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是主要的育人园地,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接班人的重任。
人们一般在小学时期度过自己的少年时代,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小学的德育教育,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一、充分认识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人们往往认为,青少年时代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而比较重视中学和大学的德育教育而忽视小学中的德育教育,认为无关紧要,可有可无。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的。
青年时期无疑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但这一重要时期。
往往有它的前伸和后延。
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少年时代良好道德观念的树立,正是为中学和大学时期的德育教育,为青年时代人们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打成基础、做铺垫。
因此,小学、中学和大学中的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承的,要求决不能截然分开,忽视和放松小学德育教育是不正确的、有害的。
二、小学丢弃教育的方针和原则
按小学德育教育的方针要求必须坚持正面灌输,这是由少年时代的特点决定的。
少年时代,脑子是一张白纸,施朱则赤、施墨则黑。
灌输的原意,打个比方就是思想教育好比“流水”、学生的头脑好比“禾苗”。
禾苗适时浇水,则树叶茂盛,缺少水分,就会瘦弱枯萎,不能健康生长。
灌输的内容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优良道德品质教育。
灌输的目的是最终把学生培养成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言教”和“身教”相结合,是小学德育中的一条重要原则。
学生离开家庭步入校门,主要的教育者就是老师,他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其一言一
行都对学生有深刻的影响。
“言教”是重要的,学生能亲耳听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应该做到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身教”更为重要,学生能看到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
必须强调言行一致,用良好的自身形象影响人。
有的老师教育效果不佳,重要的一条是“道理一大套,自己的行为不对号”,给学生的思想造成极大混乱,这是十分有害的。
小学学生思维单纯,思想多变。
这就要求教育要针对特点,探索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工作不但要讲细心,而且要有耐心。
了解学生年龄、性格、思想、爱好等,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个学生的教育工作。
现在的学生思想敏锐,接受信息快,要做好他们的德育工作必须注意灵活性,切忌呆板说教,要因人而异地进行疏导,要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善于激励也是培养儿童思想道德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顺应学生心理,使学生积极乐观地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总之,小学教师要对学生把“大”道理讲“小”,把“空”道理讲“实”,把“死”道理讲“活动”,启发诱导、潜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