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2KDIGO慢性肾脏病贫血临床实践指南
2012KDIGO慢性肾脏病贫血临床实践指南
心排血量进一步减少
左心室肥厚进一步减轻 认知能力明显改善 营养状况提高
确定CKD贫血治疗目标的依据
伴有CVD的血透患者经促红素治疗,Hb>140g/l组较
Hb<100g/l组死亡和心肌梗塞危险性增加,至使该研究 中断。
在无心血管疾病的血透患者予促红素治疗贫血,Hb提高至
135-145g/l时,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Hb95115g/l的患者。
制定贯彻实施临床实践指南,进而改善肾脏病患 者的治疗和预后。
制定指南的原因
临床研究结果量多、更新快,知识同步难度大。 临床实践方式随意、诊疗效果欠理想。 诊疗费用不堪重负。
贫血的治疗目标
成年CKD患者不建议Hb>115g/l(2C), 尽量避免Hb>130g/l(1A)。 儿童CKD患者Hb在110-120g/l(2D)。
CKD患者贫血的铁剂治疗
一项RCT研究显示:TSAT在30%-50%和铁蛋白 730µ g/l的血透患者,较TSAT在20%-30%和铁蛋白 297µ g/l患者,促红素应用剂量减少40%。 另一项研究显示:经补充铁剂后铁蛋白达到469µ g/l患者, 比铁蛋白299µ g/l患者促红素剂量减少28%。
发作性心力衰竭的风险比为1.20,
死亡的风险比为1.14。
确定CKD贫血治疗目标的依据
促红素治疗后CKD患者症状与体征改善 贫血部分纠正 ( Hb100-120g/l) 生活质量提高 贫血完全纠正 (Hb120-140g/l)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心排血量减少
左心室肥厚减轻 认知能力改善 营养状况改善
确定CKD贫血治疗目标的依据
CKD患者贫血治疗的目标值,
应该是在提高生活质量和 降低不良事件及死亡率之间的界定。
CKD患者贫血的铁剂治疗
KDIGO建议 在未接受过铁剂治疗的成年CKD患者,当转铁蛋白饱 和度(TSAT)≤30%、铁蛋白≤500µ g/l时,静脉使用
铁剂(2C)。
同样条件下的儿童患者,当TSAT
2012KDIGO慢性肾脏病贫血
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夏天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
讨论内容
CKD贫血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背景 贫血的治疗目标
贫血的铁剂治疗
贫血的促红素治疗
CKD患者GFR与贫血的相互关系
CKD分期与贫血:
促红素主要由肾皮髓质交界处少量间质成纤维细胞产生,
肝脏少量产生。 CKD1-2:GFR≥60ml/min时,无贫血发生; CKD3:GFR30-59ml/min时,5%发生贫血; CKD4:GFR15-29ml/min时,62%发生贫血;
确定CKD贫血治疗目标的依据
贫血显著降低CKD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组织氧供与氧耗下降、心排血量增加、心脏扩大、心室肥
厚、心绞痛、心力衰竭、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下降、月经失调、
性功能下降及免疫应答障碍。
确定CKD贫血治疗目标的依据
贫血是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成负相关。 Hb每降低10g/l: 左心室肥厚的风险增加6%, 心力衰碣的风险比为1.28,
内皮素活性
血栓烷素活性 前列环素活性
新生血管增殖
EPO
ADMA活性
NO活性
高血压
血管病变 肿瘤生长
血栓性病变
CKD患者贫血的促红素治疗
促红素的不良反应:
1.高血压: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促红素后高血压发生率
约23%。 2.血管通路栓塞:用促红素将HD患者贫血纠正至正常, 自身动静脉内瘘和移植血管通路栓塞明显增加。 3.诱发慢性肾衰竭患者癫痫或脑病的发生。
CKD患者贫血的铁剂治疗
CKD患者肾功能水平对铁代谢指标的影响
PCKD2-4 GFR (ml/min) sTFR (nmol/L) 43.8±26.2 ACKD2-4 34.3±14.8 PCKD5D – 22.9±14b
27.1±7.5 25.1±12.2
TSAT(%)
Ferritin (ng/ml)
4.可促进伴有恶性肿瘤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肿瘤的生长。
结论
CKD患者的贫血应积极合理的处理,掌握好治疗目标。 CKD患者贫血的治疗,应早期积极应用铁剂,注意铁调素 的影响。
CKD患者贫血的促红素治疗,应注意剂量,避免和减少不
良反应。 综上所述,参照执行临床实践指南是诊治CKD患者贫血的 最佳途径。
网织红细胞的释放和Hb的合成。
超生理剂量时除促红作用外,通过作用于其他组织上的受 体,带来不良后果。如血压升高、血管病变、血栓栓塞、 癫痫或促使肿瘤生长等。
超生理剂量促红素所致不良反应
促红素
血管平滑肌钙内流 血管紧张素II活性
血管平滑肌增殖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血小板增生 血小板活性 E选择素 P选择素 vWF PAI-1
铁负荷增加、感染或炎症,促进铁调素水平升高。
通过抑制小肠对铁的吸收,阻止巨噬细胞及肝脏对铁的排 泌,调节血清铁的水平。病理情况下,引起绝对或相对血 清铁缺乏。
CKD患者贫血的铁剂治疗
铁调素生理及病理生理代谢途径。
CKD患者贫血的铁剂治疗
CKD患者贫血时,血浆铁调素 的水平是下降的吗?
22.2±13.6
149.3±455
23.2±8.6
152.9±137
37.7±23b,c
321±303b,c
bP < 0.05 versus PCKD2-4.cP < 0.05 versus ACKD2-4.dP < 0.05 versus PCKD5D.
Zaritsky H,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09; 4(6): 1051-56
CKD患者贫血的铁剂治疗
• 32例成年CKD患者(ACKD) 和26例儿童CKD患者(PCKD)与 对照组比较: 铁调素明显升高,且随着 患者肾功能的减退,血清水平 不断升高。
Zaritsky H,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09; 4(6): 1051-56
CKD患者贫血的铁剂治疗
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口服铁剂并不能很好的改善缺铁状 态;促红素可表现为治疗反应低下,原因之一是消耗铁过多;
铁蛋白水平不低,显示组织内储存铁不缺乏,但TSAT不足。
总体表现为铁的绝对或相对不足,铁代谢紊乱。
CKD患者贫血的铁剂治疗
铁调素(hepcidin):调节铁代谢的重要激素。 在肝脏合成和分泌,肾脏排泄。
CKD患者贫血的铁剂治疗
CKD患者早期补铁,静脉输注铁剂具有更好的效果。但
应注意不良反应。
关注CKD患者血清铁调素的水平,开展控制铁调素水平 的研究,如铁调素拮抗剂、HIF稳定剂等。
CKD患者贫血的促红素治疗
KDIGO建议: 1. 初始期治疗Hb≥100g/l的成年CKD患者不建议应用促红 素(2D); 2。维持期治疗Hb ≥115g/l时,不建议应用促红素(2C);
CKD5:GFR<15ml/min时,90%以上发生贫血。
对CKD贫血的认识与对策
160年前,人类发现贫血与肾功能衰竭有关。 上世纪50年代,Reissmann首次证实人体存在刺激红细
胞生成的激素样因子。
1957年Jacobson发现红细胞刺激因子来源于肾脏。
1983年有科学家分离出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并克隆
成功。 1989年美国FDA批准重组人类促红素应用于临床。
肾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
2001年NKF-DOQI:肾性贫血临床实践的 倡议方案。
2007年K/DOQI:CKD贫血临床实践指南。
2012年KDIGO:CKD贫血临床实践指南。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 (KDIGO)
使命:通过促进全球的协作、合作和整合计划,
CKD患者贫血的铁剂治疗
CKD患者血浆铁调素水平增加
CKD患者贫血的铁剂治疗
CKD时高铁调素水平的病理生理作用: 抑制小肠对铁的吸收, 抑制网状内皮系统和肝脏对铁的释放, 促进炎症因子水平的增高:TNF-α、IL-6及CRP等。 上述结果导致CKD患者形成难治性缺铁,促红素低反应 性及炎症状态。
≤20%、铁蛋白
≤100µ g/l时,推荐口服铁剂治疗(1D)。
CKD患者贫血的铁剂治疗
2006K/DOQI指南建议: 血透患者TSAT 患者TSAT
≤20%、铁蛋白≤200µ g/l,非血透
≤20%、铁蛋白≤100µ g/l时,补充铁剂。
CKD患者贫血的铁剂治疗
CKD 患者铁缺乏是贫血的重要病因,缺铁的原因包括铁摄 入不足、透析丢失(1-3g/年)及各种情况造成的失血。 判断缺铁的指标:TSAT反映红细胞生成时可利用铁的充分 性;铁蛋白反映组织内铁储备的状况。两个指标的结合, 能够较全面地显示机体铁代谢的水平。
3. 所有成年CKD患者,不建议刻意应用促红素将Hb升高至
130g/l(1A); 4. 推荐CKD合并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促红素时应提高警
惕 (1B);
5. 对获得性促红素反应低下者,建议避免反复增加剂量超过稳 定剂量的2倍(2在于祖红细胞上,也存在于血小板母细 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中枢神经细胞和肿瘤细 胞上。 生理剂量时主要作用于祖红细胞,促进红细胞集落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