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 PPT
虽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实施仍然有一定 的局限性,但是它己经引起了我国教育学者、一线 教师、高校专家对我国教育现状的反思。由于美国
与中国在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背景、教
育理念等方面的不同,我国在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 式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实际状况找到突破点。
五、翻转课堂的模型
(一)Robert Talbert 的翻转课堂结构图
(二)三棱翻转课堂结构
信息上传
学生学习 信息反馈 整理信息 明确任务 呈现问题 完善练习 评论小结 讨论探讨 倾听笔记 课中 小组交流 小组指导 课前
图解:教师外三角循环与学生内三角循环并将其相应角相连即形如三棱 锥
(三)三棱翻转课堂结构实质
借助于翻转课堂精髓,创建三棱教学新模式,课前分解成 教师外三角循环与学生内三角循环,课中同样分解成教师
二、翻转课堂的由来
国外最初的翻转课堂——视频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假期任务\0001.酷六网-什么是翻转式课堂?[流畅版].flv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
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 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所传授知识。而课堂和 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 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www. )。萨尔
曼· 汗将这个副业逐渐变成了自己的 主业,目前已经在网站上放置了 2300多段免费视频课程、有5400万 学生通过网络参与他的课程学 习…… 从2000年至2010年的探究及实
践,于2011年“翻转课堂”开始成
为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向世界
各国传播。
课 下 知 识 获 取
检测结果分析
课堂探究情境设计 探究过程设计 学习成果交流展示设计
丁建英 黄烟波 赵辉.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P89
课 堂 知 识 内 化
七、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含课前知识获取和课堂知识内化两部分。 (一)课前知识获取: 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是促使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教学目 标是否明确、具体和规范,直接影响到教学能否沿着预定的、正确的方向进行。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2)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学 习者的哪些因素或特征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学习者特 点的个性化课堂方案,使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了解学生 的原有知识水平、原有心理发展水平及学习风格。
2000年,美国MaureenLage, Glenn Platt and
Michael Treglia在论文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中介绍了他们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 “经济学入门”时采用“翻转教学”的模式,以及取 得的成绩。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出“翻转课堂式”或“
是其课下的自主学习过程,因此有必要对其自主学习的环境进行设计,支撑学生顺利完成
课下的“知识获取”。具体设计定位: ①提供给学生无缝的学习机会,使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学习终端,随意 地开始自主学习的旅程; ②支持学生与学习共同体的协作学习和无缝沟通,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与教师、同 伴随时展开讨论、分析疑惑; ③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根据不同学习者的不同操作,主动推送符合其学习风格和特征
主动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课前学习+课中研究 大部分时间用来师生探究学习 问题探究学习 自主性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工具 多维评估
(二)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 的术语,一般被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 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 。与此不同的是,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
外三角循环与学生内三角循环;内外循环系统由联结点贯
通;课前课中的两个三角形模型相承接,构成一个三棱柱 式立体教学系统。
郭培俊“三棱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变式” P1
六、翻转课堂的设计过程
教学目标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资源整合设计
自主学习环境设计
课下自主学习 学习效果检测设计 找出知识“盲点区”
学习帮助资源设计
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
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 的教育效果。
谢谢大家
THANK YOU FOR0年,J.Wesley Baker在第 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 文"The c lassroom flip: 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side"。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 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 的化 学老师 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 在课堂中采用“翻转 课堂式”教学模式,并推动这个模 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使用。随 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 的方法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并引起 争论。
八、翻转课堂小结
(一)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对比 传统课堂 教师角色 知识与课堂的主宰者 翻转课堂 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八、翻转课堂小结
学生角色
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时间分配 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的应用 教学评价
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课堂讲解+课下作业 大部分时间用来教师讲解 知识讲解和传授 呈现内容 纸质测试
三、翻转课堂引入教学
“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是 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 汗,在为侄 女和侄儿辅导数学功课的过程中, 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让更多学习 有困难的孩子享受这一辅导资源。 2006年11月,他制作的第一个 教学视频传到了YouTube网站上, 并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007 年,可汗建立了可汗学院
翻转课堂
报告人:韦文金
目 录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二、翻转课堂的由来 三、翻转课堂引入教学 四、翻转课堂引入中国 五、翻转课堂的模型 六、翻转课堂的设计过程
七、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
骤
八、翻转课堂小结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 “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 的术语,一般被称为“翻转课堂式 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 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 让学生回家练习。与此不同的是,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 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 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 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 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
3) 选定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资源: 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 学生 起始能力和终点能力之间的差距就可以确定, 接下来教师就应该设计合适的教学资源供学 生学习,以填补学生学习前后的差距, 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4)设计自主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课下学习过程:翻转课堂中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渠道
的个性化资源。
5)课前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并对检测结果分析: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设计一些题目,供学生学习视频后完成,并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
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检测,给予价值判断,以检测其知识掌握
的程度。 另外,对于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出其知识“盲点区”,
并帮助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应用。
(二)课堂知识内化
1)课堂探究情境设计: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知识的获取 成果,设计有探究意义的
问题情境,供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学习,以促进其知识的内化过程。 2)探究过程设计:第一阶段: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第二阶段:学生展示、交
流资料;第三阶段:学生畅谈体验与感悟。
3)学习成果交流展示设计:设计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探究结 果以及在探究过程中收获的心得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升华。
观看教学视频 课前 针对性的课前训练 快速少量的测评 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 总结、反馈 课中 翻转课堂——视频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假期任务 \0001.17173播客-美国林地高中亚伦老师 谈翻转课堂-";信息技术能力"; 独家视频.mp4
四、翻转课堂引入中国
自2011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入我国以来,无论是教
育学界的专家、学者、还是来自一线的中小学教师都开始
对了它的介绍、引进与实践探索。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有 不少文献进行了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介绍,对它的定义、 特征、实施过程等作出明确的分析,更有一些来自一线教 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