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浅析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浅析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发表时间:2014-12-29T11:03:10.73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4年第10期供稿作者:张甜
[导读] 社会因素;社会的教育政策会影响学校、家庭的教育方式,影响到学生对考试的态度,从而影响到考试焦虑的高低。

张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0055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愈来愈大。

考试焦虑现象已成为大学生普遍面临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列举考试焦虑的危害,分析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以及解决考试焦虑心理的防治策略,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防治策略
如今,我国大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面临就业等压力,而我国又是应试教育大国,学生在面对考试时也显示出愈来愈多的问题,尤其是考试焦虑方面,已变成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研究大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考试焦虑的原因
考试焦虑是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观原因:
(一)认知因素,认知因素是影响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对自我的认知,有全面自我认识的大学生认为一次考试不能说明什么,认为自己是有其他方面优秀才能的,对一两次考试的失利不会太在意。

然而片面的自我认识的学生一味的追求分数,名次,只有拿到了优异的成绩才能满足对自我认可的心理,因而更关心的是“我比谁强,有多少人比我差”等扭曲心理,而不是认为上学通过考试不仅是对自己努力学习的证明,更是了解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从而得以改进。

其次是对考试情景的认知;普通的小考,大部分学生会以平常心对待,不会出现严重的考试焦虑的现象,但是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大考是就会感到焦虑紧张,由于不熟悉考试环境,大脑会不由自主的想象考试时的情节,哪位老师监考?题目难易程度,周围会不会坐熟悉的同学等。

最后是对考试结果的认知;对考试成功的渴望而产生适当的焦虑,对考试是有积极作用的,然而过度的焦虑会对考试有消极的影响,考生害怕考试失败后,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家长和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嘲笑等1。

(二)性格因素,除了认知因素,性格因素也对考试焦虑有着紧密的联系。

自信心不足并且性格相对内向孤僻的学生,不习惯向他人倾诉自己的不良情绪,会因为害怕考试的失利而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做出极端的事情。

(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会影响考试焦虑的水平。

如果学生平时认真上课,考前认真复习,对知识掌握的比较牢靠,考试的信心较大,自然会从容应对考试。

对于平时学习不积极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在考前“临时抱佛脚”,紧张焦虑的情绪产生,也会出现想要作弊等不良行为的念头2。

国内的相关研究认为,引起学生考试焦虑的客观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等3。

(一)家庭因素;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家长对学生期望较高,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传统思想的影响,将考试结果与自己教育孩子的成败联系在一起,往往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助长考试焦虑,所以学生的考试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父母责备、父母期望、使父母烦恼引起的。

(二)学校因素;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环境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进行考试最为频繁的场所,因此学校因素是大学生生考试焦虑最直接的原因。

研究表明,有些学校盲目追求考试通过率及就业率,大学的重修和补考制度过于严格,以及不良的学习环境,如师生关系不良,同学关系不适,学习竞争不当,这些都会引起其较高水平的焦虑。

(三)社会因素;社会的教育政策会影响学校、家庭的教育方式,影响到学生对考试的态度,从而影响到考试焦虑的高低。

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促使大学生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要求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中,就业竞争不断加剧情况下,考试焦虑也与就业压力,发展焦虑等相互影响4 。

应对考试焦虑的对策
(一)调整认知,端正心态。

心理学认为情绪和行为是受认知影响的,考试焦虑是由学生对考试本身在认知上的歪曲所引发的不良情绪体验,它主要源于一些不合理,如绝对化要求及以偏概全的信念。

因此,预防和缓解考试焦虑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就是要调整认知、端正心态。

首先,要端正对考试的认知。

考试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最常用的方式,学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复习方法,确保考试时的正常发挥,考试成绩只是检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虽然具有一定的判定作用,但是也不能因为一两次考试的失利而否定自己。

其次,学生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最后,引导学生学会与不良的情绪作斗争。

如整理归纳自己的所有担忧,整理归纳,找出原因,用有效的方法缓解或排除这些不良情绪对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5。

(二)改进学习方法.调整考试状态
联合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特别阐述:“今天教育的内容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

”传统的学习方法都是被动接受性的,忽略了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所以优良的学习方法应该是主动的,探究性的,能使学生学得更好、更快、更高兴,因而越学越会学、越学越想学。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

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特点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就能做到事半功倍,提高效率,也会使我们对考试有一定的信心6。

(三)进行自我放松
放松训练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是机体通过放松来增强对焦虑的自我控制的有效方法。

放松训练有很多种,如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

需要进行注意的是,放松训法的速度很缓慢,对身体的部分肌肉进行时,一定保留充分的时间,以便体验者慢慢用心体会放松的感觉。

其实,放松训练也可以用于平时的学习中,尤其是呼吸放松法可以在长时间学习后进行,能够有效地缓解疲倦的身体,提高学习效率。

(四)家长,教师,学校对学生的配合和关爱
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沟通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家长应与学生经常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帮助和指导孩子遇到困难应如何解决,多多鼓励表扬孩子,是孩子充满自信,轻松快乐的面对学学习和生活。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师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传授其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师应关注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指导学生正确进行人际交往,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学校,开设有关应对考试焦虑的选修课货专题讲座等,让骨干教师授课,针对考试
复试,考前准备,考试技巧进行讲解,并对考试焦虑或产生的心理、生理的不适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对考试可能带来的其他因素有所了解并会做出正确的处理。

参考文献
【1】李磊. 探析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的原因[J]. 考试周刊, 2010 (37): 5-6
【2】寿业青, 孙洪旭. 谈考试焦虑成因和对策[N].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
【3】邢利芳, 黄辛隐, 黄会欣, Kathryn, Sanchez, Renmin, ye, XING, Li-Fang, HUANG, Xin-Yin, HUANG, Hui-xin, Kathryn, Sanchez, Renmin, ye. 中美中学生对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认知研究[J]. 引起的考试焦虑认知研究, 2005, 19(8): 509-510 【4】桂莉娜. 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心理调适[N]. 科技资讯, 2012(32)
【5】胡殿卿. 考试焦虑心理的产生及调适初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1, 3(2): 27-28
【6】汪小琴. 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成因分析及其辅导策略[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 22(5): 55-5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