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和蝴蝶》一课教学设计理念及思路
一、活动背景分析
生活中的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而怎样让幼儿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正是《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选择《毛毛虫与蝴蝶》这首音乐,首先是因为这首曲子很美。
它是由44拍子和34拍子构成的大小调结构,由缓慢和轻快两种旋律组成的曲子。
整首曲子主要是表现长的不好看的毛毛虫蜕变成美丽的花蝴蝶的心理路程,曲子前后两段的情绪特征、速度快慢对比非常明显,曲子的前半部分舒缓、忧伤又执著,后半部分蜕化为蝴蝶后曲风又非常亮丽、欢快,这样的曲子比较符合中班幼儿能力发展水平,并能让幼儿在爱听、喜欢听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表演欲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动作和纱巾表现毛毛虫一伸一缩的动作和蝴蝶飞舞的动作。
2、感应A、B段乐曲的不同曲风,体验伤心和快乐的两种情绪。
重难点分析:
这首音乐的重点在于大家欣赏和感受的同时,让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和纱巾表现毛毛虫一伸一缩的动作和蝴蝶飞舞的动作。
第 1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