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法学教学大纲

民法学教学大纲

民法学教学大纲(修订版)第一部分编写说明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民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

民法学,是以民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以具体的民法制度、理论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

在高等法学教育中,民法学是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教育部将之确定为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

民法学的学习,对于法学专业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说,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层次而言,没有学习好民法基本知识的法学专业学生,不应当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

为适应我校普通高等法学教育本科教学需要,规范民法学教学内容和要求,提高民法学教学水平,根据民法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和学校有关部门的要求,我们编写了《民法学教学大纲》。

在此,特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说明:一、本教学大纲内容安排综合参考本课程团队老师编写的全国重点政法院校系列教材《中国民法学》(法律出版社)、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

二、根据我校的教学安排,民法学为必修课,其中《民法总论》和《民法分论》的授课学时各为51学时,共计102学时。

本大纲涵盖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和担保法一般原理,但其具体内容另由《合同法》(45学时)、《侵权责任法》(30学时)、《担保法》(30学时)等限选课讲授。

三、为方便广大同学学习时对民法学原理和知识的掌握,我们在每章后面列出了部分思考题,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民法总论》导论教学时数:1学时内容:一、民法学习的意义二、“民法人”的教学理念三、民法学的学习方法第一章民法概论学习重点: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民法的性质、民法的渊源与效力、民法的适用与解释。

教学时数:5学时内容:第一节民法的概念一、民法的涵义和语源(一)民事的涵义(二)民法的语源(三)民法的分类1.实质民法与形式民法2.广义的民法与狭义的民法二、民法的调整对象(一)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1.财产关系的基本含义2.财产的意义3.财产关系的类型4.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特点(二)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1.人身关系的基本含义2.人格关系与身份关系3.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特点三、民法的调整方法(一)事前调整(二)事后调整第二节民法的性质一、民法是权利法二、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律表现三、民法是私法四、民法是实体法第三节民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区别一、民法与经济法二、民法与商法三、民法与婚姻家庭法(亲属法)第四节民法的渊源一、概述(一)民法渊源的含义(二)民法渊源的意义二、我国的民法渊源(一)制定法(二)民事政策(三)民事习惯(四)判例作为民法渊源的问题思考题:1.简述民法的概念、特征及其调整对象2.我国民法的性质3.简述民法与商法的关系,现有立法例的利弊及我国的立法选择4.如何构建我国的民法体系?5.为什么说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学习重点: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特征和功能,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数:4学时内容:第一节民法基本原则的概述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二、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三、传统民法基本原则的确立和发展(一)传统民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二)传统民法基本原则的发展(三)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的确立第二节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一)平等原则(二)意思自治原则(三)诚实信用原则(四)公平原则(五)公序良俗原则(六)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思考题:1.试述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2.试述平等原则的含义及其在民法中的表现3.试述意思自治原则的含义及其在民法制度中的体现4.论诚实信用原则5.试述公序良俗原则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学习重点: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特点、结构和要素,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分类,民事能力的意义、结构与含义,民事权利的概念、特征、分类、行使和保护,民事义务的概念和特征,民事责任的概念、与民事义务的联系与区别,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教学时数:6学时内容: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含义(一)规范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二)事实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三)民事法律关系的认识意义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结构(一)民事法律关系的静态结构(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动态结构三、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一)主体要素(二)客体要素(三)内容要素四、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一)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含义1.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2.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3.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二)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民法规范(三)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法律事实1.法律事实的含义2.法律事实的分类3.事实构成第二节民事能力一、民事能力的意义二、民事能力的结构(一)民事权利能力(二)民事行为能力(三)民事责任能力第三节民事权利一、民事权利的意义(一)权利的本质(二)民事权利的概念和特征(三)权益、权限与权能(四)民事权利与民事权利能力二、民事权利的分类(一)财产权与人身权(二)绝对权与相对权(三)支配权、请求权与变动权(形成权和抗辩权)(四)主权利与从权利(五)专属权与非专属权(六)既得权与期待权(七)原权与救济权三、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1.自力救济2.公力救济第四节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一、民事义务(一)民事义务的概念和特征(二)民事义务的内容(三)民事义务的分类(四)民事义务的履行二、民事责任(一)民事责任的概念(二)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的区别(三)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的联系第五节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物一、物的概念和特征二、物的分类(一)动产与不动产(二)流通物、限制流通物与禁止流通物(三)特定物与种类物(四)可分物与不可分物(五)主物与从物(六)原物与孳息三、特殊意义的物(一)货币(二)有价证券思考题: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2.试述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3.试述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及其分类依据4.民事法律事实的意义5.试述民事权利的本质和民事权利行使的原则6.简述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7.简述权利滥用的构成条件8.简述民事权利与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9.试述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的联系与区别10.概念比较:权益、权限与权能11.民法意义上的物具有哪些特征?12.试述物的分类13.试述有价证券的分类14.区分动产和不动产的法律意义15.简述有价证券的转移方式第四章自然人学习重点: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制度、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制度、自然人的住所和户籍、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

教学时数:5学时内容:第一节概述一、自然人的概念和特征二、自然人与公民三、自然人的主体资格第二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意义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一)出生的意义(二)出生时间(三)出生证明(四)胎儿利益的保护三、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一)死亡的意义(二)自然死亡的判断标准和时间(三)自然死亡时间的证明(四)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第三节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意义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三、无民事行为能力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第四节监护一、监护的意义(一)监护的概念(二)监护的性质二、监护资格和监护能力三、监护的分类四、未成年人的监护五、精神病人的监护六、关于担任监护人的争议七、监护人的职责与监护责任八、监护的变更和终止(一)监护的变更(二)监护的终止第五节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一、宣告失踪(一)宣告失踪的意义(二)宣告失踪的条件(三)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四)失踪宣告的撤销二、宣告死亡(一)宣告死亡的意义(二)宣告死亡的条件(三)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四)死亡宣告的撤销第六节自然人的姓名、住所、户籍和居民身份证一、姓名二、住所(一)住所的意义(二)自然人住所的认定三、户籍和居民身份证第七节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一、个体工商户(一)个体工商户的概念和特征(二)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二、农村承包经营户(一)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概念和特征(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法律地位三、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财产责任思考题:1.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2.试析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联系与区别3.论述民事行为能力的意义以及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在民法中的地位4.试述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5.分析监护的性质或本质6.简述监护人的职责7.试析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构成条件和法律效果的区别8.简述宣告死亡撤销的法律后果9.自然人的住所有何法律意义10.试述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民事责任的承担第五章法人学习重点:法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法人的成立条件、变更和消灭,法人的机关、能力和责任,法人人格及其否认制度。

教学时数:5学时内容:第一节法人制度概述一、法人的概念二、法人的特征第二节法人的分类一、外国立法和学理上对法人的分类(一)公法人与私法人(二)财团法人与社团法人(三)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四)集体法人与独任法人二、我国法上的法人分类(一)企业法人(二)非企业法人1.国家机关法人2.事业单位法人3.社会团体法人4.捐献法人(基金会法人)第三节法人的设立、变更和消灭一、法人的设立(一)法人设立的条件(二)法人设立的方式二、法人的变更(一)法人变更的概念(二)法人变更的类型(三)法人变更的程序三、法人的消灭(一)法人消灭的概念与分类(二)法人的清算第四节法人的机关一、法人机关的概念和特征二、法人机关的种类(一)单一法人机关(二)多数法人机关1.意思机关2.执行机关3.监督机关三、法定代表人(一)法定代表人的概念与特点(二)法定代表人的条件(三)法定代表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第五节法人的能力一、法人能力概述(一)法人能力的概念(二)法人能力的特点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二)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三、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二)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法人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之处)第六节法人的责任一、法人责任概述(一)法人责任的概念(二)法人责任的特点二、法人责任的内容和范围(一)法人责任的范围(二)法人承担责任的内容三、特殊法人责任与非法人责任(一)企业联营中的法律责任1.法人型联营2.合伙型联营3.合同型联营(二)法人成员的法律责任(三)上级主管部门的责任第七节法人人格及其否认制度一、法人人格的概念与内涵(一)法人人格的概念与起源(二)公司法人人格的内涵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一)法人人格否认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本质和意义(三)法人人格否认的法律特征(四)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范围(五)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例外思考题:1.试析法人的本质2.简述法人的特点和成立条件3.简述法人设立方式4.简述法人合并与分立及其法律后果5.简述法人消灭的原因6.试述法人的清算7.法人机关的法律特征有哪些?8.试比较法人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及法人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有何区别9.试析法人超越经营范围的行为的效力10.试论述法人的责任11.简述公司法人人格的内涵12.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本质和意义13.试述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范围和适用的例外第六章非法人组织与合伙学习重点:非法人组织的概念、特征和法律地位,合伙的概念、特征、法律地位和分类,合伙组织的设立、解散和清算,合伙财产、合伙债务的承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