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四年级单元授课计划课题第一单元单元序号 1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1、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2、初步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3、有关心体贴家人的意识。

教材及学生分析本单元共有三个学习主题。

紧紧围绕“生活中守规则”这一中心主题展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为学生的探究搭建了以个广度的平台。

三个学习主题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至深,从遵守游戏规则遵守公共秩序到严格自律,随着探究活动的展开,学生的认识面不断扩大,认识点补断深入,从而对“生活中守规则”有了深刻的感悟。

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而获得感悟和体验。

难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学习主题。

课时分配《我们的约定》4课时《做守规则的小学生》2课时《我做小小普法员》4课时复习 3课时共13课时时间周次:从第 1 周至 4 周日期从年月日至月日课时教案课题做游戏讲规则教案序号 1 授课时间2016年 2 月23 日课型新授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1、通过做游戏,体验、了解规则。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有规则。

3、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找规则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规则,树立规则意识。

教具等准备1、两只皮球;2、卡片;3、图片;板书设计游戏规则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教学设计第 1 课时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做游戏(15分钟)二.游戏中有规则(10分钟)三.哪里还有规则(15分钟)1、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

2、教师组织一次室内游戏,游戏准备:一组人多,一组人少;准备两只皮球。

3、教师宣布进行传球游戏,并有意错开两组的开始时间。

4、师生一起为刚才的游戏制定规则;参加比赛的两组人数必须一样多;听号令开始;传球时由前至后依次传,不得漏传;先传到最后的组赢。

5、重新玩“传球”的游戏。

1.请学生说说平时都喜欢玩什么游戏,规则是什么。

与学生交流,不仅游戏有规则,你还发现哪里地方有规则?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表,说说自己在哪里发现了规则。

这些规则人们都是怎样遵守的。

1.请学生谈谈游戏的体会和心情,分析游戏的不足;如两组人数不等不公平;时间不同。

2.赛后谈谈自己的心情和体会1.学生交流学生交流从社会生活、家庭或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搜集到的各种规则。

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本课的主体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主,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发表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作业布置(按学生情况分层次设计)知识巩固题拓展、延伸题游戏中为什么要讲规则,如果不同学一起设计新的游戏,定下规则。

守规则将会怎样?教后反思通过做游戏,体验、了解规则。

另外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有规则。

了解了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课时教案课题班级制度大家定教案序号 2授课时间2016年2月25 日课型新授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1、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2、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3、通过制定班级制度等活动,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及公益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教学难点:每个同学对集体有一种责任感。

教具等准备《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板书设计班级制度大家定我是班级小主人教学设计第 2 课时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30分钟)二、班级制度大家遵守(10分钟)1、同学们,说说近期我们的班级发展和表现情况?2、针对不足之处你有什么好的发展目标吗?或者是好的完善措施吗?3、分小组讨论、交流。

4、打开书第5—6页,看看教科书的同学是怎样做的。

读一读教科书上的学生写的卫生制度是怎样写的。

5、你看看书上的同学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6、你能不能针对班级发展情况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并提出自己合理地建议。

7、请学生动手把你对班级的发展目标写下来。

1引导学生懂得,作为学生就要按照守则和行为规范上的要求做事。

2请平时自律能力教好的同学组成“大眼睛”监督队,监督班级上同学是否做到遵守制度。

分小组讨论、交流。

制作成树叶的形状,写上自己的目标,贴成一棵树的形状。

通过制定班级制度、写倡议书等活动,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及公益活动的能力。

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按学生情况分层次设计)知识巩固题拓展、延伸题同学们自己制定或者完善一下班监督班上同学是否做到遵守制度。

级制度。

教后反思通过制定班级制度等活动,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及公益活动的能力。

课时教案课题公共场所守秩序教案序号 3授课时间2016年 2 月21 日课型新授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1、通过对公共秩序对社会重要性的了解。

2、激发学生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育学生懂得公共秩序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

教学难点: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一种社会行为,在学校里指导有一定难度。

教具等准备革命先烈自觉遵守秩序的故事板书设计公共场所自觉遵守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教学设计第 3. 课时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20分钟)二、激情明理,深入理解公共秩序(30分钟)三、树立榜样,指导学生行为(30分钟)1、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

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2、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3、教师提问:有了公共秩序,就要求大家去自觉遵守,那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呢?小组讨论:在公共场所大家自觉遵守与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1、教师叙述: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朱德元帅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2、说一说:战士们为什么要让朱军长先理发?你认为战士们的这种想法对不对?朱德军长会不会同意?为什么?分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学生汇报:遵守与不遵守秩序的不同结果全班交流通过一系列的反面事例,引起学生的警惕,明确公共场所守秩序不仅是有文明有教养的表现,而且关系个人的安危。

通过引导和先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深思,讨论为何要遵守公共秩序,同时反省自己在公共场所是否遵守公共秩序。

课时教案课题公共场所守秩序教案序号 4 授课时间2016年 2 月24 日课型新授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1、通过对公共秩序对社会重要性的了解。

2、激发学生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育学生懂得公共秩序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

教学难点: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一种社会行为,在学校里指导有一定难度。

教具等准备革命先烈自觉遵守秩序的故事板书设计公共场所自觉遵守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教学设计第4课时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20分钟)二、激情明理,深入理解公共秩序(30分钟)三、树立榜样,指导学生行为(30分钟)1、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

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2、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3、教师提问:有了公共秩序,就要求大家去自觉遵守,那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呢?小组讨论:在公共场所大家自觉遵守与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1、教师叙述: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朱德元帅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2、说一说:战士们为什么要让朱军长先理发?你认为战士们的这种想法对不对?朱德军长会不会同意?为什么?分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学生汇报:遵守与不遵守秩序的不同结果全班交流通过一系列的反面事例,引起学生的警惕,明确公共场所守秩序不仅是有文明有教养的表现,而且关系个人的安危。

通过引导和先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深思,讨论为何要遵守公共秩序,同时反省自己在公共场所是否遵守公共秩序。

作业布置(按学生情况分层次设计)知识巩固题拓展、延伸题再去收集一些公共场所的行为准则向伟人和榜样学习,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

教后反思在教学中,学生不断地了解、熟悉生活中的规则,知道规则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掌握制定和完善简单规则的基本方法,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会修订身边的规则;懂得规则贵在遵守的道理并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课时教案课题诚实守信教案序号 5授课时间2016年 2 月26 日课型新授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德贵自律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3、知道自律是一个文明人的最高境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教学难点:懂得自律是一个文明人的最高境界。

教具等准备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让学生课前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板书设计诚信是金教学设计第 5 课时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入新课。

(5分钟)二、分组讨论,明“人无信则不立”的道理。

(20分钟)三、“假如没有诚信”交流会(10分钟)四、谈谈今天的学习收获。

(5分钟)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分组讨论:(1)“一诺千金”和“诚信豆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学生讨论并回答孩子们展示自己课前收集、调查到的事例。

通过讲故事、交流讨论等活动,懂得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并且号召同学们以诚信为做人的原则,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作业布置(按学生情况分层次设计)知识巩固题拓展、延伸题收集古近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故选择同学自己喜欢的名言,做一个诚信书签。

事教后反思这堂课结束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

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明确,设计思路清晰,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2、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锻炼学生自学。

3、讲故事环节,培养了学生表达、倾听能力。

4、举反例和夸夸身边人,这两个环节贴近生活,充分补充了教材内容,让学生更能够理解教材,便于学生在自己心中树立学习榜样。

5、《品德与社会》课程理念是贴近生活,重在体验,旨在导行。

本着这个理念,我设计了环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更能把书本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做到了活学会用。

通过实践,效果不错,既活跃了气氛,又加深了理解,更贴近了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