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 1:在实验室里,取用药品时: 接触药品 不能用手 , 不要把鼻孔凑到 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特别是气体)。 更不能尝药品的 。 味 道 • 2、如果没有说明用量: 1~2毫升 液体一般取用 , 固体 盖满试管底部 。 • 3:剩余的药品既不 放回原试剂瓶中, 随意丢弃 也不 , 拿出实验室 更不要 。 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要 。
D
)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怎样证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通 过实验你知道蜡烛中一定含什么元素吗?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 气体的探究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量 比空气的多,氧气的量比空气的少。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易燃气体
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环境友好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
从源头上(根本上) 主要核心是: 消除污染
例题 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D )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 品进行实验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化学实验室的有害废液收集后集中处理
• 2.(2009· 南京)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 是 (B )
• 【解析】B A选项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正确; B选项中,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错误, 应该“左物右码”;C选项中,视线与量筒的凹 液保持水平,读数方法正确;D选项中,用玻璃 棒搅拌,可以加速氯化钠的溶解速度,正确。
• 3.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D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NaCl固体; ②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2; ③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温度25.62℃; ④用10mL量筒量取6.6mL某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解析】D 用托盘天平可以称准到0.1g, ①实验数据合理;用10mL量筒量程是 0.1mL,④实验数据合理。
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④熄灭酒精灯要用湿抹布扑灭
2、给物质加热
①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 不能,因为沸腾的液体会溅出试管伤人 ②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
不能,因为直接加热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炸裂
• 4、仅用下列装置,能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 (C )
• 【解析】C 利用注射器抽取容器内的气体,使 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若不漏气,水会进入 长颈漏斗中。
• 5.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 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 热。 B ;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 上。 A ; (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 斗中。 D ;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 持平视。 C 。
• 6、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 C) • 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 • 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 • C.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 • 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 • 【解析】C 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 皮塞孔中,容易造成漏斗下端折断。
• 7、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 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液面读数为 79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 70ml,则该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 C) A.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判断
三、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
用镊子取用 ②固体粉末 保存在广口瓶中
一横二放三慢坚
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大量液体 直接倾倒
保存在细口瓶中
②一定量的液体 量筒和胶 头滴管视线要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③少量液体
胶头滴管
四、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③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
不能,因为热的试管在接触水的时候会炸裂
④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
在酒精灯的外焰上来回移动加热
五、洗涤仪器
当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 经洗干净了。
检测
• 1、对化学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 是( B ) A、带回家中 B、倒到指定容器中 C、随意倾倒到水槽中 D、倒回原试剂瓶中
• 3、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量; C、硫受热熔化了; D、生成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4、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C ) A、紫红色的铜; B、活性炭有吸附性;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物理变化 变化 关系
定义、特征
区别 定义、特征、 伴随现象
化 学
组成
化学变化
联
结构 物理性质 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范围 判断方法 区别
系
定义、范围 判断方法
检测
1、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 A、大米酿成酒 B、菜刀生锈 C、湿衣服晾干 D、食物腐败 2、下列词中或成语中没有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B ) A、百炼成钢 B、滴水成冰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爆炸品
剧毒品
腐蚀品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坩埚钳 蒸发皿 石棉网 锥形瓶
长颈漏斗
药匙 胶头滴管 试管 酒精灯 铁架台 水槽 集气瓶 烧杯 漏斗 干燥管
量筒
• 检测: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 选项填在横线上。
•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E ;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是B ; •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 A、B (4)用于洗涤仪器内 ; 壁的工具是 G ;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H ; (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气燃烧实验的仪器是 F ; • (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瓷器是 D ; • (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C 。 (9)磨口仪器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