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t电石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kt电石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附录:1、委托书2、标准确认函3、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关于镇雄县五德电冶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万吨电石技改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4、石灰来源说明3、监测报告4、石灰供货合同书5、石灰粉、电石粉的供货合同6、采石场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附图:1、图1-1评价范围图2、图2-1 地理位置图3、SO2、PM10、TSP浓度分布图1 总则任务的由来电石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其主要用途是制造聚氯乙烯(PVC)。

电石在机械工业和其他工业部门也有着广泛的用途,电石乙炔作为气体燃料用于金属的切割和焊接。

在中国生产的电石78%用于有机合成等化工行业,22%用于机械、冶金等行业。

近年来,以电石为原料的产品发展速度加快,电石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根据国家发改委2007年第70号公告公布的《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版)》内容,“年生产能力10000吨以下的电石炉和敞开式电石炉必须淘汰。

2010年底以前,依法淘汰现有单台炉容量5000千伏安以上至12500千伏安以下的内燃式电石炉。

鼓励现有单台炉容量5000千伏安以上至12500千伏安以下的内燃式电石炉改造为密闭式电石炉,也可以改造为16500千伏安以上的内燃式电石炉”。

本项目为镇雄县五德电冶有限责任公司改扩建项目,镇雄县五德电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是一家专业生产电石的小型企业,现有一台生产能力万吨∕年电石炉,电炉容量6300KVA,因老厂现在使用的设备已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及国家的要求,且对进一步发展有所限制,所以公司决定遵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原有厂房设备的基础上对生产设备和厂房进行改扩建,以满足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国家相关政策。

镇雄县五德电石有限责任公司拟改扩建一台5万吨∕年电石炉,电炉容量25000KVA,新建电石炉投产后原有电石炉停产报废。

本项目已取得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允许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云南镇雄县五德电冶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4月委托昆明理工大学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昆明理工大学接受委托后组成课题组对该项目厂址进行了实地调查,编制了《云南省镇雄县五德电冶有限责任公司50Kt∕a电石装置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稿),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

编制依据(1)镇雄县伍德电冶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书。

(2)贵州省化工研究院编制的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立项文件(4)昭通市环保局关于本项目环评执行标准的确认函。

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8)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9)云南省人民政府第105号令《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10)国务院文件国发〔2005〕40号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

(11)国家发改委命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12)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公告2006年第2号《云南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6年本)》。

有关规范及导则(1)(HJ/)《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

(2)(HJ/)《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3)(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4)(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5)(HJT340-2008)《清洁生产标准电石行业》。

(6)《云南省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7)《云南省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8)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云环控发(2001)613号文《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的通知》。

(9)国家经贸委第六部委局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文《关于进一步节约工业用水的规定》。

(10)《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规定》。

(11)国家计委下发的《关于资源项目综合利用与新建工程实行“三同时”的若干规定》。

(12)国家发改委公告(2007)第70号《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2007年10月12日)。

(13)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关于贯彻实施《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的意见(云经重工【2007】459号)。

(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6〕28号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

(1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国家环境保护局2004年12月11发布、2004年12月11日实施。

(16)《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

(17)《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1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19)《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20)国家环保总局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

(2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

(22)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云环控发〔2001〕613号文《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的通知》。

(23)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2001)125号文《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评价目的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根据电石行业排污特点,对项目的生产工艺和实施方案进行分析、核算、预测,通过核算项目排污,分析是否达标排放,分析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分析项目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和污染控制措施,预测项目投入运营后污染物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进行评价或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提出总量控制的建议,对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为管理部门决策,设计部门设计及企业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原则根据项目性质,采用以下评价原则进行评价:(1)符合产业政策。

(2)符合城市规划,不改变当地环境功能。

(3)符合清洁生产。

(4)符合达标排放。

(5)符合总量控制。

(6)符合以新带老要求。

(7)符合环境风险防范的要求。

(8)符合公众参与的要求。

评价执行标准1.6.1环境质量标准根据昭通市环保局《关于〈关于镇雄县伍德电冶有限责任公司50Kt∕a电石装置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确认请示函〉的复函》(昭环函【2007】19号)文件,本评价执行下述评价标准。

1.6.1.1环境标准: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及《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其具体项目及标准限值见表1-1。

表1-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单位:mg/Nm3②《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

表1-2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③地表水按照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五德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环境标准。

表1-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除PH外,均为mg/L④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水质标准。

表1-4 地下水质量标准⑤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标准表1-5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6.1.2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①项目废气污染物和粉尘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表4 二级标准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其具体项目及标准值见表1—6和表1—7。

表1-6 工业炉窑大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②粉尘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见表1-7。

表1-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2)废水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表1旱作标准;其具体项目及标准限值见表1-8和表1-9。

表1-8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除pH外,均为mg/L )表1—9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单位:mg/L(3)噪声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Ⅱ类表1-1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表1-11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4)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储存、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Ⅰ类场要求。

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1)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评价因子、重点及等级1.8.1评价因子本评价确定的评价因子分别是:空气环境评价因子:TSP 、SO2、PM10水环境评价因子:CODcr、NH3-N、BOD5声环境评价因子:Leq(A)生态环境评价因子:植被、农作物、水土流失本项目环境影响问题识别矩阵见表1-12。

表1-12 本项目环境影响问题识别矩阵注:●重大影响,◎中度影响,〇轻微影响,一影响很少或无影响。

1.8.2评价重点和评价等级根据建设项目性质和污染特征的分析结果,结合当地环境特点,分析确定本次环评的重点为工程分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对生态环境影响、固体废弃物影响、水环境影响以及声环境影响作一般性分析。

根据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烟尘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应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评价等级进行判别,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经过对项目的工程分析,对项目主要污染物依据导则的要求计算等标排放量:计算公式为:P=Q/C0×109式中:P—等标排放量,m3/h;Q—单位时间排放量,t/h;C0—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

经过计算得出烟(粉)尘P为×108 <×108,SO2 P为×108 <×108。

厂址属低山丘陵地形,因此确定环境空气评价级别为三级评价。

评价范围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以项目电石炉排气筒为中心,年主导风向为主轴的矩形区域:厂址上风向(东南面)2.0km,下风向(西北面)4.0km,两侧各1.5km,共18km2。

水环境评价范围:伍德河斑竹林村断面上下游共2km河段。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厂址周围的陆生生态系统。

声环境评价范围:项目厂界及200m以外关心点。

见图1-1项目评价范围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