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v_show/id_XMzQ3OTA5OTMy.html
活学活用本课所学的知识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齿轮变速分析
任务1
1.一对齿轮传动比的 概念
2.啮合传动的特点: 一齿带一齿同步
任务2
分析二对齿轮啮合传动的变速
1.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概念 2.两对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 3.分析定轴轮系齿轮啮合对数的方法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任务提出 计算手动档变速箱五档输出速度
总任务: 汽车一款手动变速器如图所示。已知Z1=24 ,Z2=36,Z3=31,
Z4=26, Z5=19,Z6=38,Z7=54,Z8=16 Z9=18, Z11=17, Z12=34。 n5=1000r/min,求输出轴的1、2、3、4、5、R档的速度。
n5=1000r/min,求输出轴的1、2、3、4、5、档的速度
学生分组讨论
1档
11
2档 3档
4档 看清每档啮
5档 合的齿轮哦
12
重点学生学会两对齿轮的轮系传动比公式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任务3 R档倒车的原因,现在你能分析出来吗?
提示:用相同的分析方法描述齿轮6的转速变化规律
有怎样变化? 看快慢
2.各个档位同一输出轴转向有何
变化?
看方向
3.各档速度不同,齿轮的大小有
何不同? 看大小
①每档的轮系各有哪些主要零件?
②你能将零件与简物对应,
看懂简图表达的含义吗?
围绕这三个任务调研: 1.填写五档输出速度变 化分析表 2.用PPT制作变速箱调 查表
明确调研的内容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分析计轮算系R档逐输级出变速规度律分析惰轮作用
分分析析轮第系三逐对级齿变轮规变律速
三对齿轮的轮系传动比
i16
n1 n6
首轮到末轮转速的变化
i12 • i34 • i56
从齿轮啮合对数变化中进一步分析,符合认知规律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展示:演算五档及R档输出速度
教学反思
找传动 路径
情感 与
态度
培养学生工作严谨、勇于表达展示、善于团队协作 的情感态度
过程 与
方法
1、着重对 “实物-简图”的转换能力训练,提高抽 象思维能力;2、通过完成变速箱五档输出速度的计 算实际任务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 与
技能
1、看懂变速箱轮系机构简图 2、能够准确计算手动档汽车五个档位及倒车档的 输出速度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任务1 一对齿轮传动,为什么大齿轮转得慢,小的转得快?
提示:观察齿轮啮合细节,主、从动轮啮合是同步,在相同时间内哪 个齿轮转的圈数多?为什么?
分观析察轮齿系轮逐啮级合变传规动律细节
分数析齿轮数系、逐转级动圈变数规,律分析齿轮传动比
理解齿轮转速与齿数成反比关系
自主选学 帮助理解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思路
导学蓄势 明确任务
课中闯关 总结评价 解决任务 提升能力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课前准备
分组,选组长,以“机修---”起组 名
建立Q群,各小组创建学习文件夹 ,上传导学案、评价表、微课视频 等学变速传动,同轴是 转速与方向一样
任务3
分析三对齿轮啮合传动 的变速
1.三对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 2.分析定轴轮系齿轮啮
合对数的方法 方法同任务5 从齿轮传动路线找出,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6个子任务环环相扣驱
巧设任务 动学习的动力
?
首轮到末轮转速的变化 i12 i34
突破难点,从轮系最少对数分 析,将难度降至最低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2.计算五档输出速度
汽车一款手动变速器如图所示。已知Z1=24 ,Z2=36,
Z3=31, Z4=26, Z5=19, Z6=38, Z11=17, Z12=34。
培养学生
教师是导演,学生
综合素质
微课、动画视频、Q
成为学习的主体
问题引导
群合理运用,激发
信息技术 兴趣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改革前后学生学习效果数据分析
学生接受率 学习参与率
96%
100%
18%
27%
作业完成率 知识掌握率
100% 53%
88 61
教改前
教改后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任务2 你能计算出五档输出速度吗?
课前预习 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的推导
Q群提出问题
学生在群内发贴
预习教材P158页,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
1、课简中图你读到哪些含义?
2、为什么轮系传动比等于将三对齿轮
的传动比相乘?不直接等于
? i16
n1 n6
Z6 Z1
1.看简图,找出各档 轮系啮合的齿轮
了解任务的内容
2.运用公式计算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任务讨论
教学反思
做什么?
1、简图对计算公式有什么作用?对 简图你觉得困难在哪里? 2、结合评价表及汇报量规,怎样才 能对每个同学都客观且公平?
对任务学习达成共识
怎样去做?
1、任务学习过程中,怎样 让每个同学参与进来?
找啮合 对数
计算 传动比
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成就感 学习能力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教材分析
总结评价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学生互评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
公平、公开、便捷的评价, 学生通过评价反思找出不足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课后拓展 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轮系应用的例子?
并从机构的观点描述其工作原理 ?
1档
单击页面 显示路线
返回
单击返回
返回
2档
单击页面 显示路线
返回
3档
单击页面 显示路线
4档
返回
单击页面 显示路线
5档
返回
11
12
返回
R档
单击页面 显示路线
学生的主要困难:不会从传动路线分析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分析两级从动轮变速规律
提示:首轮转速 n11000r min 计算两级传动比和从动轮转速, 用归纳法总结首、末两轮转速变化规律
观察同轴两个齿轮
分从析传轮动系路逐线级分变析规律
两对齿轮的轮系传动比
i14
n1 n4
《机械基础》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选材章节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世维主编 《机械基础》第七章第五节 知识点二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教材分析 2 学生特点
3 教学策略 4 教学过程
5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地位作用 机械基础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机械基础知识
在本节课的内容
机器及机构的区别
2.你能计算出1、2、3、4、5档的 输出速度吗?
3.R档倒车的原因,现在你能分析 出来吗?
三级定轴轮系齿轮速度变化分析表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任

务务

12
3
问题引导,量化任务内容,易于学生操作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模块一 通过调研,看懂简图
在Q群提出任务
学习内容
1. 同一输出轴在换档后速度会
运动副与机构简图分析
轴、轴承、键的结构、功用 离合器结构、分类、功用
齿轮传动的分类、应用
轮系的概念与传动比
1、对前面知识的巩固与深化 2、为以后升学、就业打好理
论基础。 3、在日常生活生产的机器设
备有广泛的应用
汽车与变速箱 齿轮副与变速箱轮系机构简图
变速器内轴、轴承、键的装配
离合器的功用、装配
齿轮变速分析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135分钟
任 务 引 入
5分钟
任 务 提 出
5分钟
任 务 讨 论
25分钟
任 务 实 施
99分钟
总课 结后 评拓 价展
5分钟 1分钟
信息技术运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任务引入 手动档汽车换档后为什么会变速?
教学反思
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计算




机械设计基础 机器设备的安
数控机床设备 装、调试与维
故障与诊断
修岗位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岗位能力分析 机器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岗位
岗位能力
对接
知识内容
1、机床相关配件的使用、 保养要求
2、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 作原理
3、主轴及机械常见故障
1、机器组成、认识轴、轴 承、离合器、齿轮等零件 功用和安装要求、各种标 准件的的使用
走进实训车间调研学习
--以简图分析为核心
看微课视频
操纵换档
实物-简图对照
对轮系机构简图有感性认识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小组汇报
师生点评










教材分析 学生特点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