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总复习练习题十含解析

高考化学总复习练习题十含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练习题(十)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Se 79 一、选择题:1.2019年7月1日起,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随后西安等地也纷纷开始实行垃圾分类。

这体现了我国保护环境的决心,而环境保护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可降解,能使溴水褪色 B .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可通过电解氯化铝制取 C .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不可用填埋法处理D .含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都只生成CO 2和H 2O 【答案】C【解析】A .聚乙烯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 错误;B .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受热易升华,电解得不到金属铝;金属铝采用电解氧化铝制备,故B 错误;C .镍、镉等重金属会造成水土污染,应集中处理,不可用填埋法处理,故C 正确;D .丝、毛中主要含蛋白质,含有C 、H 、O 、N 等元素,燃烧不止生成CO 2和H 2O ,故D 错误;答案:C 。

2. 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关于常温下pH =2的H 2SO 4溶液,溶液中不存在H 2SO 4分子,但存在HSO 4一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1N AB .Na 2SO 4溶液中:c(Na +)=2c(SO 42-)>c(H +)=2c(OH -)C .向稀硫酸中逐滴滴加浓硫酸,溶液中()()2-4-4c SO c HSO 减小D .NaHSO 4不是弱电解质 【答案】B【解析】常温下pH 2= 的24H SO 溶液,溶液中不存在24H SO 分子,但存在4HSO -离子,说明硫酸的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

A . 由pH 2=可得c(H )0.01mol /L +=,每升溶液中的H + 数目为A 0.01N ,故A 正确;B . 2244Na SO 2Na SO +-+= ,硫酸根有一部分水解成硫酸氢根,c(Na +)>2c(SO 42-),根据电荷守恒式可知,c(OH -) >c(H +),所以应该为c(Na +)>2c(SO 42-)>c(OH -) >c(H +),故B 错误;C .据已知可知2444c(H )c(SO )Ka(HSO )c(HSO )+---= ,当向稀硫酸中逐滴滴加浓硫酸c(H )+ 会增大,所以244c(SO )c(HSO )--减小,故C 正确;D . NaHSO 4属于盐,完全电离,故不是弱电解质,D 正确;故答案为:B 。

3.一定量的某磁黄铁矿(主要成分Fe x S,S为-2价)与10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矿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生成3.2g硫单质、0.4molFeCl2和一定量H2S气体,且溶液中无Fe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B.该磁黄铁矿Fe x S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生成的H2S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LD.该磁黄铁矿中Fe x S的x=0.85【答案】C【解析】n(S)=3.2g÷32g/mol=0.1mol,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n(Fe3+)=()0.1mol2032⨯--=0.2mol,则n(Fe2+)=0.4mol-0.2mol=0.2mol,所以n(Fe2+):n(Fe3+)=0.2mol:0.2mol=1:1,以此解答该题。

A.盐酸恰好反应生成FeCl2 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Cl原子守恒可得c(HCl)=20.4mol0.1L⨯=8.0mol/L,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磁黄铁矿Fe x S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n(Fe2+):n(Fe3+)=1:1,B错误;C.根据氢原子、氯原子守恒得n(H2S)=12n(HCl)=n(FeCl2)=0.4mol,V(H2S)=0.4mol×22.4L/mol=8.96 L,C正确;D.Fe x S中n(S)=0.1mol+0.4mol=0.5mol,n(Fe)=0.4mol,所以n(Fe):n(S)=0.4mol:0.5mol=0.8,所以x=0.8,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在大气中有两种同素异形体且均能支持燃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非金属元素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Y、Z的氢化物稳定性Y>ZB.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C.X、W、Z能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XZWD.中W和Y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A【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在大气中有两种同素异形体且均能支持燃烧,说明W为O,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说明X为Na,非金属元素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Y为Si,Z为Cl。

A选项,Y、Z的氢化物稳定性HCl > SiH4,故A错误;B选项,Si单质的熔点高于Na 单质,硅是原子晶体,钠是金属晶体,原子晶体熔点一般高于金属晶体熔点,故B正确;C选项,X、W、Z能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NaClO,故C正确;D选项,利用价态绝对值加最外层电子数是否等于8来判断得出SiO32-中Si和O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点睛】价态绝对值加最外层电子数是否等于8来判断化合物中各原子是否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5.碳酸亚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

用环氧乙烷合成碳酸亚乙酯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碳酸亚乙酯的二氯代物只有两种C.碳酸亚乙酯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D.1mol碳酸亚乙酯最多可消耗2molNaOH【答案】C【解析】A选项,根据分析两种物质变为一种物质,则上述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A正确;B选项,碳酸亚乙酯的二氯代物只有两种,一种为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另一种是两个碳原子上各一个氯原子,故B正确;C选项,碳酸亚乙酯有亚甲基的结构,类似于甲烷的空间结构,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故C错误;D选项,1mol碳酸亚乙酯相当于有2mol酯基,因此最多可消耗2molNaOH发生反应,生成乙二醇和碳酸钠,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意味着对污染防治比过去要求更高。

某种利用垃圾渗透液实现发电、环保二位一体结合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当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桥中Cl-向Y极移动B.电路中流过7.5 mol电子时,共产生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16.8LC.电流由X极沿导线流向Y极D.Y极发生的反应为2NO3-+10e-+6H2O===N2↑+12OH—,周围pH增大【答案】D【解析】根据处理垃圾渗滤液并用其发电的示意图可知,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X 是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Y 是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3222NO +10e +6H O=N +12OH ,电解质里的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A . 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即氯离子向X 极移动,故A 错误;B . 电池总反应为:--33225NH +3NO =4N +6H O+3OH ,该反应转移了15个电子,即转移15个电子生成4个氮气,故电路中流过7.5 mol 电子时,产生2mol 氮气,即44.8L ,B 错误;C .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Y 极沿导线流向X 极,故C 错误;D . Y 是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3222NO +10e +6H O=N +12OH ,周围pH 增大,故D 正确; 答案选D 。

7.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解析】A .KI 过量,且KI 与氯化铁反应,则溶液中既含I 2又含I -,不能证明反应的可逆性,故A 错误; B .2KMnO 4+5H 2C 2O 4+3H 2SO 4=2MnSO 4+K 2SO 4+10CO 2↑+8H 2O ,两只试管中草酸量均不足,高锰酸钾过量,溶液不褪色,不能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B 错误;C .乙醇易挥发,也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应先通过水,排除乙醇的干扰,故C 错误;D.如有32CH COO H O-+3CH COOH OH -+,则加入中性的醋酸铵溶液增大醋酸根离子,则应当平衡向右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红色应当加深,反之不会加深,故可以说明醋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故D 正确;故选D 。

二、非选择题:8.三氯乙醛(CCl 3CHO)是生产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实验室制备三氯乙醛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加热装置未画出)和有关数据如下:①制备反应原理:C 2H 5OH +4Cl 2→CCl 3CHO +5HCl ②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部分物理性质:(1)恒压漏斗中盛放的试剂的名称是_____,盛放KMnO 4仪器的名称是_____。

(2)反应过程中C 2H 5OH 和HCl 可能会生成副产物C 2H 5Cl ,同时CCl 3CHO(三氯乙醛)也能被次氯酸继续氧化生成CCl 3COOH(三氯乙酸),写出三氯乙醛被次氯酸氧化生成三氯乙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该设计流程中存在一处缺陷是_____,导致引起的后果是_____,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

(4)反应结束后,有人提出先将C 中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三氯乙酸。

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0.36g 配成待测溶液,加入0.1000mol•L −1碘标准溶液20.00mL ,再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 ,立即用0.02000mol•L −1Na 2S 2O 3溶液滴定至终点。

进行三次平行实验,测得平均消耗Na 2S 2O 3溶液20.00mL 。

则产品的纯度为_____(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滴定原理:CCl 3CHO+OH -=CHCl 3+HCOO -、HCOO -+I 2=H ++2I -+CO 2、I 2+2S 2O 32-=2I -+S 4O 62-【答案】(14分)(1)浓盐酸(1分) 圆底烧瓶(1分)(2)33CCl CHO+HClO CCl COOH+HCl (2分)(3)无干燥装置(1分) 副产物增加(2分)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2分)(4)否(1分) 三氯乙酸会溶于乙醇和三氯乙醛,无法分液 (2分) (5)73.75%(2分)【解析】根据题干和装置图我们能看出这是一个有机合成实验题,考查的面比较综合,但是整体难度一般,按照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去作答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