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二轨道与矿车一、轨道目前矿井用轨道有三种:标准窄轨、槽钢轨和吊装单轨。
矿山主要运输中使用标准窄轨,其他两种只在辅助运输中使用。
标准窄轨的结构如图所示。
轨道建筑由两部分组成下部建筑主要是巷道底板和水沟上部建筑是钢轨、联接零件、轨枕和道床。
矿用钢轨属轻轨系列,钢轨的型号用每米长的质量(kg/m)表示,有11、15、18、24、38几种型号。
矿用钢轨不仅要耐磨,而且要耐腐蚀。
井下各种巷道内使用的轨型,应按最大轴重、车速及运输量选择。
联接包括钢轨之间的联接及钢轨与轨枕之间的联接。
钢轨之间的联接有鱼尾板联接及焊接两种。
鱼尾板联接是用鱼尾板和鱼尾螺栓、弹簧垫圈将两个轨头联在一起,如图3—10(b)所示。
钢轨与轨枕之间用道钉或螺拴进行联接。
钢轨将压力直接传给轨枕,并经轨枕较均匀地传给道床;轨枕还能保持轨道的稳定性,防止轨道的纵向和横向移动。
轨枕有木质和钢筋混凝土两种,煤矿现多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枕,以节约木材。
道床即道碴层,其作用是固定线路、将轨枕的载荷均匀地传到底板上。
道床有石碴道床、整体道床两种。
整体道床是用混凝土浇灌成一整体的结构,其优点是行车稳定,线路维修工作量小,施工精度高,但有底鼓的巷道不能使用。
轨道的轨距是两条钢轨的轨头内缘距离。
轨距是轨道、机车和矿车的重要规格参数,我国矿井窄轨铁路使用的标准轨距有600 mm、762mm、900mm三种。
矿用车辆有标准窄轨车辆、卡轨车辆、单轨吊挂车辆和无轨机动车辆。
标准窄轨车辆就是通常说的矿车,是目前我国煤矿使用的主要车辆,也是实际使用数量最多的一种。
1.矿车的类型矿车的类型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如下几类:(1)运散装物料,有固定车箱式、翻转车箱式、底卸式等;(2)运材料及设备,有材料车、平板车;(3)运人,有平巷人车、斜巷人车;(4)特殊用途,有仓式列车、轨道梭车、消防车、炸药车、水车等。
2.几种主要矿车(1)固定车箱式矿车固定车箱式矿车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可靠、车皮系数(矿车质量与货载质量之比)较小、容积系数(有效容积与外形尺寸之比)较大、坚固耐用、维修方便;缺点是必须有专用卸载设备、卸载效率低。
用于中、小型煤矿,目前装载量均不超过3t。
固定车箱式矿车由车箱、车架(包括缓冲器)、轮对和连接器等构成。
(2)底卸式矿车主要优点是:卸载速度快且不需要人工劳动、矿车的重心较低、稳定性较好;主要缺点是结构太复杂、维修量大。
结构特点是具有绞接活门式车底;其运行特点是电机车牵引重载车组通过卸载站时,不停车、不摘钩、在行驶中连续卸载,卸空的矿车在继续行进的过程中自动关闭活门。
最常用的底卸式矿车有3t(轨距600mm)和5t(轨距900 mm)两种。
普通型车箱(3t)底卸式矿车(3)人车人车是有座位的专用乘人车,分平巷车及斜巷人车。
两车的主要区别在于:为保证运送人员的安全,斜井人车装有防坠器,它是钢丝绳破断或绞车发生故障时防止跑车的保护装置。
常用的斜巷人车防坠器有插爪式、抱轨式两种。
插爪式斜巷人车在运行中断绳时,弹簧拉杆式开动机构将插爪的锁勾打开,插爪靠其自重下落,插入道床中。
为缓和冲击、平稳停车,插爪装在可在车底架上滑动的滑架上,车底架下装缓冲木,断绳时,插爪落下插入道床中后,车体因惯性继续下行,缓冲木被滑架上的阻爪抵住,阻爪上的刃口劈入缓冲木,吸收了车体的动能,车体逐渐减速停在轨道上。
插爪式斜巷人车的适用倾角为6°~30°。
抱轨式斜巷人车上有两对抱爪。
正常运行时,两对抱爪分别在两条钢轨的上方;断绳时,弹簧拉杆式开动机构将抱爪的锁挡机构打开,在弹簧和抱爪自重作用下,抱爪转向钢轨,从两侧抱紧钢轨,且越抱越紧,将人车制动在钢轨上。
为缓和制动时的冲击,抱爪装置装在与车底架之间能相对滑动的制动架上。
制动架的缓冲装置是利用钢丝绳经几个波形弯抽出的阻力消耗能量的原理制成的。
钢丝绳抽出的阻力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抱轨式斜井人车1——手动操纵装置(一);2——闭锁装置;3——车体;4——主拉杆;5——制动装置;6——轮对;7——缓冲装置;8——连接链及碰头;9——手动操纵装置(二);10——照明灯抱轨式斜巷人车一般由两节头车和若干辆挂车组成一列(如图3—14)。
头车上有抱轨式制动装置、开动机构、缓冲装置等构成的防坠装置;挂车上无防坠装置。
使用中根据斜巷倾角和提升能力,按要求组列。
抱轨式斜巷人车适用于10°~40°、无沼气和无煤尘爆炸危险的斜井或斜巷中,其制动方式平稳并容易恢复,列车最大运行速度为4m/s。
使用斜巷人车应按《煤矿斜井人车试验细则》进行定期试验,以保证其性能良好,运行安全。
分享到搜狐微博(二)矿用车辆的型号意义目前我国煤矿使用的矿车型号比较复杂,其具体的含义也不相同,我们不能一一列举。
现举例说明如下:1. 货车型号的含义M煤矿用矿车缓冲器型号A—单列式B—双列式轨距6—600mm7—762mm9—900mm容积(m3)车箱型式G—固定式F—翻斗式D—底卸式2、人车的型号的含义X R C-10-6/6 WS首车W尾车最大牵引力轨距6—600mm7—762mm8—800mm10每节车乘车人数斜井人车防跑装置 :G—插爪式B—抱轨式R人车X—斜井P—平巷(三)、矿车的结构矿车主要由车箱、车架、轮轴、缓冲器和连接器组成。
⑴车箱。
车箱是直接容纳矿料的部分,是由两侧、两端和底训钢板组成。
煤矿用量最大的固定式车箱多做成U形。
⑵车架。
是由两个特殊槽钢做成的纵梁,在它的上方安装车箱,下方安放轮轴,两端安装缓冲器和连接器。
⑶轮轴。
矿车的行走部件,由两个车轮和一根轴组成,在车轮和轴中间安装了滚动轴承。
为了防止水和灰尘等杂物进入还加装了密封装置,使车轮转动灵活。
⑷缓冲器。
缓冲器安装在车架的两端,其目的是在发生碰撞时,吸收冲击载荷,增加矿车的使用寿命。
⑸连接器。
是使单个矿车组成列车的连接部件,分自动式(自动挂钩)和非自动式两种。
非自动式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重量轻,便于维修,故在煤矿中被广泛使用。
非自动式连接器由插销和连链共同组成,连接链以单环、三环和万能式最多。
(四)、矿车的完好标准1. 轮对⑴矿车运行平稳,在水平轨道上4个车轮有一个不与轨道面接触时其间隙不大于3mm。
⑵车轮不得有裂纹,轮缘磨损余厚不大于13mm;2t矿车不小于7mm,3t矿车不于8mm。
⑶车轮定期注油,转动灵活。
车轮端面摆动量:滚动轴承不超过2mm;圆锥滚柱轴承不超过3mm。
2. 连接装置⑴连接钩、环和插销的拉力试验的安全系数应符合磨损量不超过原尺寸的15%。
链环、插销弯曲值不超过链、销直径的10%。
⑵铸钢碰头无裂纹,弹簧无断裂或永久变形。
弹性碰头的伸缩长度为10~30mm。
⑶橡胶碰头完整,固定可靠,伸出槽外长度不小于30mm。
3. 车箱与底梁⑴车箱无破洞,各部凸凹深度不大于50mm,裂纹长度不超过100mm,上口对角线长度差不大于50mm。
⑵底梁不得有开焊和裂纹,碰头铆钉不得松动,其他部位铆钉、螺栓松动数不超过总数的10%。
4. 底卸式矿车的卸载部⑴车底与车箱结合严密。
⑵托轮组平直,托轮转动灵活,相邻两托轮高低差不大于2mm,相邻托轮应有三个在一条直线上。
5. 资料有编号及维护检查、检修记录。
分享到搜狐微博课题:窄轨电机车的检修一、机械部分1.1 车架不得有裂纹和明显变形,侧板及顶板凸出或凹入深度不得大于20mm,轴箱切口中心两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得大于10mm。
各处铆钉及螺栓不得松动。
1.2 车碰头不得有严重损坏,弹簧无断裂,碰头伸缩长度不得小于30mm,不得有下垂现象。
连接装置必须可靠,销子、销孔磨损不得超过原尺寸的20%。
1.3 轴承箱1.3.1 轴承箱端与轮毂之间的间隙不得小于2mm。
1.3.2 轴承箱与导向板的总间隙,沿行车方向不得大于3mm,沿车轴方向不得大于7mm。
1.4 轮对1.4.1 轮箍(或车轮)踏面余厚不得小于原厚度的60%,无凹槽。
1.4.2 车轮踏面的圆度允差不得超过0.3mm;同一轮对直径差不得超过1.5mm;前后轮对直径差不得超过3mm。
1.4.3 轮缘高度不得超过30mm,轮缘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厚度的30%(用样板测量)。
1.4.4 车削修复车轮踏面时,其几何尺寸应符合GB4695-84的规定。
1.4.5 车轴不得有裂纹,划痕深度不得超过2.5mm,直线磨损不得超过允差不得超过0.2mm,轴颈磨损量不得超过原直径5%。
1.4.6 新更换轮对,轮距应小于轨距6mm,其允许偏差为mm。
轮背距测量三处之差均不得超过1mm。
1.4.7 热装轮箍时,轮心与轮箍配合盈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轮心与轮箍的配合盈量mm1.4.8 轮毂与轴颈的配合应符合表2的规定。
轮毂压入轴颈的压力的小于20t。
表2 轮毂与轴颈的配合盈量(H7/V6)mm1.4.9 带健的轴与轮毂的配合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无要求时,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轮毂与轴颈(带键)的配合(K8/h7)mm。
1.5 均衡梁、弹簧、吊架等不得有裂纹或严重磨损。
板弹簧各片厚度要一致,组装时应涂油,承载时应保持弓形,各片之间的间隙不得超过0.5mm。
1.6 齿轮罩(箱)固定牢靠,无变形、无裂纹,不漏油,不碰齿轮。
1.7 制动装置1.7.1 制动装置灵活可靠,润滑良好。
1.7.2 各连接销轴的配合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连接销轴的配合(H11/d11)mm1.7.3 闸瓦磨损余厚不得小于15mm,同一制动杆两闸瓦厚度差不得大于10mm。
闸瓦与车轮踏面的接触面积不小于60%;完全松闸后其间隙为3~5mm。
调整间隙的装置必须灵活可靠。
制动梁两端高低差不得超过5mm。
制动螺杆与螺母的螺纹无严重磨损。
1.7.4 抱闸式制动装置,闸带厚度不得小于4mm。
松闸后,闸带与制动轮的间隙为2~3mm。
弹簧不得失效。
1.7.5空气制动装置的气压、温度的调整要符合机车技术文件的要求,各种指示仪表调校准确,气压表、温度表及其保护失效后,应立即修理。
1.7.6空气制动系统的储气装置,要定期排出积水,一般一周排放一次。
1.8 撒砂装置灵活可靠,砂管畅通,管口对准轨面中心。
二、电气部分2.1 检修直流电动机及防爆电气设备,应执行《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电气设备的有关规定。
2.2 控制器2.2.1 换向和操作手把灵活准确,螺栓和销子齐全牢固,闭锁装置可靠。
2.2.2 消弧罩完整,无松脱现象2.2.3 触头、接触片、连接线应紧固,触头接触不小于宽度的75%,其终压力为15~30N,触头相互错位不大于2mm。
2.2.4 触头、接触片、连接线及凸轮等均不得有严重烧损。
触头与接触片烧损修整后余厚度不得小于原厚度的60%,连接线断丝不得超过10%。
2.2.5 各部绝缘良好,绝缘电阻应在0.5ΜΩ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