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ppt)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ppt)


医院的四类区域划分

范围
空气 物体 外科 卫生手

cfu/( min. 直径9cm平
表面
皿)
cfu/cm2

cfu/cm2
cfu/cm2
Ⅰ 洁净手术室
GB503333
(30min)
≤5
其他洁净场所
≤4 (30min)
Ⅱ 非洁净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 ≤4
≤5
导管室、重症监护病区、
(15min)
≤5
Ⅲ、Ⅳ类区域: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 9cm平皿
监测部门
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 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 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房的空气净化与消 毒质量进行监测。
监测频度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洁净手术
采样方法正确吗?
结果判断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正确吗?
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监测方法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沉降法)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平板暴露法
培养皿放在哪里?
培养皿放置: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 方法(ppt)
(优选)环境卫生学监测 采样方法.
主要内容:
一、手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采样方法 五、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方法(空消机监测)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流程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
空气消毒机使用、维养、强度监 测:使用时间与登记时间相符、 滤网清洗、强度不低于5000uw/h.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统计分析
1.洁净净化手术室培养皿:手术区:手术台面; 周边区:地面上或<地面0.8m的任意高度。 2.普通手术室;(φ90mm)放置各采样点, 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 3.距离墙1.0m.
平皿放置、暴露时间
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
暴露时间: Ⅱ类环境暴露15min; Ⅲ、Ⅳ类环境暴露5min。 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及时送检。 手臂不可跨越平皿。
1.监测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2.追寻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规范采集标本的意义: 采集标本准确,无污染,培养结果准确
采样前准备:
环境准备:(略) 物品准备: 检验科准备:培养皿,无菌试管、无菌棉拭
子等 科室准备:无菌镊子、无菌剪刀、无菌棉签
、无菌手套、酒精灯、打火机、胶布、笔等
一、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采样
Ⅲ 母婴同室、妇科检查室、人流室
≤4
≤10
治疗室、换药室、消毒供应中心、 (பைடு நூலகம்min)
急诊科、普通病室等
≤10
Ⅳ 传染病科门诊及病房
≤4 ≤10
(5min)
采样方法
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符合 GB50333的要求。
Ⅱ类区域: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 平皿
结果判断
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 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 其他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五、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监测
监测方法:
结果判断:
紫外线监测仪使用:保护眼睛、 皮肤
照射强度:
普通30 W直管型紫外线灯辐照强≥90μW/cm2为合格; 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 μW/cm2为合格30 W 高强度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180 μW/cm2为合格。 频率:新灯管使用前监测; 使用中灯管半年监测一次。
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 滤器后应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 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注!医疗环境应强调通风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采样方法:
用无菌吸管吸取使用中消毒液1ml,加入9m 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采样管。
采样后1h内送检(4小时内检测)。 使用中消毒剂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灭菌剂应每月 进行监测。 对未使用的低效消毒剂和皮肤黏膜用消毒剂, 使用前应按照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的方法进行细 菌检测,未检出细菌为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