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危险分层1
症状 年龄 危险 因素 性别 并发 症
•30分钟 •≥65岁 •≥2个
年龄愈大,死亡率愈 高
01.高血压 04.家族史 02.糖尿病 05.吸烟 03.高脂血症
•女性
• 机械并发症
女性ACS死亡率明 显高于男性
01.游离壁破裂 02.室间隔穿孔 03.乳头肌断裂
症状与ACS死亡率
美国一项研究纳入3522例有已知心血管疾 病的患者,并将其症状分为以胸痛为特征 的典型ACS、疼痛症状群(背痛等)、压力 症状群(憋气等)及弥散症状群(大多症
ST压低≥0.5mm ST压低≥1mm
2个导联和3导 联ST段压低, 年死亡率分别 为11%和30% ST压低≥2mm
•≥2个导联出现
ST段压低≥0.5mm (0.05mV) ,伴有 症状时,提示 NSTE-ACS
•ST段压低
≥1mm(0.1mV ),1年的死亡 和MI发生率为 11%
•ST段压低
≥2mm( 0.2mV),1 年的死亡率 升高6倍
19.9%
14.5% 12.6% 9.2%
4.9%
(n=5,681)
5.7%
(n=1,098)
(n=294)
(n=302)
(n=249)
(n=211)
* x upper limit of normal
Alexander JH et al. Circulation. 1999; Suppl 1:1-629.
14 12
13
P<.0001
P=.014
3.5 1.8 1
n=67 67 n=150 150 n=155 155 n=78 78
10
8 6 4 2 0
5.7 1
n=504 504
2.1
n=717 717 n=324 324 n=90 90
0
1
2
3
0
1
2
3
No. of Elevated Biomarkers
TIMI分级 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
NSTE-ACS的TIMI危险评分
病史
年龄≥75岁
分值
1
≥3个冠心病危险因子(家族史,高血压,高 胆固醇,糖尿病,吸烟)
已知冠心病(狭窄≥50%) 1周内使用阿司匹林 表现 近期(≤20h)严重心绞痛 心肌损伤指标升高
入选标准:1434例患者心绞痛>30min,ST段抬高,症状发作 <6h
TIMI危险积分优缺点
TIMI评分的优点:能快速在床旁获取所有评 分参数,算法简便,便于早期指导治疗。 缺点:未纳入对预后有重要意义的血液动力 学因素或无创检查,影响了其预测的精确性 ,对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较差。
Antman EM,et al.JAMA.2000,284:835~842
ACS TnI升高同死亡率关系
8 7
7.5 % 6.0 % 3.7 %
42天死亡率%
6 5 4 3 2 1 0
3.4 % 1.0% 1.7 %
831
0 to <0.4
174
148
134
50
67
9.0
0.4 to <1.0 1.0 to <2.0 2.0 to <5.0 5.0 to <9.0 Cardiac troponin I (ng/ml)
Braunwald E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0;36:970–1062.
ACS危险分层
ACS危险性是什么?
猝死或死亡
再次MI
早期发生并发症
ACS分层指标
指标1
指标2
指标3
指标4
临床资 料
心电图
标记物
非创伤方 法
ACS危险分层指标-临床资料
01.胸痛持续时间 02.症状发生在1月内 03.48小时内反复发作
24
30
36
42
48
月数
Lindahl B, et al. N Engl J Med. 2000;343:1139-1147.
ACS TnI, CRP, BNP 与 30天死亡率关系
30-Day Mortality Risk (%)
OPUS-TIMI 16
6 5 4 3 2 1 0
6
TACTICS-TIMI 18
1
1 1 1 1
ST段偏移≥0.5mm
危险评分=总分值
1
(0~7分)
TIMI 积分 0 ~ 2 分为低危
3 ~ 4 分为中危
5 ~ 7 分为高危
TIMI 11B试验
1996年8月~1998年3月,由北美、南美和
欧洲10个国家200个医疗中心选取3910名不
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参与研
ESC 2007 NSTE ACS指南
GUSTO-IIb Study: ACS 患者不同ECG变化的死亡率对比
10
6个月死亡率对比, %
8
ST ↓ ACS
6
4
2
0 0 30 60 90 天数 120 150
T- wave inversion
180
Savonitto S, et al. JAMA. 1999;281:707-713.
ACS危险分层
昌平区中医医院:张碎虎
Contents
1
2 3 4
ACS概念
ACS危险分层指标 ACS危险分层方法 ACS危险分层意义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
概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 ,并因此导致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或 闭塞,引发心肌缺血甚至梗死的临床综 合征。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不稳定斑块/易损斑块) 破裂或糜烂
冠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完全或 不完全闭塞
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
通过冠状动脉造
影可见:左侧冠
状动脉回旋支中
段有巨大血栓形 成,而对角支近 中段可见动脉狭 窄。
根据心电图ST段改变,ACS被分为急性 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TE-ACS)和非ST段抬高急 性冠脉综合征(NO-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
入选标准:3910患者,24h内UAP或NSTEMI(静息胸痛),有 冠心病证据(ST段偏移或心肌损伤指标)
Antman et al.Circulation.1999,100:1593~1601
STE-ACS的TIMI危险评分
病史 年龄≥75岁 65~74岁
糖尿病或高血压或心绞痛 检查 收缩压<100mmHg 心率>100次/分 Killip Ⅱ~Ⅳ 体重<67kg 前壁ST段抬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 距离就诊时间>4h 危险评分=总分值
2个月心室重构的独立因 素,与1年内死亡相关
01.出现早 02.达峰快(6-8h) 03.消失早(24h)
• 2小时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8) 辽宁医学杂志,2011,25(6)
CK-MB升高水平同ACS患者6个月死亡率关系
CK-MB 水平
Normal 1-2* 2-3* 3-5* 5-10* 10*
P=.007
10
CRP 2-10 mg/L (n=294) P=.29
10
Troponin T 0.60-0.59 |¨¬g/L (n=36 P=.001
CRP <2 mg/L (n=314)
0 0
Troponin T <0.60 |¨¬g/L (n=17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0
6
12
18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2007,63
Present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Emergency Department
Non-ST
ST
In-hospital
Unstable Angina
Non-Q Wave MI
Q Wave MI
程旭.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24。陈润泰。丁香园。
ACS危险分层方法
ACS早期危险分层方法,简单易行
TIMI
临床易掌握,但临床上已少使用 评价体系全面,不良事件预测准
GRACE
确度高 预测NSTE-ACS患者30d死亡风险和
再次MI复合终点事件相关性较高
PURSUIT
陈韵岱。中国心血管医师,2012,2(2) 吴天源。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分值 3 2
1 3 2 2 1 1 1 (0~14分)
TIMI 积分 积分0 ~ 4分者为低危
积分5 ~ 8分者为中危
积分>8分者为高危
STEMI的TIMI-Ⅱ与30天病死率
危险评分 0 1 2 3 4 5 6 7 8 >8 30天死亡率(%) 0.8 1.6 2.2 4.4 7.3 12 16 23 27 36
分值 2 5 8 11 14 23 31
Killi p 分级
1级 2级 3级 4级
分值 0 21 43 64
入院时心脏骤停 心肌标记物升高 ST段改变
>133分者近、远期死亡或MI发生率明显增高
危险程度判断
积分小于113 分为低危
积分在113 ~ 133 分为中低危 积分在134 ~ 159 分为中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