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一、周易的基础部分周易是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贤们对天、地、人和时间为客观对象的认识后,总结和创立一套符号系统和运算模型,就象选现在的计算机一样,在一的数学模型上对许多事情进行数学计算,然后就有了我们的数字时代。
我们先贤也创立了这类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包括了人和宇宙客观的关系,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等,以及万事万物的变化都统一于这个模型中来,万事万物都大统一这个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的计算,我们可以知道已知的时空和社会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也可以知道未知时空和社会的部分发展和变化。
这个运算模型叫:《易》。
《易》在远古就有,到了后来的夏、商、周,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的《易》,只不过到了周,周文王做了后天八卦的易后,人们一直沿用到现在。
周朝的易叫《周易》主要内容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阴阳五行、河图与洛书、64卦序、天干地支等。
1.先天八卦1)八卦的由来我们的祖先根据万物的产生发展得规律,创立了一套符号系统,这系统的基础元素就是“卦”。
这卦又是如何又来的?卦的产生是以人为中心的空间观察宇宙万物而得出的。
具体讲就是:老子的《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再生万物。
首先,道生一,以人为中心来看这个“一”,这里面就它的信息,因为在人对它时候,它就有左右之分,在左为阳,在右为阴,我们的先人创立了“—”阳爻和“- - ”阴爻,来表示“一”左右之象。
然后由一再生二,也就是“一”的前后运动,在人为中心的观察来说:前为阳,后为阴,也用“—”阳爻和“- - ”阴爻,也就在“一”爻的基础上有了“二”的有爻的变化,也就是一个平面变化(如图1)图1 再后,二生三:这个2爻组成的平面上下运动下,也就产生了表示上下关系的第三爻,这个表示上下变化的爻,也用“—”阳爻和“- - ”阴爻,也有其含义:在上为“—”,在下为“- - ”。
如图2.图2.最后这3爻及其变化后主成了先天八卦的立方体(如图3)。
图3先天八卦是有3个爻组成的,3爻就象“3D”,本生带有一个立方含义,只不过“3D”没有象的含义,而3爻有象的含义,有更多的信息。
从3爻变的情况,我们得出八个卦象,具体如下:1)在立方中,对于人来说:它位于左、前、上,那这卦的爻是:,2.在立方中,对于人来说:它位于:右、后、下,那这卦的爻是:3.在立方中,对于人来说:它位于:右、前、上,那这卦的爻是:4.在立方中,对于人来说:它位于:左、后、下,那这卦的爻是:5.以此类推,就得到八个卦,具体的位置如图3:图3.然后对这八个卦分别命名如下:他们分别对应自然的天、火、山、风、水、泽、雷、地。
具体如下表,2)八卦的阴阳大家知道乾卦为天,天为阳,坤卦为地,地为阴,另外六个卦,看哪个爻最少,如是阳爻最少,这个卦就是阳卦。
阴爻最少这卦就是阴卦。
这样兑、离、巽、为阴卦,震、坎、艮为阳卦。
卦有了阴阳就可以,定家庭的成员关系了:在家里父为天,天为阳,乾卦代表父亲;地为母,母为阴,母亲为坤卦;其他是男孩为阳其关系在阳卦找,女孩为阴,其关系在阴卦中找,因为卦由3爻主成,3爻的重要性是从下到上的关系,所以在阳爻中第一为阳爻的卦为家中的长子:震卦为长男,在阳爻中第二为阳爻的卦为家中的次子:坎卦为中男,在阳爻中第三为阳爻的卦为家中的幼子:艮卦为少男;家中的女孩也按这种方法定下来,即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
3)八卦的五行由于我们的先人对八卦的卦象经过研究后,根据它们性质和代表的事物,定出八个卦的五行属性:乾卦属:金,坤卦属:土,巽卦属:木,离卦属:火,坎卦属:水,兑卦属:金,震卦属:木,艮卦属土。
有了这些八卦的性质,我们就可以在一个立方中表示:如图4图4在图4中个卦的关系一目了然,这这结构中,所有的关系是以这个方中的中心点“O”为对称,爻是反向变化,如:巽----震,爻的变化是----;其家庭关系是:是长女对长男,其他关系也是以此类推。
既然八卦存在于这立方体中,他们的关系也就以“O”这个圆点为反向对称的关系,接下来,他们卦与卦的变化而产生的64卦,也是存在这个关系的。
其次,乾与兑,坤与艮,的1,2爻都是一样的,分别是以太阳、太阴组成而变化的,所以这四个卦叫西四卦;巽与坎,离与震,的1、2爻分别是以少阳,少阴组成的,他们叫东西卦。
如果我们把这八个卦平铺在一平面上就如下图5图5另外,这个方的结构也反映人身体部位:如图6,图6先天八卦是对万事万物进行归类,分组,对事物定性。
这种定性是对进一步分析,推算事物奠定前提条件,没有这种定性,也没有后面再风水、八字、预测等运用。
如果把先天八卦的所有关系放在手掌上,就可以看到如下情形:图72. 后天八卦与河图、洛书1)。
先天八卦只是对客观事物的定性和分类,因为万在变,先天八卦就无法正确反映变化的事物,这就要求先天八卦也产生变化,于是就有了后天的变化。
后天八卦变化的原则是,阴与阳、阳与阴变化,不能是阳与阳,阴与阴的变化,并且以中爻变化的为开始,即:离卦向乾卦运动,而后乾卦向艮卦运动,艮卦向震卦运动,震卦向离卦运动(如图6红线变化的路线),阳卦变化的路线是是顺时针方向;阴卦的变化是中爻是阳的阳卦坎卦向阴卦坤卦运动,坤卦向巽卦运动,巽卦向兑卦运动,兑卦向坎卦运动(如图8, 黑线方向的运动)阴卦变化的规律是逆时针方向的运动。
这样就得到后天八卦图,其方框的为后天八卦位置,园形为先天八卦:图8后天八卦与五行的关系:在这立方体中,有个中心,这个中心五行属土,然后根据五行相生和相克的关系得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9:图9有了五行的定位,也就有春夏秋冬的关系,在五行中水代表冬季,木代表春节,火代表夏季,金代表秋季;这样坎乾为冬季,艮震为春,巽离为夏季,兑金为秋季。
这样就为后天八卦进洛书方便了2)河图洛书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如图10图10如果把河图用现在的数字表示如下表河图72498 3 51016其中1,3,5,7,9为阳数,2,4,6,8,10为阴数,这5组数里面都是1,2,3,4,5的基础上加上5,形成6、7、8、9、10,如果把所有的阳数相加为25,所有阴数相加为30,把所有的阴数和阳数相加合数为55。
2、6;3、8;2、7;4、9;5、10为另外,河图数的上下,左右排列,这样他也就具备了五行的性质,如下表南方(火)西(金)北(水) 这样1-10数字的阴阳五行就出来了。
洛书:洛书的数字是1、2、3到9,按一的规律在九宫里排列,其规律是数字从1开始在最下面的正中,然后其他数字依次安“S ”形排列,最后左下角的数字和右上角的数字对换,最后得到一种有许多关系的数列,如 图11:图11这个排列的规律是上下,左右,斜向的数字相加就会得出15,其中1,3,5,7,9为阳,在图的正位,即正北,正东,正南,正西。
阴数在阳数的侧位。
有了位置也就有了五行,如:图12南(火)夏东(木)春 西(金)秋北(水)冬 图12这样后天八卦也有春夏秋冬,这样就可以进洛书了,这里洛书的数组合有这样的一个规律,即4和9一组,1和6一组,3和8一组,2和7一组,因为他们这组里的数之差全为5,也都等于中央的5.如果把这几个数用线相连,4-9-5-1-6,8-3-5-7-2 就是双“S”形状,也有就是佛家里“万”字。
后天八卦也就按这个规律进洛书,即:坎、乾为冬,坎入1位,乾入6位;艮、震为春,艮入8位,震入3位;以此类推得到后天八卦图13图13由于,八卦进了每个数字宫里,在洛书中1-9的数字,具备了五行属性,如下表因为5居所有数字的中央,虽然没有具体的八卦进入,但中央的属性为土。
这个数字宫位的属性很重要,它是以后风水,命理,预测,中医,养身,军事等数术应用的判段的基础。
4. 八八,64卦序先天八卦,每一卦与其他7卦和本卦组合,就产生了64个六爻复卦,其中的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在下的卦称为内卦,在上面的卦称为外挂,具体情况如下图14图14如果把64卦按一定的方法排列起来,就有好几种排法,其中比较多的有“伏羲64卦次序”、京房卦序、邵庸卦序等。
1). “伏羲64卦次序”: 它的组合原理是内卦按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的顺序分别与外挂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顺序,分别组合,就形成如下的卦序如果每个内卦按先天八卦平面图15的顺序,再分别与外挂按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顺序,并以左半部分以逆时针,右半部分为顺时针排列卦序,组成的卦序如下图16:图15图162)京房八卦:京房八卦石西汉金房所传,具体如下图17,它的主要特点:首先每个卦先和自己组合,一八纯卦为头卦:如震宫的头卦为,然后以它的头卦为基础的第一爻变化一下,即阳爻变阴爻,或阴爻变阳爻,成为一世卦;然后是以一世卦为基础的第2爻变化一下,成为二世卦;接着以二世卦为基础的3爻变化一下,成为三世卦;再接着以三世卦为基础的4爻变化一下,成为四世卦;再然后着以四世卦为基础的5爻变化一下,成为五世卦;到了五世卦变好后它是五世卦为基础,在回到第4爻再变化一下,成为游魂卦;最最后以游魂卦为基础的1,2,3爻同时变化一下,就成为归魂卦,这样归魂卦的内卦与头卦的内卦又一样了。
其他几卦以此类推,就得到如图17的京房卦序。
图17京房卦序在立方中体现着一种类锥体的图象,它总是以该宫的本卦为出发点,向它在立方体中的对称反向卦发出,而它的反向对称卦为收纳点,收纳与它相邻相对的卦的变化,但这个接收总有2个方向的卦不发生变化,使它们成不了一个封闭锥体,所以叫类锥体,如图18:4)邵庸卦序宋代邵庸创立了自己的一套卦序,它的这套卦序实际是一横轴从右到左分别为“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为横坐标,纵轴从下到上分变为“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为纵坐标的矩阵图。
如图19坤,艮,坎,巽,震,离,兑,乾坤坤艮艮坎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