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ppt课件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ppt课件
1. 超声雾化吸入器
2. 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压缩雾化吸入器和氧气雾化吸入器
3. 定量雾化吸入器
26
不同雾粒的沉积部位
雾粒直径(μ m) 沉积部位
>100
100~10 10~5 5~2 2~1
不能进入呼吸道
口腔 鼻咽腔 各级支气管 肺泡
<1
不能沉积被呼出
27
超声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器:通过超声发生器薄板的高频震动将
5. 不能彻底洗涤和消毒; 6. 在超声工作中产热,可能使药物结构
发生破坏,影响药效。
29
喷射式雾化吸入
喷射式雾化器:是利用压缩空气、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
形成气雾,再吸入呼吸道。
压缩式雾化器
氧气雾化器
30
喷射式雾化吸入
特点: 1. 2. 3. 雾化用药量少(5ml),浓度高; 雾粒小(直径<5μ m),多沉积在下呼吸道或肺泡; 氧气的驱动流速6-8L/min,可同时 吸氧,改善缺氧症状; 4. 氧气面罩固定患者使用,减少交叉 污染。
31
定量雾化吸入器
定量雾化吸入器:常用的是布地奈德气雾剂、爱全乐气
雾剂 。
用手按压阀门,药液呈气雾喷出,吸入呼吸道和肺泡。
有效咳嗽的方法
爆发性咳嗽: 病人深吸气后声带关闭,随之胸腹肌聚然收
缩,继尔一声将气冲出。术后病人常可引起伤口剧痛。
分段咳嗽: 病人先进行一连串的小声咳嗽,驱使支气管分
泌物脱落,将痰液引至大气管,再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这 种方法效果差一点,但病人痛苦少。
发声性咳嗽 :病人咳嗽有剧痛时,可指导病人先深吸气,
张口并保持声门开放,而后再咳嗽。
23
术前呼吸道准备
戒烟 呼吸功能锻炼
练习有效咳嗽
防治呼吸道感染
24
防治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治疗
雾化吸入
25
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的优点:
1. 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浓度高 2. 可同时湿化气道 3. 全身性吸收量少,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雾化吸入器的类型:
17
腹式呼吸
半卧位:
1. 双膝屈曲,腹壁放松,一手 放于前胸部,一手放于上腹 部。 2. 吸气:紧闭嘴唇,用鼻缓 慢深吸气,腹部的手上抬, 腹部鼓起。 3. 呼气:缩起嘴唇如同吹口哨,缓慢呼气,腹部的手下压, 缩。
腹部尽量回
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相反
18
用力呼吸
用力呼吸:张口深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或吹气,呼气时收缩腹肌和肋间肌。
5
患者因素
年龄
肥胖
吸烟史
合并症:心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阻塞
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
患者不会、不敢、无力咳嗽
6
麻醉因素
全麻抑制呼吸中枢
抑制呼吸运动,肺活量减少,小气道陷闭,
引起V/Q失调,导致气体交换障碍
抑制呼吸道粘膜纤毛功能,肺防御机制削弱
麻醉及气管插管后,气管分泌物增多
戒烟 呼吸功能锻炼
练习有效咳嗽
防治呼吸道感染
11
为什么戒烟
长期吸烟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呼吸道粘膜长时间受到烟雾刺激,清除分泌物 的能力降低,痰液易于沉积在呼吸道 肺功能降低
12
戒烟越早越好
12 ~ 24 h后血中CO及尼古丁水平下降 48 h 后碳氧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 48 ~ 72 h后支气管粘膜纤毛功能提高 1 ~ 2 w后痰液分泌减少 4 ~ 6 w后肺功能有所改善 6 ~ 8 w后免疫功能恢复 8 ~ 12 w后吸烟对肺功能的近期影响解除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1
主要内容
标题 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 标题
术前呼吸道准备
术后呼吸的评估
术后呼吸道管理
2标题标题常见的呼 Nhomakorabea系统并发症
3
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
气道阻塞:舌后坠、误吸等 支气管痉挛 肺部感染:最常见 肺不张 肺水肿
肺栓塞
呼吸衰竭
4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原因
患者因素 麻醉因素 手术因素
爬楼梯:据报道,能登三层(通常20阶梯为一层)以上楼梯,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降低。登楼不足两层则被认为是术后并发症的 高危因素。
19
呼吸功能锻炼的作用
通过缓慢深吸气增加肺活量,促进肺膨胀,消除
肺泡陷闭,预防肺不张。
通过有意识地控制吸呼比,有利于肺内气体分布
,改善V/Q比,改善肺换气功能。
通过用力呼吸,增加呼吸肌力,改善肺功能。
20
术前呼吸道准备
戒烟 呼吸功能锻炼
练习有效咳嗽
防治呼吸道感染
21
练习有效咳嗽
方法:病人取坐位,上身略前倾,缓慢深吸气
后屏气几秒钟,声门紧闭,肋间肌收缩,膈肌
抬高(增加胸内压),腹壁内缩或自己用手按
压上腹部收缩腹肌,然后张口咳嗽。
22
13
术前呼吸道准备
戒烟 呼吸功能锻炼
练习有效咳嗽
防治呼吸道感染
14
呼吸功能锻炼
呼吸功能锻炼:即控制性呼吸技术,是指 训练患者控制呼吸的频率、深度和部位,改善 通气和氧合,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包括:缩唇呼吸、腹(胸)式呼吸、用力 呼吸。
15
缩唇呼吸
方法: 1. 紧闭嘴唇,用鼻缓慢深吸气,吸气的同时默数1.2.3 2. 缩起嘴唇如同吹口哨,缓慢呼气,同时默数到6 3. 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
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
目的。
28
超声雾化吸入
特点:
1. 雾化用药量大(20ml),浓度低; 2. 雾量大小可以调节,但雾粒大小无选择性(直径5~10
μ m),多沉积在鼻咽腔。近年来在下呼吸道的治疗中 应用逐渐减少;
3. 不能雾化某些药物:如大分子化合物;
4. 缺氧的病人耐受性差;
1.2.3
1.2.3.4.5.6
16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又称膈式呼吸, 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与缩唇呼吸结 合在一起练习,2/日,10~20min/次, 反复训练。 坐位:
1. 坐于背靠椅,双手自然下垂,胸
部尽量保持不动。 2. 吸气:紧闭嘴唇,用鼻缓慢深吸 气,上身抬起,腹部鼓起。 3. 呼气:缩起嘴唇如同吹口哨,缓 慢呼气,腹部尽量回缩。
7
手术因素
手术类型:急诊、择期
手术部位、范围:肺容积减少、膈肌功能受损
手术方法、时间
术后伤口疼痛、胸带和腹带固定,限制呼吸
术后长时间制动,尤其是骨科手术的病人
8
标题
标题
术前呼吸道准备
9
术前呼吸道准备
戒烟 呼吸功能锻炼
练习有效咳嗽
防治呼吸道感染
10
术前呼吸道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