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材行业的未来发展思路
民乐县宏泰中药材网络编辑
2012
年11月27日
写在前面的:本人本科学历,高中开始投资基金,大学开始投资股票外汇,从投资到行业研究已有5个年头。
对中药材行业情有独钟,原因出生中药世家!现在做私募股权投资,中药企业的董事,经理都有结识。
上个礼拜刚做完天津天士力,兰州佛慈股份有限公司,兰州亚兰药业,文峰森源药业公司。
基于此,做本篇文章,希望对大多中药行业的经理人有所启发,也希望看完本文后对自己的经营思路进行完善。
刚开始做调研去的是陇西文峰镇,影响最深刻的是我爸爸的老朋友,他年纪已老,还在马路旁边开一家中药信息部,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和好的发展思路,没有与时俱进,在强手如林的陇西市场中没有地位,他也表明:现在的时代我们是跟不上了,不像以前十头八万元就可以做个药材贩子,现在就是当贩子,也没人要我的货,再说十万块钱连一车货也装不了……这是现实!尤其在大的市场,再加上国家对食品药品的一些监管政策,没有合格的资质大的药厂要货,你的货质量再好价格再低,人家也不接受。
第二家是个人作坊,生产的产品是保健品,就一个品种是叫荞麦养生茶,消费群体是:年轻女性。
知道么,这个产品打开市场之后,现在年净赚是70万。
投入只有两个工人,一个小的车间,两台生产机器,还有一个GSP认证,总共投入两万多元。
这个产品一盒有二十袋,每袋五颗一盒用的荞麦才一百克,一公斤荞麦5元就可以生产出十盒来,买盒批发价是二十,所以他赋予产品的附加值之后使得荞麦的价格提升了40倍。
这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第三家公司是一家私人企业,森源药业。
我们去了参观了办公室,仓库,加工车间。
这家公司成立于2002年,。
公司成立十年了,到现在他们中药,西药都有销售么,但销售额只有两三千万。
也许是企业文化有待提升。
业务拓展能力有待完善,当然更关键的是和企业家本身的才能有很大的关系。
这样企业家可以请好的职业经理人进行企业管理,或者加强培训,更好的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
第四家就是兰州亚兰药业,这家企业是甘肃农垦下属的一家公司,主要是由农垦下面的农场种植罂粟,完了亚兰做销售,年销售额一个亿(但这是国家指定的销售公司)其次主要做甘草的深加工,还有对废渣的再利用,把废渣生产成为肥料。
亚兰也是甘肃医药行业的前十强企业。
他们主要依靠的是母公司发展。
而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公司受母公司的制约,除了特殊药品的销售,在其他产品上的开发(不管是资金投入还是广告销售)占比很小。
第五加是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前身是上海佛慈大药厂,当年闻名全
中国,当然也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首先创造了浓缩丸工艺和浓缩丸新剂型,后迁至兰州这个企业落寞了几年,业界称啃老本,没创新没发展。
而转机出现在去年十一月,佛慈上市,也许会给以后的发展助上一臂之力,但要让市场接受还需要打造良好的品牌。
公司的现状:就是产品开发难度,开发周期时间长。
并且主要销售市场在西北五省(业务半径小)对全国市场来说接受认同程度有限。
当然企业发展的前景挺明朗的,做国际化的到道路上还是很积极的。
第六家公司是天津天士力集团从1994年成立以来,集团致力于打造符合系列标准的一体化现代中药产业链,现已发展成为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以制药业为中心,包括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涵盖科研、种植、生产、营销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截至2011年底,利润超10亿。
三个人的企业文化“祖先文化”体现继承与创新,“消费者文化”体现诚信与服务,“员工文化”体现责任与价值。
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为天士力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创新诚信责任铸就了这个企业的价值。
以上六家企业规模从小到大的顺序,都是我亲身调研参观后的感受,我国的中药行业还处于一个成长期,是一个朝阳行业。
从小散乱,逐渐的规范化,成熟需要过程。
中间诚信,责任,创新是必不能少的环节,作为中小散户来说,专业性的学习,对自己企业的发展规划都是必须的,只有保持这样的态度,才不会在发展中被淘汰。
对于小商贩来说,公司化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对小企业来说,公司的文化,创新,不断地壮大是关键的。
对于大企业来说中药材的国际化,西医化,还有生活化(也就是大健康)道路是发展的趋势。
当然天地网做的网络化也是一大趋势,希望网民们做好宣传工作,让网购(买卖通)变为一种时尚,走进消费者的家。
希望阅读本文的读者,看完之后有所启发,改变发展的思路,把的中药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