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中药全部幻灯片
洗;漂;炒;煅;炮;炙;煮;煨;蒸; 水飞
中药的性能
四气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凉:清热泻火解毒,用于热性病; 温热:温里散寒助阳,用于寒性病。
五味
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酸——收敛固涩;
苦——燥湿清泻; 甘——补益和中缓急; 辛——发散行气行血; 咸——软坚润下。
归经
药物对机体某部位的 选择性作用,即对某 些脏腑、经络的病变 发生明显作用,而对 其它脏腑、经络的病 变作用较小或没有作 用。
黄连
功效: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 应用:胃肠湿热泻痢;
热病之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痈肿疔毒。
黄柏
功效:清热燥湿,滋阴降火,解毒敛疮。 应用:湿热所致各病证;
阴虚发热; 热毒壅盛的痈肿疮疡、皮肤湿疹、 臁疮。
祛湿药
祛除湿邪、治疗湿性病证的药物。
祛风胜湿药: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等; 芳香化湿药:湿邪困脾、运化失职证; 利水渗湿药:水肿、小便不利等。
独活
功效:祛风胜湿,止痛,散寒解表。 应用:风寒湿痹之腰膝酸痛,两足痿痹;
外感风寒夹湿证。
木瓜
功效:化湿舒筋,和胃。 应用:风湿痹痛,脚气浮肿;
暑湿所致呕吐泄泻,腹痛转筋。
藿香
功效:解暑化湿,和中止呕,行气止痛。 应用:暑湿所致头昏胸闷、恶心呕吐;
湿阻中焦,胸痞呕恶; 脾胃气滞,脘腹胀痛。
苍术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胜湿,明目,散 寒解表。
应用:湿阻中焦证; 痹证; 青盲、夜盲等; 外感风寒头痛、无汗者。
砂仁
功效:化湿行气,温脾止泻,安胎。 应用:湿阻中焦或脾胃气滞之脘腹胀闷、
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等; 脾胃虚寒的腹痛泄泻; 妊娠呕吐及胎动不安。
茯苓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应用:水肿、尿少等;
正气未衰者。
大黄
功效:攻击导滞,泻火解毒,活血止血,祛瘀 通经,退黄通淋。
应用:胃肠实热积滞,湿热证,寒积便秘,气 血亏虚之便秘; 火邪上炎诸症,热毒疮疡及阳性痈肿未 溃或溃后热毒未尽,肠痈; 血热妄行的出血,血热伤阴的出血,外 伤出血; 产后腹痛,跌扑损伤; 湿热黄疸,热淋。
芒硝
功效:通便导滞,润燥软坚,泻火解毒。 应用:热病胃肠实热积滞,小儿食积;
No中药全部幻灯片
中药的产地、采集
药材好 药才好
道地药材:某一地区所生产的质量高、 疗效好、素有盛名的药材。
根——初春、秋末; 茎、叶——最茂盛时期; 花——含苞待放时; 果实——初熟时;种子——老熟时;
中药的炮制
概念: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 必要的加工过程。
目的: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药效;消 除或降低不良反应;除去不良气味或杂 质,用量准确;便于制剂或贮藏。
辅,提高主药疗效。 相畏:毒性或副作用被另一药物减轻或消除。 相杀:减轻或消除另一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使另一药物的功效降
低或丧失。 相反:两药合用,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煎药法
先煎:矿物、介壳、化石等质地坚硬者 后下:易挥发的芳香类或久煎有效成分易破坏
的药物 单煎:贵重药材 包煎:细小的种子、有绒毛刺激咽喉的药物 烊化:胶质、性粘又易于溶解的药物
火邪上炎证,阳性疮疡。
止咳化痰平喘药
能够减轻或抑制咳嗽、气喘的药物—— 止咳平喘药——内伤、外感引起的咳嗽 和喘息。
脾虚湿盛证; 心神不安之心悸、失眠等。
茵陈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应用:用于黄疸,阴黄阳黄皆可。
木通
功效:利尿通淋,通经下乳。 应用:心火上炎证及膀胱湿热证;
乳汁不通,血瘀闭经。
泻下药
能够滑利大肠促使排便或引起腹泻的药 物。
攻下药:肠道积滞,尤其是实热积滞; 润下药:肠燥津枯便秘; 峻下逐水药:水肿、臌胀、胸胁停饮之
清热药
药性寒凉,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治 疗热性病证的药物。
清热泻火:急性热病或实热证; 清热解毒:热毒证; 清热凉血:血分实热证; 清热燥湿:湿热证; 清虚热:阴虚内热证。
石膏
功效:清热泻火,清肺胃热,生肌敛疮。 应用:热在气分证;
胃火上炎之口渴、牙龈肿痛、口 舌生疮;
肺热咳喘; 疮疡溃后不敛,水火烫伤。
升降浮沉
药物在体内不同的作用趋向,是与疾病所 表现的趋势相对而言。
升——上升,升提 浮——轻浮,发散
上行 向外
下行 向内
降——下降,降逆 沉——沉降、下行
中药的配伍——药物“七情”
单行:单味药物治疗疾病。 相须: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增强原有
疗效。 相使:性能功效具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一主一
知母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应用:热病、肺热咳嗽及阴虚燥咳;
阴虚火旺、胃热口渴及消渴证。
金银花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应用:外感风热或温热病;
热毒疮痈,咽喉肿痛; 热毒血痢。
蒲公英
功效:解毒消痈,清肝明目。 应用:疔疮、乳痈、痈肿;
肝经风热之目赤肿痛、睑缘红烂。
牛黄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应用:热毒壅盛的咽喉肿痛、溃烂及口
解表药
发散表邪,用以解除表证的药物。
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如麻黄、桂枝 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如柴胡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外感风寒表实证;
风寒外束,肺气不宣之实喘; 水肿实证兼表证者。
桂枝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温经通阳。 应用:外感风寒表证;
风寒湿痹,肢节疼痛; 心阳不足,脾阳虚衰,月经病。
柴胡
功效: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应用:邪入少阳半表半里证;
肝郁气滞证; 中气下陷证。
薄荷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止痒, 疏肝解郁。
应用: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 风热上攻引起的头痛目赤、咽喉
肿痛; 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及风疹瘙痒; 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月经不调。
腔溃疡; 热毒疮痈; 热入心包或中风痰壅证。
生地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应用:温热病热入营血之身热口干、舌红绛; 热病后期,低热不退或阴虚内热; 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热病伤津之口渴咽干; 消渴证。
黄芩
功效:清热燥湿,清热解毒,凉血安胎。 应用:湿热证;
肺热咳嗽及火毒疮痈、咽喉肿痛; 血热胎动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