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叶澜教授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

叶澜教授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

叶澜教授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
华南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他认为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

一、扎实的课
扎实的课就是有意义的课。

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深入其中,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有强烈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愿望。

二、充实的课
充实的课是有效果、有效率的课。

教师言之有物,学生学有所得。

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学生均参与其中,课堂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学习、耕种收获的美好乐园。

三、丰实的课
丰实的课是动态生成的课。

它不完全拘泥于预设,而是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欲擒故纵,精讲点拨,期待课堂的精彩生成。

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在探究的精彩瞬间,常常有智慧的火花在不经意间点亮了师生的眸子。

四、平实的课
平实的课是常态的课,是实实在在的课。

它不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而是注重课程内容。

它不哗众取宠,教师的眼中只有学生。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有何人听课,教师都会把课堂看成是自己和学生的独有空间,看成是思维碰撞和智慧生成的神圣殿堂。

五、真实的课
真实的课就是不加粉饰、有待完善、值得反思的课。

真实的课必然是有缺憾的课,正因为不是十全十美,所以课堂显现着生命的原生态,也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修正自己的教学细节和教学行为,永无止境地追求教学的更高境界。

新课程下,一节好课除了具备以上特点之外,我认为还有几个环节需要引起重视:
1.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一节课需要提纲挈领。

展示给学生明确的目标,然后引导学生步步前行,层层深入,直到水到渠成。

2. 教学内容鲜活简约。

一节课需要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决不能面面俱到。

在重难点处浓墨重彩,层层设疑,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并留下悬念和回想的空间,给学生的思维以创新和自由。

3. 教学策略灵活有效。

一节好课必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教师要改变陈旧的观念,以生动的语言、科学的方法、灵活的手段激活课堂。

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鼓励质疑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 教学细节充实丰满。

细节决定成败。

一节课的绿意葱茏得益于它的细节。

课前要精心预设,课堂中要环环相扣,特别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以使课堂目标顺利达成。

5. 教学评价精准得当。

用多元的评价方式给课堂效果一个明确的结论。

用科学的语言表述,用全面的语句概括,用期待的眼光激励,给学生一个递进的阶梯。

一节好课是教师素养和教学机智的完美体现,是师生心灵琴瑟的和谐共鸣。

而好课的生成需要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积淀。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

”因此,教师应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时俱进,不断积累和完善学科素养,及时总结和反思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让课堂在科学预设与精彩生成中达到理想的境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