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案例

第2章案例

《合同法》第44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 生效。”
本案中,原告并未与被告签订开发合同,因
而谈不上违约责任的主张问题。但本案的被告虽 没有违反合同义务——因为它以有效的合同为其 存在前提,但却违反了法定义务,即先合同义务, 对先合同义务的违反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产生的根据不同
根据《合同法》第58条:“合同无效或者被 撤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被告应返还原告工程款:
101.6+11.7-98.9=14.4万元
被告支付返工费5.6万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登 记的经营范围为维修和承建小型非生产性建筑工 程。经有关部门鉴定,该项工程造价应为98.9万 元,未完工程折价11.7万元;已完工程的厂房因 质量不合格,返工费为5.6万元。
〖法律问题〗 此案该如何审理?
【案例评析】
被告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经营范围为 维修和承建小型非生产性建筑,而其所订立的建 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标的为框架厂房,该合同因主 体不具备特定资格而无效,对于合同无效和工程 质量问题承担全部责任。主管部门可给予警告、 停工处罚,并处以罚款。
这种缔约责任的具体赔偿方式,可以依据 2001年6月1日建设部令第89号发布的《房屋建筑 与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47条 规定:
“中标人不与招标人订立合同的,投标保证金 不予退还并取消其中标资格,给招标人造成的损 失超过投标保证金数额的,应当对超过部分予以 赔偿;没有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应当对招标人的 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招标人无正当理由不与中标 人签订合同,给中标人造成损失的,招标人应当 给予赔偿。”
双方协商不成,原告只得诉至法院。在法庭上,原告 指出,被告既已发出中标通知书,就表明招投标过程中的 要约已经承诺,按招投标文件和《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 有关规定,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是被告的法定义务。因此, 原告要求被告继续履行合同。但被告辩称:虽然已发了中 标通知书,但这个文件并无合同效力,且双方的合同尚未 签订,因此双方还不存在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被告有 权另行确定合同相对人。
信赖利益的损失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1)因信赖对方要约邀请和有效的要约而与对 方联系、赴约实地考察以及检查标的物等指出的 各种合理费用
2)因信赖对方将要缔约做各种准备工作而指 出的各项费用
3)为指出上述费用而所损失的利息
就本案来说,原告平整场地的费用、开工设备 的费用、所打木桩的费用等均属信赖利益的范畴, 从而可以主张损害赔偿。
第46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 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 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 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很显然,被告的观点和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因 此法院依据上述规定认定了被告违约,并判决由被告补偿 原告经济损失158万元。
2.案例评析ຫໍສະໝຸດ [案例2-2]原告:X X建筑集团第三公司
被告:X 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999年9月22日被告就某住宅项目进行邀请招 标,原告与其他三家建筑公目共同参加了投标。 结果由原告中标。1999年10月14日,被告就该项 工程向原告发出中标通知书。该通知书载明:工 程建筑面积82 174m2,中标造价人民币8000万 元,要求10月25日签订工程承包合同,10月28日 开工。
招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的行为,属于《合同法》规定 的承诺。这时,双方虽然尚未签订书面合同,但是中标通 知书已经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合同法》第25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合同法》第32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面形式订立 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合同法》第37条:“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 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义务,对方接受 的,该合同成立。”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原告按被告的要求提出,为抓紧 工期,应该先做好施工准备,后签工程合同。原告同意了 这个意见。随后,原告进场,平整了施工场地,将打桩桩 架运人现场,并配合被告在10月28日打了两根桩,完成了 项目的开工仪式。但是,工程开工后,还没有等到正式签 订承包合同,双方就因为对合同内容的意见不一而发生了 争议。2000年3月1日,被告函告原告:“将另行落实施 工队伍。”
违约责任(以下简称前者)是基于有效合同成立而产生的民事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以下简称后者)是基于合同不成立或者无效以及被 撤销而产生的责任
责任形式不同 前者的形式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
支付定金 后者的形式只有赔偿损失
性质不同 前者具有任意性与法定性双重特征 后者只有法定性特征
赔偿责任范围不同 前者所赔偿的是履行利益的损失 后者所赔偿的是信赖利益的损失
法律责任性质的不同将会影响当事人的责 任——主要是损害赔偿的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 偿的是信赖利益的损失,即因为信赖合同的成立 和生效所指出的各项费用,原则上信赖利益的损 失不得超过因合同履行而获得的利益,所以基于 缔约过失责任的损害赔偿数额低于基于违约责任 而主张的损害赔偿数额。
【案例2-1】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析建筑施工合 同中承包企业的资质
2008年10月5日,原告某市帆厂与被告某市 区修建工程队订立了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合同规 定被告为原告建筑框架厂房,跨度为12米,总造 价为98.9万元;承包方式为包工包料;开竣工日 期为2008年11月2日至1999年3月10日。自工程 开工至2008年底,原告付给被告工程款、材料垫 付款共101.6万元。到合同规定的竣工期限,被告 未能完工,而且已完工程质量部分不合格。为此 原告诉至法院。
[法律问题] 招投标各阶段行为的法律性质与民事责任。
1.案件审理 法院在审理后认为,按照我国《招标投标法》第45条
规定:“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 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中标 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 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 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