
如何提高液-液平面的检出率是诊断ABC 的重要环节,本组研究发现,CT 平扫和增强扫描对液-液平面的检出率并无差异,但增强以后实性成分强 化明显,对比之下能更清楚地显示囊性区域和液-液平面,观察时应尽量 用窄窗宽
发生于脊柱的动脉瘤样骨囊肿呈膨胀性改变,以累及椎体后部及椎弓为特 点,可累及周围软组织,也可由1个椎体向另外椎体扩展,多合并病理性压 缩骨折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
心得体会
本文作者通过分析19例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了对本病的认识
本篇文章创新性较差、例数相对较少 总之,只要抓住膨胀性骨破坏和内部含有分房样液性密度(信号) 或液-液平 面的特点,不难对大部分ABC 做出正确诊断
谢谢!!
结果
19例病变中,17例病变呈膨胀性,15例病变边缘可 见骨嵴,14例边缘可见硬化, 18例病变内密度或 信号显示不均匀,可见这些改变是比较具有共性的 影像表现
9例病变内可见分隔,3 例病变见到液- 液平面,2 种征象有助于ABC的诊断,但需要与其它病变相鉴 别
本组19例中8例为继发性ABC,3例继发于骨巨细胞 瘤,2例继发于骨囊肿,2例继发于软骨母细胞瘤,1 例继发于腰椎结核 继发于骨巨细胞瘤的ABC膨胀均较明显,并可见到 较明显的骨嵴 继发于骨囊肿的ABC均见到液- 液平面 继发于软骨母细胞瘤的病变密度不均匀,可见点状钙 化 继发于腰椎结核的ABC可见死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