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高中地理作业
摘要:地理作业是高中地理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是促进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巩固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也是
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
地理课程改革对地理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地设计、
形成有效地理作业对于推动地理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有效性高中地理作业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反馈渠道,是提高教学
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做作业的过程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智慧生成和体现
的过程。
高中阶段学生在完成地理作业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巩固地理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去观察、解释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创新地理知识,
实现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养成正确的认知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教师要
精心设计作业,提高地理作业的有效性,使作业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一、课前的预习作业——网页课件的应用
预习是学生超前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起点。
一直以来我们采
用学案预习,学生每天都是知识的书写和教材的阅读,可能长时间下来会觉得枯燥,后来我想到了网页课件。
在教学中,我先将网页制好,然后放在我校的服务
器上,给它分配一个内网IP,课前让学生输入这个IP地址,即可进入网页进行学习。
二、课中的思考和练习作业——做好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是最重要的工具,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
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课文内容,能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地理事
物的分布、成因。
1.识图——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
以“区域地理”为例,根据区域地理的考试特点,设置相应练习,教会学生用
经纬网定位和特殊地理事物定位两种方法来确定某个区域,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
基本方法和技能。
2.画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以“常见的天气系统”为例,在讲解气旋与反气旋的知识时,学生是可以在教
师帮助下独立完成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满足而快乐的。
这种方式还会发挥学
生的积极性,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3.析图——找出规律克服难关。
以“气候图分析”为例,在高考中,学生面对种类繁多的气候图时是茫然的,
这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方法,找出规律克服难关。
4.综合评价。
以“农业区位”为例,区域评价也是高考重要的考点,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要注重学生整体评价的思维方法。
评价(有利和不利),总结(自然和社会经济),这部分的习题主要以培养方法为主。
三、作业表现形式要趣味化
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
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是创作成果展示等形式,总之在表现形式上要尽
量趣味化。
如书面作业以材料、图像等情境为载体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活动性作业可以让学生上台演讲,进行讨论,动手做实验,动身演游戏。
如在讲
解区域差异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区域的自然景观、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旅游景
观的文章或图片资料,课堂上在班级展览,并由提供者介绍资料所表述的地理意义。
在讲解“我们可以为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时,让学生围绕“随着越来越多的人
有能力购买汽车,是否鼓励购买私家车”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让他们发表各自的观点,培养他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能力。
平时可以让学生收集地理热点知识、科
普知识,编辑地理手抄报,设计环境公益广告。
多样化、趣味化的作业表现形式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四、联系现实,强化应用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
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地理的实用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
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转变作业方式,把机械单调的作
业转变成学生自己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
践中运用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例如在讲“时区和日界线”时,我先讲了一个小故事:7月8日9点多,一位
女士凭着一张10000美元的彩票到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银行要求兑现,遭到拒绝。
因为领奖日期是7月7日,这位女士懊悔不已。
这时,一位中年人说:“这张票2000元卖给我吧。
”女士心想,反正这票也没有用,就同意了。
中年人马上乘飞
机飞往檀香山,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7日11时。
中年人以2000元买的彩票一
下飞机就到当地银行领取了10000美元。
死票又复活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时
光可以逆转?在这节课结束时我布置了几道有关时区和日界线的题目,学生的练
习热情非常高涨,有的还专门到办公室里和老师进行探讨呢。
这样的作业布置其
效果可想而知。
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平时要做有心人,善于联系现实,多布置一些
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题目,以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五、亮点评价,激发主动性
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地理作业评价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单一的评价已经不适
应新课程的要求。
在地理作业评价时,教师要改变打分数和“√”、“×”这种单一的
评价方式,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性质的作业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例如,书面评价可用于正式的书面作业,对具体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口头的形式
进行。
作业中的评语可以是赞赏性的,也可以是批评和劝导性的。
在批改作业时,不管学生学习基础好坏,我们都会用赏识的眼光寻找每一个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用具有个性化的、激励性的语言来肯定学生、鼓励学生。
评语一般采取赞赏式、
激励式、方向式等几种形式。
总之,科学而有效的地理作业既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创新能力的媒介,也
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目前正值新课程改革时期,作为当代的地理
教师,应该更加主动地探索、实践,让每一次地理作业都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
让每一次作业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刘复霞万金光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地理作业布置与评价多元化的几点思考[J].科
技信息,2010,(8)。
[2]肖成全著有效教学[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3]蒋呈云精心设计,提高高中地理作业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