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策略及进展ppt课件

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策略及进展ppt课件

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的 治疗策略及进展
湖州浙北明州医院泌尿外科 陆林法
-
1
膀胱疼痛综合症/间质性膀胱炎( painful bladder syndrome / interstitial cystitis,PBS/IC)是一种基于尿频、尿急、膀胱或盆底疼痛 的的慢性疼痛综合症。
2002年国际尿控学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将其定 义为“一种与膀胱充盈相关的耻骨上疼痛,并伴随其他症状,如白天和夜间 排尿次数增加,同时除外泌尿系感染和其他病理病变”美国泌尿外科学会 (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AUA)及尿动力学和女性泌尿学会 (the Society for Urodynamics and Female Urology,SUFU)将之定义为 一种与排尿相关的不适感(疼痛、压迫感,憋胀),病史大于6周,合并下 尿路症状,排除感染和其他疾病,其中的尿频和疼痛是诊断上的两大要素。
美国泌尿外科指南将PBS/IC 在诊断时患者的病史时间缩短为六周,使更多 的患者能够早期治疗,指南根据不同的纳入标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有所 变化,例如,仅以盆腔区域的不适感,疼痛为参数,特异性为54%,敏感度为 81%,如果加入抗生素及雌激素治疗效果则特异性增为83%,敏感度减为48%。
-
3
PBS/IC治疗主要分为行为治疗,口服药物治疗,膀胱内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
8
2.2三环类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可以产生中央和周边抗胆碱能作用,具有抗组胺和镇静效 果,能够抑制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
Hanno于1989年使用阿米替林治疗PBS/IC的效果,在其治疗的20例患者中19 例的疼痛和尿频症状得到改善。
Ophoven对50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每天服用25-100mg的阿米替林是 安全的,而且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与尿急症状,患者排尿功能的改善与 安慰剂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2.1抗组胺剂药物 组胺是肥大细胞释放的一种物质,可以引起组织充血、疼痛、血管舒张和的
膀胱壁内的肥大细胞浸润激活,这可能是PBS/IC发病原因之一。 羟嗪是治疗PBS/IC最常用抗组胺药物,它可以阻滞H1受体,减少肥大细胞的
浸润和激活。 Theoharides首次报道羟嗪的临床效果,90名PBS/IC患者每日服用羟嗪25 -
两个研究对不同的剂量做出了研究,证明每天1.5g和2.4g相比似乎并没有统 计学差异,但相对于安慰剂都起到明显的作用,目前关于L-精氨酸研究的数 据尚少,临床上的使用也多属于探索。
-
11
2.5戊聚硫钠
戊聚硫钠(pentosan polysulfate,PPS)可以在膀胱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修 复膀胱GAG层,阻挡尿液中的有害成分进入黏膜下。它可以改善疼痛、尿急 和尿频症状。但对夜尿没有作用。
-
4
1 行为治疗
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在诊断的第一时间就需要药物治疗,如果只是早期的症状, 没有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可以进行密切的观察,定期复查,同时 让患者通过各种方式得到关于PBS/IC更多的的知识。
BREAU认为充分利用健康杂志,公共图书馆,网络数据等媒体是一个很好选 择,REILLY认为患者正确客观的理解疾病的特点并且建立PBS/IC的协作组织 有助于后期的康复。
-
2
目前PBS/IC大部分诊断仍基于临床症状和病因排除,虽然有学者提出一些基 于病理学发现的特殊诊断方法,但只作为学术探讨,并未被大家认同。
1987年美国国立糖尿病、代谢疾病、肾脏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tive and Kidney diseases,NIDDK)定出一套诊断PBS/IC 依据,其目的在于作研究时有一依循的准则,以确保纳入样本的一致性,但 其规定过于严格,大约只有33%的PBS/IC患者可以被纳入。
-
5
行为治疗应该作为PBS/IC一线治疗方案,特别对于疼痛不很严重,但尿急尿 频症状较重的患者。
这些方法包括控制摄入液体量,调整摄入的时间,记录的排尿日记,延长排 尿时间等。
PARSON对21例以尿频为主而疼痛不明显患者的仅实施行为治疗,15例获得良 好的结果,客观及主观治疗指标都得到明显好转,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
9
2.3免疫抑制剂
文献曾经报道应用于PBS/IC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孢素 A等,其中环孢素A做了较多的研究。
Sairanen对23位PBS/IC患者连续应用环孢素A,治疗1年后,患者每日排尿次 数、最大膀胱容量,每次排尿量都有了明显改善,其效果延续了5年时间,20 位患者不再有膀胱疼痛症状,但研究也发现如果停止使用药物,症状会在几 个月内重新出现。
饮食的控制也是PBS/IC需要注意的项目,但目前关于饮食对于PBS/IC的临床 研究证据级别较低,临床应用只能作为参考,美国“间质性膀胱炎协会” (The Interstitial Cystitis Association,ICA)曾发布医疗食谱,食谱 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治疗
75mg连续3月,60%的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7
西咪替丁也是常用的抗组胺剂药物。
Seshadrip报告了66例患者服用西咪替丁400mg,每日两次。
74%的患者尿频及疼痛症状得到缓解。
Thilagarajah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西咪替丁同样缓解 了患者的尿急、尿频及耻骨上疼痛症状,症状评分从19.7 降至 11.3,而安 慰剂评分没有明显变化(19.4 to 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Sairanen的另一项随机研究对比了环孢素A和戊聚硫钠的的临床效果,环孢 素A在尿急,夜尿、疼痛及尿频等多个指标均优于戊聚硫钠,但其副作用也 明显多于戊聚硫钠。
-
10
2.4 L-精氨酸
EHREN分别对46例和16例患者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的显示,L-精氨酸,可减少 患者的疼痛及尿急和尿频的症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