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审批单MH10-28.5A3MG80-28.5A3龙门吊安装及拆卸方案编制:审核:批准:项目经理部年5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引用标准 (1)三、起重机的主要参数 (1)四、安装程序 (2)五、龙门吊安装负荷实验 (15)六、拆除程序 (16)七、龙门吊安装拆除质量保证措施 (18)八、安全保证措施 (19)九、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19)十、附件一:安装单位资质 (21)十一、附件二:安装人员证件 (21)一、工程概况二、引用标准1、QJ/HLJ1.7-2004 《门式龙门吊安装检验规程》2、QJ/HLJ1.8-2004 《架桥机安装检验规格》3、《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2078-98三、起重机的主要参数(1)、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系列有(单位t):1)、双主梁、单小车5、10、16、20、25、32、50、63、80、100、125、160、200、250、320;2)、单主梁、单小车:5、6.3、8、10、12.5、16、20、25、32、40、50;3)、双小车:5+5、10+10、16+16、20+20、25+25、32+32、50+50、63+63T、80+80、100+100、125+125、160+160;4)、抓斗:3.2、5、6.3、8、10、12.5、16、25、32、40、50;5)、电磁吸盘:5、6.3、8、10、12.5、16、20、25、32、40、50;(2)、起重机的跨度系列有:10~50m。
(3)、工作级别A2~A7。
(4)、有效悬臂3.5~15m。
(5)、起升范围:12~16m(包括起升高度和下降深度两项内容)。
(6)、各机构工作速度范围:0.63~63m/min (在同一范围内各种速度具体值的大小与起重量成反比,与工作级别成正比)。
四、安装程序3.1龙门吊安装前准备工作3.1.1向漳州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备案,履行告知手续。
3.1.2按配置清单核对零部件。
3.1.3设备技术文件齐全。
3.1.4检查确认机电设备在运输后没有变形、损伤和锈蚀,钢丝绳没有锈蚀、损伤、折弯、打环扭结和松散现象。
3.1.5安装龙门吊前对龙门吊轨道和车档进行详细检查,检查结果符合GB50278-98《龙门吊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3.1.6清除安装现场所有不利施工的杂物,并在施工区域设警戒线及施工标识。
3.1.7结构件单件最大重量:2.3吨,选用25T吊车用于安装起吊。
3.2施工期间的基本要求及安全规定3.2.1龙门吊安装属于高空作业,施工前技术员及现场指挥员向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详细介绍安装工序、技术要求和指挥信号。
3.2.2严禁在施工的龙门吊下面逗留通过,与安装施工无关人员不准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3.2.3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按有关安全规定佩带好安全用品(安全带、安全帽、绝缘鞋等)。
3.2.4施工现场使用的氧气瓶、乙炔瓶必须保证立放并固定好,两瓶之间距离不得小于5m。
3.2.5在上下起吊物件时要确保捆绑物件牢固。
3.3安全管理方针和安全管理目标3.3.1安全管理方针:防管结合、支管与群管结合,做到文明施工。
3.3.2安全管理目标:确保零事故发生。
3.4龙门吊组装3.4.1轨道安装(1)轨道安装在坚实的基础上,按照轨道的有关规定(GB/T10183-2005)进行安装,接头可制成直接头,也可制成斜接头,接头间隙一般为1-2毫米,两轨道端头(共有4处),安设强固的掉轨限制装置(如加焊接档架),防止起重机从两端出轨,发生严重事故。
(2)接头处两轨道的横向位移或高低不平的误差均不得大于1毫米。
(3)两条平行的轨道,在跨度方向的各个同一截面上,轨道的高低误差不得超过10毫米。
(4)轨道跨度中心与轨道中心偏差a、轨道中心与承轨梁中心偏差b、轨道不直度偏差c、不得超过表 1 的规定。
表1 轨道安装允许误差(单位:mm)3.4.2地梁、支腿安装先用螺栓把各构件连接好,然后参照 图5、图6 ,按表 2 所列项目检查和调整几何尺寸,使其符合图样要求。
表2 桁架结构支腿组装技术要求续表 如果各主要尺寸在上表公差范围内时,可进行扩孔和铆接工作。
支腿与下端梁如用铰制螺栓连接时,先不要进行铰孔,待桥架装好,桁架式(挠性支腿)图 65、临时撑杆4、法兰支撑面3、支腿2、地梁1、水平中心线1、水平中心线2、地梁3、支腿4、法兰支撑面5、临时撑杆图 5桁架式(刚性支腿)验证支腿垂直度之后再配铰。
为了使支腿支承面上的孔不致发生变位,把2根支腿用槽钢(安装工艺用)连接起来,待支腿与桥加安装后再拆去。
组装支腿时,为了方便安装,应把电气室安装在刚性支腿上,而不必等支腿立起后再安装。
3.4.3桥架安装跨度大的主梁,由于受运输条件所限,为分段制造的。
应把几段桥架用预装螺栓连成一个整体。
连接时可以利用已铺好的大车运行轨道面作为水平基准。
需要进行铆接的桥架结构,如果大车运行轨道面离地面高度不能满足铆接作业时,可以另搭一个一定高度的架子作为水平基准。
将桥架横放在轨道上或架子,如(图7)(图8)所示。
最好架在与支腿连接用的支承面上,用水平仪测出两端支撑面上边小车轨道的水平标高;单主梁桥架上只有一根轨道,所以只找出两端各一点的标高相同即可。
双梁桥架上有2根轨道,须找出两端共4点的标高相同。
以这两点或四点作为零点,按图样和表 3 中规定的技术要求,用千斤顶垫出抛物线形的拱度和翘度。
垫拱度和翘度时,对于箱形梁应垫在大筋板的下边,对于桁架梁应垫在各节点处,小车轨道下方的工字钢也应垫好。
在测量跨度(这时的跨度指刚性腿支承面中心到挠性腿支承面中心之间的距离)、桥架的对角线偏差、主梁的水平旁弯、小车轨距偏差、同一截面内2根小车轨道的高低差、小车轨道接头处的高低差和侧向错位等各项指标都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之后,再将接头处的所有螺栓拧紧。
铰制孔螺栓连接部分,应接图样规定的公差铰孔后,再用铰制孔用螺栓连接,不能随意更改。
表3 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技术要求图 7 以轨道面为基准的桥架组装图1、支撑面2、支架3、大车运行轨道3、大车运行轨道2、节点1、架子图 8 以架子面为基准的桥架组装图续表当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要求而仅有小车轨道接头处的高低差超标时,可按下图 9 所方法将高出的轨道接头制成斜面。
轨道接头处的修整图 9箱形结构的主梁,内腔无法涂漆防锈蚀,为了防止水汽侵入腐蚀主梁内腔,必须保证主梁内腔的密封性。
因此,箱形结构的接头,除用螺栓连接好外,还须按图纸规定在接头处边的大筋板上补焊一块方板,方板四周要焊满,不得透气,主梁两端的圈孔,最后也用同样的方法焊好。
桥架结构的铆接接头,应首先按上图所示,将桥架置于已经铺设好的大车运行轨道或架子上,用预装螺栓把各部位连接起来,检查规定的各项指标。
必须注意,这时的拱度和翘度是根据桥架图样中各节点的数值垫出来的,它比实际要求的拱度和翘度要大,用以补偿由桥架自重所起的下沉。
在调整各部位尺寸时,需把调整部位的预装螺栓稍松一下,待调整后再拧紧。
只有当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图样要求和文件规定的要求后,再进行扩孔和铆接。
3.4.4台车与地梁安装主动台车与地梁安装,视条件,有立装和卧装两种方法。
(1)立装一般情况下都采用此种方法安装。
把驱动台车安放在轨道上,并有效地支撑住。
再把装好的带地梁的支腿整体吊放到台车上,对准铰接孔,穿上铰轴固紧轴头上的挡板和螺栓,然后用足够的拉索把整个支腿固定好,待桥架吊起后放松固定索,注意此时仍需要足够人力拉着,最后将支腿平移到桥架下,与桥架连接起来。
(2)卧装法若有条件,亦可采用此种安装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把台车放倒,平移至地梁支承处,如立装法所述将台车与地梁连接好。
因台车较重,需在台车下边垫实,待桥架吊起后,再把组装好的整个支腿吊起置于轨道上,移到桥架下方用螺栓与之连接。
在吊起前为了防止支腿立起后倾倒,应栓上拉索,这样还便于调整。
3.4.5支腿与桥架安装按要求检查支腿垂直度,由车轮处测量出跨度和对角线偏差。
如有偏差,先利用主梁与支腿间的垫板进行调整,必要时加偏斜垫片。
所有的垫片最后都应在边缘处点焊在支承面上。
各部分尺寸都合格后,按图样规定铰制支腿与桥架和下端梁的螺孔,将螺栓全部紧固好。
3.4.6大车运行机构的安装大车运行机构在厂内已装配好,与台车或地梁一起发运,大车运行机构在起重机组装好后应作下检查:(1)检查基准检查运行机构时,应以主动车轮外侧为基准。
(2)车轮端面的水平偏斜如(图10),每个车轮的水平偏斜应≤L /1000,且两个主动或被动车轮的不平行方向应相反,如(图11)所示的任何一种形式都是符合要求的。
图 10 车轮水平偏斜图图 11 车轮水平偏斜组合形式(3)测量跨度方法同前面所述(略)(4)车轮找正车轮找正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及同位差。
1)平行度:用0.6-1.0mm尼龙线,按(图12)所示,在车轮下部拉下两条平行线,看车轮内外侧平行线接触的情况。
如果平行线在车轮4个侧面上都均匀接触,这说明前后车轮平行并在同一条线上。
如果有间隙,则测量一下尺寸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若不在规定的范围内,应松开固定角型轴承箱的螺栓,进行调整。
必要时,可把固定角型轴承箱的垫板铲下来或用气割割下来,待车轮调好后再焊。
2)垂直度:车轮在垂直方向偏斜不应大于1/400L (L 为测量长度),且上边应向外(如图13)。
3)同一端梁下车轮的同位差如(图14)。
① 车轮同位差: 2个车轮时≤2mm 。
3个或3个以上时≤3mm 。
② 测量方法:在端梁外侧拉一钢丝,平行于端梁中心线,其高度接近于车轮的图 13车轮垂直偏斜测量图同一端梁下车轮的同位差图 14轮缘,测量点在车轮的垂直中心线上。
测量出钢丝与各轮测量点距离,选定一个车轮为基准,则其他车轮的同位差即可计算出来。
(5)分别驱动机构的安装分别驱动机构(如图15)所示。
以调整好的车轮中心为基准,安装并调整减速器,再用传动轴和减速器主动轴连接起来。
等到找正时要保证联轴器上的窜动量和控制齿轮联轴器的极限歪斜量,其数值见齿轮联轴器窜动和歪斜量 表 4 。
表4 齿轮联轴器窜动和歪斜量单位:mm检查窜动量时,对双齿联轴器可用手推动联轴器方法测得内齿圈(即齿套)在外齿上的窜动量。
单齿联轴器因有中间轴,测量轴的窜动量即可。
5、减速器6、联轴器7、台车架4、制动器3、电机2、角轴承箱 1、车轮图 15歪斜的检查,最有效地方法是把联轴器端部的弹簧胀圈、挡圈、密封胶圈等拆下,将内外齿端面对齐,如果内外齿端面沿全周都在同平面内,即无歪斜。
如果上下是齐的,左右一动一进,则说明有旁歪,须调正。
根据桥架拱度要求,允许减速器主动轴处的内外齿有下齐上进、电动机处上齐下进情况存在,但进入量应小于0.5mm。
调整好后,再把弹簧胀圈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