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平行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平行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福建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模块测试高一语文必修三试卷名篇名句默写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锦瑟》中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3)贾谊的《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4)《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5)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描叙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处境的名句是“________, ______”。

《秋兴八首(其一)》中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来表现自己离开成都已两个秋季,思念故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琵琶行》中表现乐曲激越雄壮,把琵琶女情感推向高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思想是一致的。

【答案】 (1). 飞湍瀑流争喧豗 (2).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沧海月明珠有泪 (4). 蓝田日暖玉生烟 (5).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6).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7). 谨庠序之教 (8). 申之以孝悌之义 (9).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0). 万里悲秋常作客 (11). 百年多病独登台(12). 丛菊两开他日泪 (13). 孤舟一系故园心 (14). 银瓶乍破水浆迸 (15). 铁骑突出刀枪鸣(16).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17). 师不必贤于弟子【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喧”“壑”“沧”“谨”“乍”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基础知识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谬.种(miù) 骐骥.(jì) 羞赧.(nǎn)奄.奄一息(yǎn)锲.而不舍(qì)B. 锋镝.(dí) 笑靥.(yè) 俨.然(yǎn)转轴拨弦.(xuán)间.或一轮(jiàn)C. 敕.造(chì) 阡.陌(qiān)孝悌.(dì)垂涎.三尺(xián)拗.他不过(niù)D. 錾.银(zàn) 跬.步(kuǐ)韶.光(sháo)囊.括四海(náng)弃甲曳.兵(y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这是考查汉字的读音。

考生应结合字形和字义辨析读者正误。

A项,“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è,“锲而不舍”意思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镂刻。

B项,“转轴拨弦”的“弦”应读xián;“弦”指丝弦或琴弦。

C 项,“孝悌”的“悌”应读tì。

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斯混蹙额炫耀孽根祸胎物阜民丰B. 浮躁舟楫勾当瓮牖绳枢钿头银篦C. 踌躇寒暄遐想惴惴不安环佩空归D. 潦倒膏腴嘻戏言简意赅恬然自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这是考查汉字的字形。

考生应结合字义和字音辨析正误。

A项,“斯混”的“斯”应为“厮”,“厮混”指整天无所事事,到处闲晃,鬼混的意思。

“厮”应是“相互”之意,而“斯”指“这”。

C项,“环佩空归”的“佩”应为“珮”,“珮”指古代的一种玉质装饰物。

D项,“嘻戏”的“嘻”应为“嬉”,“嬉戏”,游戏,玩乐。

而“嘻”指喜笑的样子或声音,或叹词,表示惊叹。

4.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直.不百步耳直:只是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因为虽.有槁暴虽:即使风雨兴焉.焉:于此B.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践:踏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振长策而御.宇内御:驾驭C.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无论叩.关而攻秦叩:击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抵抗D. 吾师.道也师:学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并列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竟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答案】D5. 下列各句加点词词类活用归纳正确..的一组是①问君西.游何时还②外连横而斗.诸侯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填然鼓.之⑤天下云.集响应⑥树.之以桑⑦五十者衣.帛矣⑧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⑨ 而耻.学于师A. ①⑤\②⑨\③④⑥⑦⑧B. ①③\②⑨\④⑤⑥⑦⑧C. ①③\②\④⑤⑥⑦\⑧⑨D. ①⑤\②\③④⑥⑦\⑧\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加点词词类活用归纳正确的一组”,这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

考生应先明确加点字的词性,然后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辨析活用的类型。

①⑤都是名词作状语,“问君西游何时还”的“西”意思是“向西”,“天下云集响应”的“云”意思是“如同云一样”;②是使动,“外连横而斗诸侯”的“斗”意思是“使……斗”;③④⑥⑦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的“下”意思是“不如,比不上”,“填然鼓之”的“鼓”意思是“击鼓”,“树之以桑”的“树”意思是“种植”,“五十者衣帛矣”的“衣”意思是“穿”;⑧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的“小弱”意思是“变小变弱”;⑨是形容词意动,“而耻学于师”的“耻”意思是“以……为耻”。

6. 下列各项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B. ①不拘于时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项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特殊句式。

首先应了解特殊句式的种类,如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以及判断句,然后依据每种句式的特点辨析。

A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判断句,标志是“……,……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B项,两句都是被动句、状语后置句,标志都是“于”,前者为“不于时拘”,后者是“此非孟德之于周郎困者乎”。

C项,两句都是状语后置句,“申之以孝悌之义”的标志是“以”,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标志是“乎”,此处的“乎”相当于“于”,应为“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D项,两句都是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应为“求可使报秦之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应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7.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蜀道难》从体裁上是乐府古体诗,从题材上看是送别诗,实际上重点内容是着力描绘蜀道上奇丽惊险的山川。

作者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线索贯穿始终,也隐含仕途艰险的愤懑。

B.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作者运用了前后对比和相互映衬的手法,它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艺与对身世的感慨结合,详写琵琶女而略写作者,详略结合,有力表现主题。

C. 《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小说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侧重白描,尤其注重勾画眼睛,辅以语言描写,突出主人公在一次次沉重打击面前呈现的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

D.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人物出场方式描写格外传神,如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来描写王熙凤,以不在家也不出场的方式来写贾赦和贾政,以先侧面烘托再正面出场的方式来表现贾宝玉。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识记能力。

D项,“以不在家也不出场的方式来写贾赦和贾政”错误,这是《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情节,从书中来看,当时应该是贾赦是在家不出场,不在家也不出场的是贾政。

选项把二者混同一体了,故错误。

8.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过秦论》中“以愚黔首”,“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

黔:黑色。

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都用黑布包头,故名。

B. 《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经传”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C. 李商隐《马嵬》“鸡人报晓筹”中的鸡人是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唱报晓。

D. 《寡人之于国也》中“寡人”指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六艺经传‘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错误,六艺经传是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六艺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益州①画像记苏洵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

妖言流闻,京师震惊。

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

众言朋兴,朕志自定。

外乱不作,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

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

”天子曰:“然。

”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

”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

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

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

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

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

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

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

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

尔繄②以生,惟尔父母。

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