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华师大《近代汉语》大纲练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近代语言研究》模拟试题(1)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近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历史学科。
2、认识近代汉语的历史范围要确立两条原则,一是认识的原则,二是前后阶段可以的原则。
3、近代汉语的使用更加频繁,也更加灵活,从而使加缀式双音词和多音词大大。
4、近代汉语文献里的错字,多半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一个是致讹;一个是致讹。
5、等韵学产生于唐宋时代,其研究对象是《切韵》、《广韵》音系和以来的近代汉语语音。
6、进士——古代指可以进授官职的人,时代则专指殿试取中者。
7、时代,“才人”指编撰杂剧、话本的作者或说书艺人。
8、词义的引申有式和式两种方式。
9、偏义词组是近代汉语的新的词汇现象。
10、大约从起,人称代词“我”、“你”、“他”逐渐经常地带上后缀“们”(或写作“门”、“每”、“瞒”)表示复数。
11、“打”可以作前缀,比较常见的格式是“打+单音动词”。
12、第三人称代词“”字的普遍使用,标志着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配套更加完备。
13、以后,系词“是”置于表语之后的判断句式逐渐消失。
14、表示语气的助词主要有:……者、着(著)、咱、则、着者、则个。
15、大约在末年,开始出现“被”字引入主动者的句例。
16、现代汉语递进复句中常用的关联词“不但”、“而且”,最迟在时期即已使用。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每小题 2 分,共8分)1、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
句中的“头脑”,意思是“”或“人物”。
A、脑袋B、思维C、对象D、头头2、下列四组词,只有组都是偏正式合成词。
A、船只、细人B、善为、成办C、说开、坐地D、净手、左右3、(生白)酒钱多少?(旦)这个不妨,看官人与多少。
句中的“看”是。
A、比喻义B、引申义C、影响义D、常用义4、“我们”的合音词“俺”和“你们”的合音词“您”,最早使用于。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三、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打 。
每小题 1分,共10分)()1、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
()2、近代汉语的主干部分是语言新质与旧质交替演变较显著的时期,语言现象特别丰富,也特别复杂。
()3、近代汉语中的36字母代表了唐宋时代语音里的36个声母,我们在看这些字母的时候,只须着眼于他们的声母,而不必顾及他们的韵母和声调。
()4、探花——全国性科举考试第三名。
()5、指代常能引起词义的引申。
()6、所谓读音相同或相近,必须是声母和韵母都相同和相近,有时还须考虑声调的因素。
()7、一种语法形式替代了另一种语法形式,这种情况在语法史上是不断发生的。
()8、介词“和”强调语气的用法在宋代即可见到。
()9、近代汉语的系词“是”可以不放在主语和表语之间,而置于表语之后。
()10、用“可”字表示祈使语气,这种语言现象可以上溯到唐代。
四、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 4分,共12分)1、俗体字:与正体字相对而言,多半笔画比较简单易写,流行于民间,经常出现在近代汉语文献里,特别是手抄文献里。
如:赞,俗体有“賛”。
2、反切:汉字的一种注音方法,指抽出反切上字的声母和反切下字的韵母与声调,拼合成一个音节。
如:同徒(t)红(óng)切。
3、常用义:一个词若具有几项意义,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意义称为常用义。
如:“张开(眼睛)”这个意义就是“睁”的常用义。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1、八老收拾货物,打点起身。
2、小厮家眼睁,望见那人是个野狐。
3、家童,你且看些饭来,与俺食用咱。
4、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5、(鲁智深)叫一声:“着!”那崔道成心慌,只道着他禅杖,托地跳出圈子外去。
6、本要跳过来杀公人,却被店内人多,不敢下手。
7、众人四下里看时,老大一个花园,周围墙垣又高。
8、待伊朱解回归日,扣马行头卖仆身。
9、桥下翻银滚雪般的水,流从石洞里去。
10、那队皂旗金兵不顾和尚,从东去了。
六、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与古代汉语相比,近代汉语在语汇方面有哪些明显的特点?答:(1)产生了大量的新的词语,一部分表达原有的概念,一部分表达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概念。
(3分)(2)古代汉语里的许多词,在近代汉语里具有了新的意义。
(2分)(3)从内部结构看,双音词、多音词数量大大增加,出现了具有固定形式和能产性质的多音词语结构。
(3分)(4)涌现了一大批新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偏义词、行业语、术语等。
(2分)2、简述近代汉语中新出现的词语的类型。
答:(1)大量的新概念用新产生的词语来表达。
如科举制度产生后,陆续出现了“状元”、“八股”等一批新的词语。
(4分)(2)许多旧的概念也用新产生的词来表达。
如“仆人”用“院子”来表达。
(3分)(3)一些古汉语中的词,在近代汉语文献里产生了新的意义。
如古代表示官名的“郎中”,宋代以后用来称医生。
(3分)13、区分词缀和助词的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1)词缀是词素,是比词小的单位,如:阿;助词是词,如:的、了。
(5分)(2)词缀的使用属于词法范畴,一般与整个句子没有直接关系;助词的使用则常常会对句子的结构、时态或语气产生影响。
(5分)4、归纳出近代汉语中判断句的形式。
举例说明。
答:(1)主语+是+表语。
如:这位哥哥是张仪。
(1分)(2)主语+是+表语+也。
如:老夫是这襄阳人也。
(1分)(3)主语+乃+表语。
如:此人乃赵野鹤。
(1分)(4)主语+乃+表语+也。
如:吾乃东吴甘兴霸也!(1分)(5)主语+乃是+表语。
如:此乃是前代老祖师锁镇魔王之殿。
(1分)(6)主语+表语+是(是也,便是)。
如:道信禅师,贫道是也。
(1分)(7)主语+是+表语+便是。
如:贫道是司马德操的便是了。
(1分)(8)主语+乃+表语+是也。
如:某乃孙武是也。
(0.5分)(9)主语+表语。
如:小可汴梁人氏。
(0.5分)(10)主语+表语+也。
如:老夫螽州白鹭村人也。
(0.5分)(11)主语+为+表语。
如:文丑为河北名将,谁可擒之?(0.5分)(12)主语+系+表语。
如:太尉杨彪系袁术亲戚。
(0.5分)(13)主语+非+表语。
如:田猎恐非正道。
(0.5分)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近代语言研究》模拟试题(2)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著名语言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写作的《“这”“那”考原》一文中开始使用“近代汉语”这个名称。
2、研究近代汉语主要依据该时期的材料。
3、夺文指了文字;衍文指了文字。
4、研究近代汉语,调查的主要对象是近代汉语。
5、近代汉语文献语言同时具有丰富的变化形态和变化形态。
6、对于平、上、去、入四声,至迟在就已被分为平、仄两类,即将上、去、入三声归入仄声,与平声相对。
7、“平分二义,入派三声”是的两大发现。
8、举人——古代指选用人才,作名词用时,则指被举荐的人才。
时代则专指乡试取中者。
9、也有同步引申的现象。
10、近代汉语偏义词语包括偏义和偏义两类。
11、“我们”的合音词“俺”和“你们”的合音词“您”,最早使用于。
12、前缀“有”的使用特点是:(1)只与动词组合;(2)“有V”一般表示人的。
13、“生”字作形容词后缀,用例大多见于时代的文献。
14、“奴”和“侬”声母相同,这两个词可能同出一源。
以后,“奴”用作妇女的谦称。
15、第二人称代词“你”从古代“”演化而来,在唐代文献里已普遍使用。
16、近代汉语中“主语+表语+是”的判断句来源于。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每小题 2 分,共8分)1、门子听得,只做不知,洋洋的走了开来。
句中“洋洋”的意思是。
A、懒洋洋B、悄悄地C、慢慢地D、骄傲地2、下列四组词,只用组都是合成词。
A、阿你、头口B、筹算、左右C、门户、兀兀D、郎当、早晚3、下列四组词,组都是动宾式合成词。
A、头高、船只B、净手、点胸C、口滑、辗转D、嘴舌、说开4、“却得一伙泼皮通报,不是着了那厮的手。
”这是关系复句。
A、转折B、因果C、假设D、连贯三、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打 。
每小题 1分,共10分)()1、南宋、元代、明代和清代是近代汉语时期。
()2、近代汉语词语的总量不可能超过古代汉语。
()3、无论是编写反切还是拼读反切,实际上都在进行着声、韵、调的分解和拼合。
()4、“潇潇洒洒”是一个合成词。
()5、“坐地”是一个动宾式的合成词。
()6、固定用语中有偏义复词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也是存在的。
()7、金、元、明时代的“您”,没有尊称对方的意味。
()8、“啥”大概是“什(甚)么”的合音字,在明、清时代常写作“蛇”、“煞”等。
()9、“乃”前面可以加否定副词表示否定判断。
()10、在否定式被字句里,否定词可以置于“被”字之前,也可以置于“被”字之后。
四、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 4分,共12分)1、内部综合研究:指在本学科范围内对语言现象进行多角度的考察,以求全面地、合理地解决问题。
2、入派三声:指隋唐时候的入声字,在《中原音韵》中被归入平声、上声和去声。
3、同步引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包括近义)词或反义(包括意义相对)词互相影响,在各自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类同方向的引申,产生出相同或相反的引申义,这种现象称为同步引申。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1、他却因甚打这里过。
2、当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
3、看说此一事,韩公实在是冤枉。
4、公主因佛端正,事须惭谢大圣。
5、这三村结下生死誓愿,同心共意,但有吉凶,递相就应。
6、山河大地,若草若木,皆是我眷属。
7、若孩儿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
8、死生一变化,若个是师亲?9、香从辛里得,甜向苦中来。
10、(陈大郎)又嫌杯小,问酒保讨个大碗。
六、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例说明,近代汉语文献反映口语的程度大致分哪些类型?答:(1)充分反映近代汉语的口语。
如:《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
(4分)(2)有所反映近代汉语的口语。
如:《三国演义》等小说。
(32分`)(3)略有反映近代汉语的口语。
如:《北梦琐言》等笔记散文。
(3分)2、近代汉语合成词的结构方式有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1)加缀式。
如:兀谁、兀那里;爪老、衲僧家。
(2分)(2)联合式。
如:斗争、筹算、公共。
(2分)(3)偏正式。
如:细人、善为;说开、船只。
(2分`)(4)主谓式。
如:口滑、头高。
(2分)(5)动宾式。
如:点胸、净手。
(2分)3、举例说明后缀“子”的语法特点。
答:(1)“子”常作名词后缀。
如:接了银子,却待分手。
(3分)(2)“子”也可以附在数量结构之后。
如:汝家眷属一群子。
(3分)(3)“子”还可以充当副词后缀。
如:才子那妖精败阵,必然向他祖翁处去会话。
(分)4、“……好”一类的祈使句有哪些常见的格式?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