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以内数的加减法

20以内数的加减法

---------------------------------------------------------------最新资料推荐------------------------------------------------------20以内数的加减法20 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复习 20 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题包计算,观察能力,善于发现题包中的奥秘,并能用已掌握的规律进行推算。

探索题包中算式之间的规律【教学难点】 20 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情趣引入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到一座神秘的古堡去,古堡中住着许多美丽的小精灵,他们在玩着好玩的游戏,我们大家一起去玩好不好?可是进古堡,首先要破译许多密码,小朋友,你们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来破译。

有没有信心二、破密码,闯古堡 (一) 用题包来完成推算1 、我们一起来到了古堡门口,首先,看到了这样一组题。

2+4 3+5 1 2+4 1 3+5 2+1 4 3+1 5 1 2+1 4 1 3+1 5 师:你们能不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进行推算呢? 2、学生进行推算,并说一说推算的方法。

(二) 做题包,找规律 1 、出示题包1 6―8=8 1 4―5=91 5―7=8 1 6―7=9 1 3―5=8 1 7―8=9 1 2―4=8 1 8―9=9 (1 ) 学生先进行计算,然后小组里面相互说一说,这两组题1 / 13包的规律。

(2) 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结果总是 8 和 9,题包中的规律即被减数减少(或增加),减数也作相应的减少(或增加),差不变。

(三) 做加法题包,拓展探究空间 1 、做加法题包,探究规律 (1 ) 出示题包,请学生计算 1 +9= 9+1 = 3+7= 7+3= 2+8= 8+2= 4+6= 6+4= (2) 探究规律通过计算这组题包,你发现了什么?请学生举例说出题目中加数的变化如何引起和的变化。

(3) 师小结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增加和减少的数相等,它们的和仍是 1 0。

2、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 ) 师:两个数相加,和是 1 0。

那么你能写出 3 个数相加和是 1 0 的算式吗?请你们分小组,一起写一写。

(2) 3+3+4=1 0 2+5+3=1 0 (3)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写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好方法,算式写得越多越快。

学生汇报,如:① 可以是按加数的大小顺序写 1 +1 +8=1 0 1 +2+7=1 0 1 +3+6=1 0 ② 还可以先写一个算式,3+3+4=1 0,然后把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来写。

例:把 3+3+4=1 0 中的一个 3 增加 2,另一个减少 2,就写---------------------------------------------------------------最新资料推荐------------------------------------------------------ 出了算式 5+1 +4=1 0,再以此类推写出 5+2+3=1 0 等。

③ 小结:同学们刚才介绍了许多好方法,都写出了 3 个数相加,和是 1 0 的算式。

你们有没有发现,不管是用第一种方法,还是用第二种方法,都用了一个什么规律(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和不变)。

(4) 那么谁有好方法写出有 4 个加数,但和是 1 0 的算式呢?先请同学们讨论,然后尝试写出算式,再说说理由。

(例如在刚才写的 3 个数连加,和是1 0 的算式中,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拆一下就行了,学生可以用各种方法写出算式。

) (5) 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数学中许多知识都蕴含着小秘密,只要我们积极动脑筋,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奥秘。

也会使我们越来越聪明。

3、计算 5+4+1 = 3+4+1 = 4+4+2= 1 +2+3+4=0+1 +2+3+4+5+0+5= 1 +2+3+4+0+2+3+5=学生先计算,并说说计算算式长链有什么好方法。

(四) 小组合作,探究算式之间的规律 1 、出示 7+5= 7-5= 7+6= 9+5= 9-5= 8+6= 7-4= 8-4= 11 +5= 11 -5= 1 0+6= 1 0-4= 1 3+5= 1 3-5= 11 +63 / 13= 11 -4=学生计算 2、师,提问:(1 ) 通过计算,你发现每一方框中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规律? (2) 从它们差的相互关系来看,你能找出算式中减数之间的关系吗? 3、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4、汇报探究结果当一个确定的数加上的数和减去的数之和为 1 0,它们的结果相差 1 0。

例如, 7+5=1 2 7-5=2 7+6=1 3 1 2-2=1 0 1 3-3=1 0 5+5=1 0 6+4=1 0 5、在数射线上演示2 7 7-4=3 1 2 6、学生举例说出一些符合这样规律的算式例:1 2+7=1 9 1 2-7=5 1 4+1 =1 5 1 4-9=5 三、数砖墙,登古堡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登上了古堡的最高处了,再努力一下,我们就能和可爱的小精灵们一起游玩,我们一起来加油!1 、出示数墙,由学生完成数城 2、拓展:小精灵提出,如果数墙上最上面的两块砖都要是 20,那么数墙我们可以怎样造呢?四、小朋友们,通过我们的努力,破译出了全部密码,我们终于登上了古堡,我们和可爱的小精灵可以尽情地玩耍了。

教后感:数学的美就体现在它的无穷奥秘,当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究,发现了奥秘,掌握了规律,发展了能力,那么,游数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

游数城整节课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验,去探索,---------------------------------------------------------------最新资料推荐------------------------------------------------------ 找出规律,掌握规律,并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融会贯通。

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同时,较上学期所学的知识又有所提高。

因此,整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着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充分探究,掌握算式之间的规律。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通过每一个题包的练习,能使学生积极地思维,灵活选择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在新的探究学习中提高他们分析、综合能力,最后达成数学知识的建构。

10 -5 +5 计计算算游游戏戏教学目标:1、通过摆原片、填合适的数,感受到计算游戏中三角形三个区域内的数与周边的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计算、尝试、检验、修正计算游戏中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计算游戏中三角形三个区域内的数与周边的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尝试、检验、修正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教具学具:三角盘、小圆片、数卡等。

教学过程:5 / 13一、认识三角数图。

1、简介三角数图。

(板书出示三角盘和小圆片,再出示 11。

) 11 师:这是三角数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计算三角(板书课题)。

问:你发现这幅三角数图有什么秘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三角数图里的三部分,每部分都放有小圆片,相邻部分里的小圆片个数相加,其结果写在边上。

[虽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三角数图,但在课的开始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寻找三角数图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把自己找到的小秘密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小结出三角数图的基本特点。

] 2、反馈练习。

师:三角数图中的另 2 个空格怎么填?为什么? 3、同桌合作玩三角盘(一人在三角盘上摆小圆片,另一人根据所摆小圆片摆数卡。

) [学生在玩三角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三角数图的特点,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最新资料推荐------------------------------------------------------ 建议各位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多给学生玩的时间。

] 二、探究三角数图。

1、变式练习。

11 师:在这个三角数图中你先填哪部分?为什么?学生独立审题,并在三角盘上动手摆一摆。

你有什么好方法?(5+? =11 11-5=?) 2、数代替圆片。

12 9 在刚才题目基础上,把小圆片改成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小组核对。

小结:通过想加减法,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

[这个环节不仅练习的难度有所增加,而且三角数图也从小圆片过渡到数。

学生通过这层的练习解决了较难的、抽象的加、减、补的题目,因此设计时我更注重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而不只是求出答案。

] 3、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书上第 4 页的第 4 至第 6 题。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小圆片和三角盘动手操作辅助完成。

7 / 13] 三、拓展练习。

7 9 8 小组合作,三部分中分别填几?你们是怎样想的? [如果学生在练习时有困难,教师可给予提示:(1 )猜想三部分可以填的数。

(2)把猜想的数放到三角数图,并验证。

(3)如不符合可以进行适当地调整。

]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本领? [课后的总结不一定是老师,学生同样可以完成这个环节。

也许他们会因为年龄小而在总结中出现很多遗漏或错误,但我们可以通过多请几位同学进行补充,教师自己也可给予指导等方式进行完善。

这样学生的能力才会不断有所提高。

] 5 比比一一比比单元复习与提高课题比一比课时安排 1 课的类型复习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在形如a+□<b、 a-□>b 的□里填上合适的数。

2、能通过口算,进行式与数的大小比较。

---------------------------------------------------------------最新资料推荐------------------------------------------------------ 过程、能力与方法通过探究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推算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在形如a+□<b、 a-□>b 的□里填上合适的数。

教学难点探究找到所有的适合。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选择游戏引入, 激发兴趣引入一. 引导观察师:小朋友,小丁丁、小巧和小亚到游乐场去玩,看到小丑叔叔,他们兴致勃勃地踩上高跷,和小丑比高低, 比下来的结果怎样?请小朋友说说比较的结果。

我们已经学过、 =、号,能不能用这三种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例如: 小巧踩着高跷比红鼻子小丑矮,我们可以说:小亚的高度 + 高跷的高度小丑叔叔的高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